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唐什么宗

如题所述

唐高祖,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因隋文帝独孤皇后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爱,历千牛备身,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九年(613年),迁卫尉少卿。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上元元年(674年)改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 

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沈谋多算、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旧史书把大唐创业之功多归于李世民,将李渊描写成一位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李渊作为开创唐朝大业的统帅,提出并实行了许多高明的战略,其军事思想理应受到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李渊是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发生玄武门之变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传位退居大安宫,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谥号太武,庙号高祖,安葬于献陵,上元元年(674年)改谥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累谥“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扩展资料:

政治体制方面,李渊继承了隋朝的制度,又有一些发展。唐朝中央建立政治制度,概括地说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掌管全国政令,是命令的执行机关。下属共有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官吏的选用、考核与奖惩;户部掌户籍和赋税;礼部掌礼仪和科举;兵部掌军事;刑部掌刑狱;工部掌土木工程;每部又分四司来作为办事机关。中书省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是决策机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6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发生玄武门之变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传位退居大安宫,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谥号太武,庙号高祖,安葬于献陵,上元元年674年、改谥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累谥“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剑桥中国隋唐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大坏蛋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

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的和干练的领袖人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26
李渊是唐高祖,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唐朝的开国皇帝,定都长安。公元626年他的次子李世民继位。
第4个回答  2015-03-10
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是中国的农历丙戌年,是狗年。是周武帝天和元年,西魏恭帝三年,北齐天统二年。这一年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出生。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