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篮的基本要领除了压腕还有什么?

如题所述

1.跳投技巧
跳投的好处是不象原地投篮那样容易被对手封盖。青少年选手可能会因为腿、手臂、肩部及背部肌肉力量不足而做不好跳投,那完全可以暂时放弃,否则因力量不足而造成的错误动作会影响自信心,使以后力量达到要求后也难以获得理想的跳投技术。跳投的技术要领如下:

双手持球,非投篮手置于球前方或侧方(按你舒服的位置放)。投篮手置于球的后部,双膝微屈,双手持球从胸部上移到眼睛上方,然后双脚向上弹跳。跳起时,屈肘(前臂向后),手腕也向后翻。跳至最高点时,前臂前伸,手腕向前、向下将球投出,随球动作(参考关于投篮)要充分,眼睛要始终耵住篮框。

2.怎样提高投篮命中率
篮球是一项技术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投篮得分的多少,决定着比赛的胜负。那么,如何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下面是在教学和训练中的一些方法:
一、加强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投篮的动作有单手和双手,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严格地按规范化动作去做。培养和掌握投篮时的肌肉感觉是优先于一切的先决条件,这就应加大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最终达到动力定型。
二、提高身体的训练程度。身体训练程度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对投篮命中率有明显的影响。如身体训练较差的队员,运动量增大时,命中率就明显下降。因此,应把投篮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一定强度下限时限数投篮训练,以便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有足够的体力保证投篮命中率的稳定和提高。
三、选择良好的投篮时机、果断出手。良好的投篮时机,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关键,一次好的得分机会是靠个人和全队配合来创造的,要善于捕捉投篮的时机。投篮者要观察防守队员的重心、位置、防距,一旦防守者失掉了正常的防位,不能干扰投篮时,或投篮者利用假动作诱使防守者失掉重心、位置和防距时,投篮者创造了投篮机会,果断出手。利用全队战术创造出来的机会或利用攻防双方出现暂时的时间差和空间差立即投篮。
四、要有强烈的投篮欲望和自信心。强烈的投篮欲望和自信心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前提,对投篮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使投篮者得以全面锻炼,掌握各种投篮技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应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帮助,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培养投篮者的自信心。
五、加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的训练。比赛中,常看到有些投篮者,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体平衡时,仍能将球投进,这说明投篮者身体协调性好,在球出手的瞬间,身体和手是相对稳定的,投篮者的时空感强、手感好、自信心强,使整个投篮动作力量均匀、柔和,动作自然、连贯、流畅。
六、选择合适的投篮出手角度和球的飞行路线。据科学和实践证明,球的出手角度影响着球的飞行路线,球的飞行路线一般有低弧线、中弧线和高弧线三种,一般以中弧线为最佳。但由于投篮距离的远近,队员身材的高矮和弹跳素质的不同,因而在投篮时,球的飞行路线也就有所不同,在训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同时,稳定的心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心理暗示,不要受裁判、场地、观众、气氛和比分的影响,采取合理、果断的行动进行投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2
经验来讲,尽量保持身体平衡,投篮姿势要是平时所用的那一个姿势,然后最主要的就是手感。。。这些打球的人都明白。。。
第2个回答  2008-12-23
指力,指卧撑就是练这个,其实压腕我觉得没什么,指间发力才是关键
其次就是LS的说的,跳投还要腿和腰的协调发力,KOBE之所以每次投高难度的动作能进球,不在于他的起跳好,而是在空中调整动作到一个协调的发力阶段
第3个回答  2008-12-23
首先,你说的压腕,过度利用手腕的力量会影响到你动作的协调性,也用不上下身所带来的力量,这也是很多人说力量很大胆投篮头不到地方的原因;还有过度注重手腕会影响球的弧度,一般情况下弧度很平。

还有,出手角度很重要,90度角是最容易进球的,不过那是不可能的,能够成功入球的最大角度是87度,但是那需要出手速度在每秒20米,这也是没有人能过做到的,所以合理的出手角度是30——45度,这也是下限和上限。如果小于30度,球的直径就会大于篮圈在这个角度的直径,入球基本很困难。
很多欧洲的篮球运动员出手角度都很高,很多高于45度。所以追求细节的欧洲人也爱出投手。
第4个回答  2008-12-23
投篮力度来自下身,简单地说就是腿部力量
投篮的高度也就是球飞行的弧度来自手臂的控制
而投篮的出手角度和方向来自于手指
手腕是这一切的串联

线面说下步骤

下身:
接球同时屈膝,双脚前后开立,投篮侧手的脚在前(就是右手投篮右脚在前),双脚与肩同宽。
注:脚尖一定要对着篮筐,不管你是直接投篮还是突破这直接影响到你一整套动作的成功率。

持球:
双手持球在胸前,持在投篮侧手方向,这个动作叫“三威胁”(意思是可以投篮、可以突破、可以传球)
注:错误的持球动作会影响你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也会影响你做假动作的成功率,更会造成保护不好丢掉球

投篮之前的动作:
保持好脚下动作,做好了接球,现在该投篮了。
持球在头侧,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大臂成90度角;手腕后仰与小臂成90度角;手掌完全展开拖住球,手心空出(不管是投篮还是运球手心都不应该碰球)。

出手投篮:
出手投篮的基本要领是“先向上,后向前”。
首先起跳,刚才说了力量来源于脚下;
然后出手,依次是大臂、小臂、手腕、手指;
出手后手臂贴近脸颊,食指指向篮筐。
注:1、弧度越高命中率越高;2、食指是用来拨球的,如果用别的手指只能说明还不职业不熟练;3、手臂贴近脸颊是自然形成,如果出手后再摆回来就没有用了;4、和手臂贴近脸颊一个目的的是手指指向篮筐,为了方向的正确。

投篮时的几点解释:
首先,你说的压腕,过度利用手腕的力量会影响到你动作的协调性,也用不上下身所带来的力量,这也是很多人说力量很大胆投篮头不到地方的原因;还有过度注重手腕会影响球的弧度,一般情况下弧度很平。

还有,出手角度很重要,90度角是最容易进球的,不过那是不可能的,能够成功入球的最大角度是87度,但是那需要出手速度在每秒20米,这也是没有人能过做到的,所以合理的出手角度是30——45度,这也是下限和上限。如果小于30度,球的直径就会大于篮圈在这个角度的直径,入球基本很困难。
很多欧洲的篮球运动员出手角度都很高,很多高于45度。所以追求细节的欧洲人也爱出投手。

正确的拨球是食指,看比赛很多运动员不用食指而是中指或者很多手指,只能说他们训练的时候不要求细节,不过很多高水平运动员都会注意这一点。
还有用手指拨球方向一定要向前,这样旋转和角度才会正确,如果养成坏习惯就不好了,实在不行可以向外侧,那样食指也会接触到球,但是向内侧就变成小指拨球了,极为错误的投篮手法,不过有些运动员习惯这样。

关于几个90度!
不要太执着那些90度,完全做好几乎不可能,不过尽量去做好就会保证质量和成功率。

中国人和外国人对待训练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人投篮不准需要反复的练习,而外国人首先会想哪里不好,纠正动作在进行练习!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决定不了成败,也能让你不打80分而是90分,都是及格,看你自己怎么选!
第5个回答  2008-12-23
(一)技术动作
投篮技术动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投篮时的身体姿势,其二是持球手法。
原地投篮时,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这样,既便于投篮集中用力,也利于变换其他动作。移动中接球跳投、运球急停跳投或行进间投篮时,跨步接球与起跳动作既要连贯衔接,又要迅速制动,使身体重心尽快移到支撑面的中心点上,以保证垂直起跳。身体姿势正确就能保证身体重心移动与投篮出手的方向一致,就能保持身体平衡。控制身体平衡是保证出球方向准确的基本条件。
投篮时,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持球时五指都应自然张开,掌心空出,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触球,增大对球的接触面积,以保持球的稳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原地投篮
原地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投篮和跳起投篮的基础。原地投篮易于保持身体平衡,便于全身协调用力,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在中、远距离投篮和罚球时运用较多。
1.双手胸前投篮:
这种投篮虽然出球点较低,但出手前稳定性好,出手力量大,便于与传球、突破相结合,多用于远距离投篮。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基本同双手胸前传球。两肘自然下垂,将球置于胸前,目视瞄准点。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投篮时,两脚蹬地,腰腹伸展,两臂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稍用力压球,食指、中指拨球,使球从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投篮时,蹬伸踝、膝、髋,双手用力均匀,手腕外翻,手指拨球。
2.双手头上投篮:
这种投篮出球点高,不易封盖,便于与头上传球相结合。但是重心高,不便与运球和突破相结合。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头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两臂随下肢的蹬伸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食指稍用力下压,用指端拨球,使球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手腕外翻,双手用力
(二)练习方法示例
1.原地投篮练习。
(1)徒手做原地投篮动作的横仿练习,体会动作方法。
(2)不对球篮的投篮练习。
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用力过程,注意弧度和旋转。
(3)正面定点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中弧线,球向后旋。
(4)不同角度的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体会投篮
投篮是在比赛中,队员运用各种专门、合理的动作将球投进对方球篮的方法。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队积极防御都是为了阻挠对方投篮得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篮技术不断发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篮方式越来越多,命中率不断提高。
按照持球方法,投篮出手前置于身体的部位,投篮时移动的形式及投球入篮的方式。
1.单手持球方法:以右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由双手持球开始,然后将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右臂屈肘,肘关节稍内收,上臂与肩关节约成水平,前臂与上臂大约成90°。右手五指自然张开,手腕后屈,掌心空出,用手掌外缘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左手扶球的左侧。
2.双手持球方法:以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为例。双手五指自然张开,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后侧部,两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空出。两肘自然下垂,肩关节放松,将球置于胸颚之间。
(三)瞄准点
瞄准点是指投篮时眼睛注视的目标,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重要环节。由于投篮有直接命中和碰板命中两种,所以瞄准点也有两种:
1.直接命中的瞄准点:通常瞄准篮圈距自己最近的一点。这种方法瞄准的是实体目标,在场上任何位置投空心篮都适用。也有主张以篮圈中心为瞄准目标,这个目标与球的落点一致,利于用力。
2.碰板投篮的瞄准点:是指投篮时将球投向篮板上使球反弹入篮的一点。投篮队员位于与篮板成15°-45°角的区域内,采用碰板投篮效果较好,尤以接近30°角左右的地区最适宜。碰板投篮的瞄准点,应根据投篮的角度、距离和弧度合理选择。一般规律是角度越小,距离越远,弧度越高,碰板点离篮圈越远、越高;反之,则越近越低。
(四)出手动作

投篮时球最后出手的动作,是投篮能否准确命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投篮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转。
出手动作包括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全身的协调用力。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整个动作要协调连贯,轻松柔和,掌握好节奏。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随着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篮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后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的动作,使球通过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飞出。出手后,全身随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离越近,身体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为主;投篮距离越远,身体协调用力越大,对手腕、手指调节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
跳投是由起跳和出手两个动作有机地组成的,在空中需要以腰腹力量控制身体平衡,其出手动作较原地投篮难度更大,对全身协调用力及动作的节奏要求更高。
(五)抛物线
抛物线是指投篮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的弧形轨迹。以中距离投篮为例,可归纳为低、中、高三种弧线。
1.低弧线;球的飞行路线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于飞行路线低平,篮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积很小,不易投中。
2.中弧线: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大致与篮板的上沿在一条水平线上,球篮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抛物线。
3.高弧线:球接近于垂直下落,篮圈的面积几乎全部暴露在球的下面,球容易入篮。但球的飞行路线太长,不易控制,实际上会降低命中率。
上述投篮的抛物线,只是原地投篮的一般规律。抛物线的高低还与投篮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有关。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不同的距离、队员的身高、跳投跳起的高度、不同的投篮方式及防守干扰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抛物线投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