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的代表作有那两个?

东晋的顾恺之

顾恺之代表作:
洛神赋图
列女仁智图

顾恺之(约公元345年—公元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画家。江苏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
顾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师法卫协而又有所变化,他的画有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的特点。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画作极多,有隋朝官本《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恒玄像》、《列仙图》,著录于《梁太清目》;《宣和画谱》著录有《夏禹治水图》、《春龙出蛰图》等九件。其中传世的《女史箴图》卷,传为早期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另传顾之《洛神赋图》卷,乃宋人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他的画论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 主要作品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七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六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五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四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三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二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一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九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一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八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七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六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五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四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三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二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十一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十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九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八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七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六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五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四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三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二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一
斲琴图局部之二 斲琴图局部之一
斫琴图 女史箴图卷局部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469418.html?si=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是《斫琴图》和《洛神赋图》。
  《斫琴图》是宋代摹本之一。又叫《女史箴图》。此图虽不及《洛神赋图》有名,也不及《洛神赋图》更具代表性,但在风格特征上仍凸现出顾恺之的千古一绝。这幅图描绘的是古代文人学士制琴的场景。"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为规劝之意。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极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文人张华便以历代贤记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
  《洛神赋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