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态度?

如题所述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种心理现象。每个人在对待任何一个人和一件事情上都有态度,喜欢还是不喜欢,赞成、中立还是反对,接受还是回避等,都是人对对象的一种心理反应,并表现为人的态度。在人际接触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觉察到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在无时无刻不在表现出对别人的态度。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对父母有对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有对孩子的态度,对朋友有对朋友的态度,对不善者有对不善者的态度,对同事有对同事的态度,对领导有对领导的态度,对顾客有对顾客的态度等。以上内容都是作为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出现的。和其他心理过程不一样的是,态度带有反应的倾向性。对父母是尊重,对孩子是爱护,对朋友是推心置腹,对不善者是防备,对于真相不明的事情是中立等。另外,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是在认知、情感、动机等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形成的。因此,态度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如对待生人和熟人,你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对待家里人和非家里人态度也不一样等),也有以动机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如你求别人办事和别人求你办事时,你的态度就不一样;在你高兴时和痛苦时对待别人的态度也会不一样等)。也就是说,态度不仅反映你的价值取向,也表达你的动机。比如,你不理某位顾客,不仅表达了你对这位顾客不喜欢不尊重的价值倾向,也表达了你不想接待这位顾客的心理动机。  总之,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