请问小学课文中的<天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是几年级的课文?

大家好!请问小学课文中的<天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是几年级的课文?课文名叫什么?全课文是怎么样的?谢谢!!

二年级课文《秋天》。

原文段落: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秋天特征

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

从现代气象学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2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现我国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判定入秋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即可视为入秋,成为“简标”;二是:连续5组滑动平均气温低于22℃。

一组滑动均温指当天均温加上前四天均温除以5,得出5天滑动平均气温,这是“滑标”。进入秋季,意味着炎热天气已过去,开始凉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2

小学二年级课文《秋天》。

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由城镇主办,教习实用知识和新教教义。十七世纪初,这种学校逐渐增多,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欧洲各国和日本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也相继成立。现代学堂和教育制度是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留日学生引入中国的。 

教授学童识字的“小学”,古代也叫“蒙学”,包括教育阶段及教育场所两种含义。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在学的学生也叫“蒙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0-05

小学二年级课文《秋天》。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看见树叶往来落,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在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简介:

从现代气象学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2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现我国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判定入秋主要有两个标准:

一是: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即可视为入秋,成为“简标”。

二是:连续5组滑动平均气温低于22℃。一组滑动均温指当天均温加上前四天均温除以5,得出5天滑动平均气温,这是“滑标”。进入秋季,意味着炎热天气已过去,开始凉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5-30
小学二年级课文《秋天》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看见树叶往来落,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在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