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化学中考复习题

如题所述

溶液测试
一、填空题(共30分,1~6小题每空1分,7~8小题每空2分)
1.将3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仍然恢复至30℃,则杯底有______________,溶液为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除与溶质和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0℃时,Cl2的溶解度为2.5,其意义是:在20℃时,压强为____________时,在______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Cl2____________。
3.在溶解性、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三个概念中,与温度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____________的定量表示。要增大Na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4.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三种方法是: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或“=”符号填空。
(1)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V1+V2) mL
(2)t ℃时,NaCl的溶解度为5 g,则t ℃时,10 g 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5%
(3)同一温度下,分别将100 g KCl饱和溶液和200 g KCl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分别为m g和n g,则m______________n
(4)将5 g CuSO4完全溶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5%
6.60℃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__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____g。
7.存放汽水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盛放汽水的玻璃瓶盖必须密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 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 g/cm3)_____________________L,配制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二、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9.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10.下列组成为无色溶液的是
A.白酒 B.牛奶 C.碘酒 D.蒸馏水
1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蔗糖
12.在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欲将8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
A.800 g B.80 g C.8 g D.0.8 g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6.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1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8.将t℃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溶液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溶质在t℃时的溶解度不变 D.溶液仍为t℃时的饱和溶液
19.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在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 g溶剂里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
D.相应温度下,100 g溶剂里最多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
20.黄金首饰的纯度用“K”来表示,若24K是纯金,某顾客从商店买了一个质量为10.0 g 的18K金项链,这条项链的含金的质量约为
A.1.8 g B.2.5 g C.10.0 g D.7.5 g
21.将50 g某种硫酸溶液加入到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中,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则所加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2% B.4% C.8% D.12%
22.在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符合加入固体硝酸钾质量(m)和溶液中溶质质量(n)的关系图像是
23.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三、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2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瓶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晶体仍能
全部溶解,对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加入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加入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加入晶体后,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25.在温度不变时,某固体物质的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丙,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此温度时,该固体的溶解度为30 g
B.若将溶液丙蒸发10 g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 g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26.下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t℃时,溶解度为20 g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B.20 g溶质配制成100 mL溶液,该溶液的密度是1.15 g/cm3
C.100 g 20%的某溶液,加水稀释到200 g
D.100 g 10%的某溶液再溶解10 g溶质
27.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在该温度下,将20 g食盐溶于100 g水中配制溶液甲。取30 g甲溶液,加入6 g食盐晶体得到溶液乙。则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的一组是
A.甲:16.7% 乙:30.6% B.甲:20% 乙:30.6%
C.甲:20% 乙:26.5% D.甲:16.7% 乙:26.5%
四、简答题(共10分,28小题4分,29小题6分)
28.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用土硝(硝酸钾)、硫粉、木炭粉配制成的。古代生产土硝是从旧墙基打下来的土提炼出来的。试根据所学知识设想古人提取土硝的步骤是怎样的?
29.小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让一个较大的塑料块浮在液面上,然后小华让溶液冷却至室温(已知溶液的温度约为60℃,室温为20℃)。请你说出小华会看到的两个现象,并用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
四、计算题(共18分,30小题6分,31小题12分)
30.13 g锌与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已知NH4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溶解度/g 122 130 140 160 190 220 250
20℃时,把70 g NH4NO3溶解在50 g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所得溶液是否饱和?(要求写出判断依据)
(2)若上述溶液不饱和,用哪些方法可使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
一、1.硝酸钾晶体 饱和
2.温度 压强 101 kPa 1体积 2.5体积
3.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溶解性 升高温度
4.降温 加水 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后过滤
5.(1)< (2)< (3)= (4)=
6.15% 15% 17.1 80
7.汽水里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8.4.6 6.4
二、9.A 10.A 11.B 12.D 13.B 14.D 15.C 16.B 17.B 18.B 19.D 20.D 21.B 22.C 23.D
三、24.AB 25.D 26.D 27.D
四、28.①加水使其充分溶解;②过滤除去泥沙等固体杂质;③加热蒸发,浓缩至较多量晶体析出时,冷却析出更多的KNO3晶体。
29.小华会看到有KNO3晶体析出。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KNO3的溶解度越小,所以随着温度降低,会有KNO3晶体析出。小华还会看到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增大。因为冷却后有KNO3晶体析出,故冷却后烧杯内溶液密度减小,塑料块会逐渐的下沉,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会增大。
五、30.(1)19.6% (2)26.8%
31.(1)由溶解度表可知,20℃时NH4NO3的溶解度为190 g。
设20℃时50 g水中溶解NH4NO3的质量为x时正好饱和
x=95 g 95 g>70 g
所以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可用下面三种方法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①加入溶质。需加入NH4NO3的质量为:95 g-70 g=25 g
②蒸发溶剂。
设20℃时70 g NH4NO3溶解在质量为y的水中恰好达到饱和
y=36.84 g
故需蒸发溶剂:50 g-36.84 g=13.16 g
③降低温度。
设降温到t ℃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此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溶质的质量为z
z=140 g 即此时的溶解度为140 g,查表可知对应的温度为1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8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 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由题中数据知道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丙可能是催化剂,D项正确;丁在反应前质量为32 g,反应后质量为12 g,说明丁是反应物,质量减少了20 g,乙的质量由1 g变化到26 g,增加了25 g,说明乙是生成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有5 g甲参加了反应,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8 g-5 g=13 g,A、C项正确,B项不正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