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李靖传》全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二天,萧铣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李靖立即率军进城占据江陵城,李靖号令严肃,军不掠私。

当时所有的将领都向李孝恭请求说“:萧铣的将帅及与唐军交战而死的人,罪状已经很重,请没收他们的家产,用来赏赐我们的将士。”李靖说:“王者之师,应保持抚慰人民,讨伐罪恶的节义。

百姓已经受到战事的驱逼,抵抗作战难道是他们的愿望。

况且狗自然会对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吠叫,为萧铣战死的人,死为其主,不能与叛逆者同等看待,这就是蒯通之所以在高祖面前免除死罪的原因啊。

现在刚平定荆州、江陵,应当采取宽大的政策,来抚慰远近的民心,投降了我们而还要没收他们的家产,恐怕不是救焚拯溺的道义。

只怕从此其他城镇的敌将,拼死抵抗都坚守不降,这不是好的决策。”于是马上制止了莽撞的行动。

江汉之间萧铣所属的州县,听到这些消息都争相投降了唐军。

李靖因功授任上柱国,封永康县公,赐物二千五百段。

高祖下诏命李靖检校荆州刺史,并授予代表朝廷按国家制度任命地方官吏的特权。

于是李靖越过南岭到达桂州,派遣使者分头招抚各州,当地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都派子弟来拜谒李靖,李靖代表唐王朝授予他们官爵。

共招抚了南方九十六州,得到六十余万户。

唐高祖下诏慰劳勉励李靖,任命他为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武德六年(623),辅公礻石在丹阳起兵反唐,唐高祖诏令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帅统兵讨伐辅公礻石。

李责力、任瑰、张镇州、黄君汉等七总管都接受他俩指挥。

唐军驻扎在舒州,辅公礻石派大将冯惠亮率水军三万屯泊在当涂,陈正通、徐绍宗率领步骑兵二万屯驻在青林山,同时在梁山用连接的铁锁链切断江上的水路,修筑却月城,延伸达十余里,与冯惠亮的水军构成犄角之势。

李孝恭召集诸将在一起商议对策。

诸将都说:“冯惠亮、陈正通都掌握了强大的兵力,是想守险不战,因此构城筑垒而固守,仓猝之间是不能攻取的。

不如直指丹阳,掩袭辅公礻石的巢穴,丹阳一旦攻破,冯惠亮等人自然不战而降。”李孝恭想采纳诸将的意见。

李靖说“:辅公礻石的精锐兵力,虽然集中在水、陆二军,然而他自己统帅的军队,也都是骁勇的士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