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刚级军舰的资料?

如题所述

金刚级驱逐舰(日本称之为“护卫舰”英语:Kongō-class destroyer,日语:こんごう型护卫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旗下所配属、配备有宙斯盾战斗系统的护卫舰级舰,日本海上自卫队在1988年时为了提高防空能力而建造。在2007年爱宕级驱逐舰服役之前,曾为海自排水量最大的作战舰艇。金刚级一共建造了4艘,是全球除了美国海军之外最早出现的宙斯盾舰。在海自护卫舰队中每1个护卫队群配备1艘,是海自主要的防空舰。1988年(昭和63年度)的防卫计划中正式决定导入神盾舰。但是,金刚型导入决定时正好紧接冷战结束,而竣工的时候苏联更已解体,因此有人提出“到这个时期不需要高性能的战斗军舰”的意见。 在冷战时代,身为岛国的日本由于各种能源及资源都依赖 第一艘配备完整宙斯盾系统的邦克山号巡洋舰进口,因此确保海上运输路线的安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在同一时期,由于美国处于随时可能与苏联之间爆发战争的状态,为了要确保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上战斗群在面对敌人的反舰导弹与攻击机进犯时,护航的宙斯盾舰拥有足够的防空能力。 然而,当时的海自主力旗风级驱逐舰与太刀风级驱逐舰的防空能力有限,仅配备射程46公里、每次只能对付一个目标的SM-1标准导弹,舰上配备两个照射雷达,意味每艘旗风/太刀风级每次只能以SM-1同时接战两个目标,因此每个护卫群最多只能用SM-1接战四个目标,这样的防空能力根本不足以应付来自苏联飞机 旗风级驱逐舰DDG-171旗风号、水面舰、潜艇的多方位导弹攻击。因此,如果护卫群欲在远离美/日岸基防空导弹与战机掩护范围以外有效作业,显然必须拥有更好的防空护卫能力。因此,旗风级在建造两艘之后,后续三艘在1985年取消,海上自卫队转而开始寻求性能更优越的选择──美国在1980年代开始实用化的宙斯盾舰载防空系统。身为与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共同协防的友军,日本海上自卫队如果能够配置宙斯盾舰,将可以在发生战事时适时地提供防空火力的支援。 1988年,日本海自正式决定建造配备宙斯盾系统的大型导弹驱逐舰(仿美国伯克级Flight 1导弹驱逐舰),并于1990年底提出的“次期中期防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 1巴里号DDG-52卫力整备计划”(1991至1995年度)中正式列为军事装备采购项目 。也因此,日本成为美国以外第一个拥有装备宙斯盾系统的舰艇的国家。四艘金刚级在1990年代正式服役,立刻成为亚洲地区除了美国海军以外首屈一指的最强大舰艇,综合性能与科技水平远优于亚洲其他国家海军的任何舰艇。 金刚级的加入为海自各护卫群撑起更可靠的防空保护网,使之在远离本土防空支援之下的存活率提高;这在海自不断扩大作业海域范围的同时,显得格外具有意义。 舰级命名 命名方面,由于以往日本海自导弹驱逐舰的吨位与 高雄级重巡洋舰爱宕号通用驱逐舰相似,故两者均使用天文地理现象来命名。在旧日本海军时代,天文地理名专门用于驱逐舰。不过由于金刚级满载排水量突破九千吨大关,又拥有超乎以往日本海自防空舰艇的强大战力,因此日本当局决定比照先前的榛名级驱逐舰与白根级驱逐舰,将金刚级冠上档次较高的“山名”──昔日旧日本海军用于重巡洋舰与战斗巡洋舰的命名。 前两艘金刚级分别命名为“金刚”(DDG-173)、 金刚级驱逐舰金刚号“雾岛”(DDG-174),两个名字的前一代舰均为二次大战时期活跃于太平洋上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不过昔日另外两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名字“榛名”、“比叡”已经用在两艘榛名级驱逐舰上,以致于今日四个舰名无缘再度并列为姊妹舰。第三、第四艘金刚级导弹护卫舰的舰名“妙高”(DDG-175)、“鸟海”(DDG-176)也在二战时代分别用于妙高级与高雄级重巡洋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