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垚,奸,鱻,骉,麤,犇,羴,猋,毳,蛊,掱,赑"怎么读的?

如题所述

1、垚(yáo),古代同“尧”。意为山高的样子。多用于人名。

2、奸(jiān),通“奸”;自私,《说文》解释为“私”“窃”的意思。

3、鱻(xiān),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

4、骉(biāo),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此字无其他引申义。

5、麤(cū),《说文解字》:行超远也。

6、犇(bēn),本意指牛惊走。引申泛指奔跑,此意后作“奔”。

7、羴(shān),古代是“膻”的异体字。指羊肉的味道,也泛指羊的意思。

8、猋(biāo),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风、旋风。

9、毳(cuì),  毳指的是毛发。

10、蛊 (gǔ)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

11、掱(pá),本义为扒手,贴身的小偷。

12、赑(bì),用力的样子,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扩展资料:

1、说文解字【卷十一】【鱼部】鱻:新鱼精也。从三鱼。不变鱼。相然切〖注〗徐锴曰:“三,众也。众而不变,是鱻也。” 

2、说文解字卷【十】【马部】:众马也。从三马。

3、赑: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是龙的儿子,力大无比。

参考资料:

鱻-百度百科 

骉-百度百科 

麤-百度百科  

犇-百度百科  

羴-百度百科

猋-百度百科  

毳-百度百科  

蛊-百度百科  

掱-百度百科  

赑-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8

分别读作:

垚:yáo。奸:gān;jiān。鱻:xiān。

骉:biāo。麤:cū。犇:bēn。

羴:shān。猋:biāo。毳:cuì。

蛊:gǔ。掱:pá。赑:bì。

扩展资料:

垚:yáo,古代同“尧”。意为山高的样子。这个字不常见,多用于人名。

奸:多音字。读作gān时,意为干犯;请求;乱。读作jiān时,意为虚伪、没教养和通奸的意思,也指一部分男人的好色举动。

鱻:xiān,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骉:biāo,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无其他引申义。《左思·吴都赋》等均有相关记载。

麤:cū,《说文解字》:行超远也。段玉裁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申之为卤莽之称。《篇》《韵》云:“不精也,大也,疏也。”皆今义也。俗作‘麁’,今人既用‘粗’,粗行而麤废亦。

犇:bēn,本意指牛惊走。引申泛指奔跑,此意后作“奔”。《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犇”归为“奔”的异体字,但是只用于“bēn”音。此字也多用于人名。

羴:shān,古代是“膻”的异体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也泛指羊的意思,也是鼻烟品目之一。

猋:biāo,会意字,从三“犬”。本意为犬跑的样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

毳:cuì,指的是毛发。医学上专门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

蛊:gǔ,本义:人肚子里的寄生虫。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噬,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就是“蛊”。

掱:pá,字从三只手。其中两只手表示“正常的手、掩护的手”,第三只手表示“偷窃之手”。本义为扒手。贴身的小偷。

赑:bì,用力的样子;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垚百度百科-奸百度百科-鱻

百度百科-骉百度百科-麤百度百科-犇

百度百科-羴百度百科-猋百度百科-毳

百度百科-蛊百度百科-掱百度百科-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读音如下:
垚(yáo),意为山高(小而高的山)的样子。

奸(jiān),同“奸”。

鱻(xiān),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骉(biāo),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

麤(cū),同“粗”。

犇(bēn),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羴(shān),古代是“膻”的异体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也泛指羊的意思,也是鼻烟品目之一。

猋(biāo),本意为犬跑的样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

毳(cuì),毳指的是毛发。医学上专门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代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蛊(gǔ),同“蛊”。

掱(pá), 本义为扒手。贴身的小偷。

赑 (bì),1.用力的样子。2.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扩展资料

飍 (xiū),惊跑的样子:“驰谢如惊~。”

灥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xún,上下结构,三泉,来自于《说文.灥部》:“灥,三泉也。”本义为众泉汇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垚(yáo)

古代同“尧”。意为山高(小而高的山)的样子。这个字不常见,多用于人名,如“关垚淼”“张庆垚”“刘垚”“李垚江”。也有一些商店为了求其字号标新立异而取名为“垚”。

1.gān。干犯;请求;乱。    2.jiān。通“奸”;自私。

鱻 (xiān)

三条鱼,味道鲜美。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骉(biāo)

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此字无其他引申义。《左思·吴都赋》等均有相关记载。

麤(cū)

段玉裁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申之为卤莽之称。《篇》《韵》云:“不精也,大也,疏也。”皆今义也。俗作‘麁’,今人既用‘粗’,粗行而麤废亦。

犇(bēn)

本意指牛惊走。引申泛指奔跑,此意后作“奔”。《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犇”归为“奔”的异体字,但是只用于“bēn”音。此字也多用于人名。

羴(shān)

古代是“膻”的异体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也泛指羊的意思,也是鼻烟品目之一。

猋(biāo)

会意字,从三“犬”。本意为犬跑的样子。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

毳(cuì)

指的是毛发。医学上专门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代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蛊(gǔ)

会意。从虫,从皿。本义:人肚子里的寄生虫。这个字读“古”。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噬,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就是“蛊”–这玩意性情残忍,毒性最烈,放在食物中,足以致人死命。

掱(pá)

上下结构。会意。字从三只手。其中两只手表示“正常的手、掩护的手”,第三只手表示“偷窃之手”。本义为扒手。贴身的小偷。

赑(bì)

“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码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样子。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6

1、垚:(yáo)高。

2、奸:(gān)干犯;请求;乱;(jiān)通"奸";自私。

3、鱻:(xiān),“鲜”的异体。

4、骉:(biāo),众马奔腾的样子。

5、麤:(cū),“粗”的异体。

6、犇:(bēn),“奔”的异体字,意思是急走、跑;急着去做。

7、羴:(shān),“膻”的异体字。羊臊气,羊肉一类的气味。

8、猋:(biāo)本意是狗奔跑的样子;迅速;通“飙”,暴风、旋风。猋升(飙升)的意思是急速上升。

9、赑:(bì),赑屃(bìx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用力的样子。

10、蛊:(gǔ),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噬,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就是"蛊"–这玩意性情残忍,毒性最烈,放在食物中,足以致人死命。

11、掱:(pá),窃取别人身上的财物。掱手,同“扒手”。

12、毳:(cuì):会意,从三毛。本义:鸟兽的细毛。

三叠字是由三个相同的字构成的品字形结构的字。三叠字有: 鑫、森、淼、焱、垚、壵、厽、惢、掱、品、舙、瞐、晶、畾、磊、矗、尛、孨、众、毳、麤、鱻、猋、犇、驫、骉、羴、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叠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