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为什么要进行闷料?

如题所述

使水分均匀,就像土的击实一样,撒完水搅拌后也要闷料,就是为了使水分均匀在试样中,否则,在试样中各个地方的含水量不一样,影响击实的结果。

原材料的试验项目有:

1、碎石的压碎值试验;碎石的含泥量;针片状含量;

2、水泥的试验;安定性,强度。

3、水泥的初、终凝时间。

4、标准击实试验。

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水泥剂量标准曲线。

施工中的检测项目有:

1、水泥的剂量试验;

2、碎石的含量。

3、碎石的级配。

4、含水量。

扩展资料:

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都可用来生产石灰。  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

在实际生产中,为加快分解,煅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时缺乏粘结力。

过火石灰结构密实,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熟化很慢。由于生产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因此生石灰中还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镁(MgO),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MgO≤5%)和镁质石灰(MgO>5%)。

生石灰呈白色或灰色块状,为便于使用,块状生石灰常需加工成生石灰粉、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生石灰粉是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得到的细粉。

其主要成分是CaO;消石灰粉是块状生石灰用适量水熟化而得到的粉末,又称熟石灰,其主要成分是Ca(OH)2;石灰膏是块状生石灰用较多的水(约为生石灰体积的3—4倍)熟化而得到的膏状物.也称石灰浆。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机结合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1
首先,先要纠正你一个错误的做法。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时,是不需要闷料的,这个在规范JTG E51——2009里说明的,因为,水泥稳定碎石在进行加水拌合时,水与水泥是要发生化学反应的,从而影响到咱们预期想要达到含水率,水泥稳定碎石的击实,是在击实前随击随加水的,在把水泥和碎石拌合均匀后,加入水,马上进行击实试验,这是正规的操作步骤。水泥土的击实也是如此。
说到闷料,在进行素土、灰土、二灰土、二灰、二灰碎石的击实,是要进行闷料的,相应的闷料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闷料的具体作用就是让所击实的原料的含水均匀,以达到能够准确的测定出击实样品的含水率。追问

不是吧,我们闷料都是骨料和预留100g水进行闷料的,没有掺水泥闷料的。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时,难道就不应该考虑让所击实的原料的含水均匀么?..你说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就很不解了!...

第2个回答  2012-05-21
闷料是为了使水分均匀,就像土的击实一样,撒完水搅拌后也要闷料,就是为了使水分均匀在试样中,否则,在试样中各个地方的含水量不一样,影响击实的结果。但在国外,没有闷料这一说,而是直接击实,当然试样要充分拌匀才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原因:为了使水分均匀,就像土的击实一样,撒完水搅拌后也要闷料,就是为了使水分均匀在试样中,否则,在试样中各个地方的含水量不一样,影响击实的结果。

注意:
如已整平的土(含粉碎的老路面)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
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调头。
细粒土应经一夜闷料;中粒土和粗粒土,视其中细土含量的多少,可缩短闷料时间。
如为综合稳定土,应先将石灰和土拌和后一起进行闷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