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件你熟悉的艺术品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让我们来谈谈身边的艺术.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品,比如一幅画、陶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作文一定要是以演讲稿的形式写的。先介绍为什么要介绍这个艺术品的原因,再介绍艺术品,最后写感受。
字数550字哦!!!

想取得老师对你作文的好评,我想主要还是要把作文的档次提升起来,我想谈以下几点,供参考:
在高考中,作文是语文科的重头戏。虽作文只占语文科分的五分之二,即60分。但其得分总是占语文得分的二分之一。要考好语文,必须重视作文,必须研究高考应试作文的规律和特点。
高考作文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它有很强的限时性。在150分钟的考试中,作文大约只有60分钟左右的时间。从阅读作文题干、构思、拟题到800字以上的行文要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完成,“应急”的特点十分明显。加之应试的特殊心境,往往会出现平时不应出现和不曾出现的失误,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从而影响了成绩。
笔者在这里从评卷教师的角度,谈一下在高考作文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和应该采取的对策。如考生既能避免错误,又能发挥潜能,取得好成绩是不难的。
一、审题的易误与对策
99年开始的话题作文,以其易让考生发挥优势,张扬考生个性,空间大,角度宽,立意广,不易押题等特点,成了近年来高考作文的的主要命题形式。无论从出题者的角度还是从考生的角度,对这种作文形式都有很高的赞同度。今年的作文题仍是话题作文。所不同的是可能会增加审题的难度,在话题的多概念性上做文章,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高考是选拔考试,让考生在审题环节就拉开档次,淘汰部分人。因此考生千万注意审题这一环节。从阅卷的角度来看,阅卷教师的第一个审阅内容就是看你符不符合题意,即切不切题。
有的考生拿到作文题不认真去审题,未完全理解题意就下笔,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作为不切题的文章,一般按不及格判分,损失是十分惨重的。例如:把“答案是丰富多采的”理解为“生活是丰富多采的”。近年的作文出现了多概念性。比如以“现实与梦想”这话题这个题,文章不可忽视两者间的关系去构思。只在“梦想”、“理想”、“现实”等概念上做文章是不切题的。全省适应性试题以“过程与获得”为话题,作文只谈“过程”,不提“获得”,或只提“获得”,不谈“过程”,甚至二者都不谈及;“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只提其中一个概念往往会判为不切题作文。
对策:
1、仔细阅读作文题,看清每一个字,不明白题意不构思,不清楚要求不下笔,思路不清不行文。
2、仔细分析话题词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选好角度,立意不顾此失彼。
3、在文章中注意“关照”话题中的词语。比如2002年作文题中的“心灵”、“选择”,2003年作文题中的“感情亲疏”、“认知”,上面提到的“梦想”、“现实”、“过程”、“获得”2004年的“挫折”、“痛苦”。有的考生通篇不提或忌提话题中的词语,特别是在记叙文体中回避这些词语是不明智的。平时文艺性的文章,作者的观点越隐蔽越好,高考作文不一样,作者的观点越明显越好。阅卷教师的时间紧,任务重,在一般情况下,评完一篇作文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平均也只是70—90秒钟,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品读你的文章。虽然高考作文分的判定要经过多道工序,但初平时所判的分是非常关键的。如通篇找不到话题中的词语,很可能会判你离题。
4、注意“回头看”。在行文中,有时会跟着一时的思路走,可能走歪了。所以要一边行文一边“回头看”,是否偏离了题意,是否忘了“关照”话题,是否在最显眼处“亮”出了你的观点或中心(记叙文和散文一般在“文眼”上)。
二、关注文章的“眼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不少考生不注重这个问题或不十分注重这个问题,随意给文章安上一个题目,严重地影响了文章质量。
阅卷教师第一眼接触的是文章题目。“好题一半文”,好题目,好印象;坏题目,坏感觉。第一印象对你文章的定位影响很大。
考生自拟题目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题目与文体不符。议论文体拟的是记叙文体或散文体的题目,记叙文体或散文体拟的是议论文体的题目。
2、题目太大。一篇千字文的题目完全可以写一本书。比如:就是谈谈子女的教育问题,用的是“论教育”一类的大题目。
3、用玄题。为了标新立异,用与文章无瓜葛的题目。2000年的话题作文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我省一个考生用“谁持彩练当空舞”为题,很玄。这篇文章开始认为不切题判 为37分,在复查时因立意、内容、文采均很好改为54分,如题目不出问题可以判到58分。
4、用话题为题。让阅卷老师觉得你的知识很贫乏。
5、无题目。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其原因是粗心大意。开始未拟出好的文题,打算写好文章后再加上去,结果因时间紧,匆匆交卷未能补上。无题目的文章除硬扣两分外,再好的文章也难进入“发展等级”。
对策:
1、文题要符合文体。
2、作文题要有鲜明性和形象性。如上文中为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以“论教育”为题,不如用“花儿应该怎样开?”“要月亮岂能给星星”“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这个话题有的同学用“守得云开见明月”,这些题目形象生动又寓意在题上,很得阅卷老师的赞赏。
3、以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熟语为题,这些句子往往有哲理,有深意,能增加文章的厚度,使人回味。
4、变旧题为新题。我们曾读过很多文章,将这些文章题目稍加改动,又成自己的文章题目,会产生新意。如《荷塘月色》变为《荷塘春色》,《阿Q正传》改为《阿Q新传》《阿Q别传》。
拟题的方法很多,比如还有“数字法”(用数字为题:1+1≠2),“反常法”(如“少些‘爱’吧”、“让良药不再苦口”)等,作文时拟上几个,认真审视、对比,把最切题、最形象、最引人的用上,使你的文章生辉。
三、注意“凤头”与“豹尾”
把一段好的文章开头称为“凤头”,把一段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这比喻是很恰当的。“凤头”精妙,统领全身,“豹尾”有力,关照一体。我们应高度重视,精心打造。
如上所述,评卷老师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为你评分,文题外,就是看你的开篇和收束了,如你的开篇不俗,收束不凡,就会留好印象,在落笔打分的瞬间,文章的“亮点”就会发挥难以小视的作用。
我们有的考生不认真打造首段,或去抄话题,或去喊些空口号,或病句,错字;结尾或表决心,或呼口号,随便敷衍几句。有的考生不注意结构安排,比如第一段和结尾段长面臃肿。这是文章的硬伤,会严重影响成绩。
对策:
1、全篇可只打腹稿,开头结尾最好打一下草稿,反复推敲、斟酌后再抄入试卷。
2、学习几种开篇、结尾的方法,到时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上去。
这里不是说文章的主体不重要,要尽可能使文章完美。这里强调的“凤头”、“豹尾”是容易被忽视而又很重要的文章部件。
四、“深刻”、“创新”、和“文采”
一篇短短的千字文章要有深度、有创新、有文采,必须要有长时间的积累。如果我们有目的地去做、去思考、去准备,也是不难做到的。
有哲理才能有深度,理性地思考,辨证地表达,才会使你的文章与众不同。我们有的考生不认真去想问题,不仔细多角度去去发掘作文题干所给的信息,不考虑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乃至逆向性,立意平平、观点片面、认识肤浅、缺乏新意,这只能在基础等级骨内拿低分了。
对策:
平时养成多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一叶知秋”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历史的、全面的、有点有面去把握。学会结合实际去把握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学会用不同的眼光,不一般的内省力去表达不同的观点,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和深度,这就是考纲里强调的深度和创新。
关于“文采”。一篇作文应是一个艺术品,有文采才能出高分。没有优美的语言作文章的支撑,好作文就无从谈起,“发展等级”往往以语言的表达为尺度。有的考生,语言干瘪,一副学生腔,一席口水话,句式呆板,分段单一,缺乏文气,怎么看也不会是一篇上乘作文。
对策:
1、巧用修辞。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语言,用修辞的形式表达出来,或排比、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引用,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斐然成章。
2、巧用联想、想象。联想和想象,是创设新的境界的基本手法。它能使文章丰富、生动,富有灵气。
3、巧妙引用。巧妙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家语段,不仅会增加文采,还会增强文章的厚度,丰富文章的内涵,会使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
4、巧用句式。现代汉语有种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倒装句、疑问句、反问句,在不同的地方,恰当使用不同的句式,会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采。
五、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文章缺乏情感。“无情无文”。有的考生一下笔就是假话、空话、套话、谎话,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见之乏味,品之生厌。
对策:
要说实话,说真心话,在行文中激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真情文章。
2、使用旧材料。有许多考生,文章立意、结构、文采都不错,但使用的材料太陈旧,写记叙文莫过于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写议论文总是人们很熟悉的那几个人物或事例,让人没有新鲜感,同样会影响成绩。
对策:
要关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律,要有意识贮存在一些新鲜材料。有的材料还可以自己加工,只要符合情理,不一定真实。
3、文面不佳。文面如人的脸,太重要了,有的同学文章很好,但文字潦草,随意涂鸦,任意勾画。微机打字不能代替你的书写能力,有的考生平时动不动用微机手写能力差,高考时很吃亏。
对策:
注意使自己的文面尽可能干净整洁。临近毕业,要练就一手好字已是不可能,但要把字写整齐清楚是容易办到的。注重细节,许多大问题可能出在细节上。不用过淡的墨水,不用下水不畅的钢笔,不写“爬坡字”(斜字),不写“蚂蚁字”(太细小的字),不写拖尾字(尾笔拖长)。文如其字,字如其人。整洁的文面,清晰的字迹,是一篇文章成功的要素之一。
写好高考作文的因素很多,以上只从文章的一些构件谈谈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作文也是这样,要关注,要研讨,要仔细应对,要认真积累。只要做好了准备,你就会笑迎优异的成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5
小画,那种感受绝对比任何统计数字都有说服力。这位丰满的家庭主妇来自16世纪的佛罗伦萨,大概叫丽莎·杰拉迪尼,萨松在本书中叙述了她成名的过程,并深刻剖析了其中的原因。
当然,使《蒙娜丽莎》成为世界名画的原因有很多。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些事情,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使她越来越出名。达·芬奇当时画了几幅同类作品,主角都是神秘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而从现代艺术的眼光来看,《蒙娜丽莎》可能是其中最差的一幅。卢浮宫里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美人,叫《米兰法庭上的女子》,她的容貌绝对比脸似花栗鼠、没有眉毛的蒙娜丽莎讨人喜欢。在收藏于另一处的达·芬奇作品《抱貂女郎》中,被遮盖的胸部所充满的暗示意味也许更能吸引现在某些人的肮脏念头。萨松提出的一个令人信服的重要论点是,在《蒙娜丽莎》成为世界名画的过程中,巴黎,尤其是卢浮宫扮演了重要角色。
丽莎在150年前才开始出名,而在此之前,779号只是卢浮宫众多藏品中的一幅,直至后来的两个关键性事件对她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是大众对达·芬奇天才的疯狂崇拜。到了19世纪初,人们才正确地认识到,作为艺术家而言,拉菲尔和米开朗基罗更具重要性,他们更高产,也更有影响力。达·芬奇涉猎广泛,但收获不多。他是一个梦想家,优柔寡断,浮躁多变。他的画总是从墙上掉下来,因为他从未清楚地考虑过画框的材质。他的科学实验一无所终。这些曾经为他带来负面评价。但随着这幅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产生,成功或是失败都退到了一边。事实上,萨松嘲讽道,达·芬奇“在技术上应受到质疑”。但在浪漫主义者的想象中,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失败,都被神化了。他的一幅作品中,画中人长着一脸非常引人注目的大胡子,看上去很像上帝,很多人都说,那其实是他自己。
萨松的书中有几章写得非常精妙,谈到了使《蒙娜丽莎》成名的第二个原因:蒙娜丽莎被奉为荡妇的象征。19世纪中期的巴黎是世界艺术的中心。各种各样不得志的男性作家疯狂地迷恋上幻想中的荡妇:她诱人堕落,但又如此难以抗拒。她就是现代的夏娃。萨松并未解释为什么这些自称厌恶女性的人,这些戈蒂耶、米切利茨们是如何形成这种荒谬的嗜好的。我们需要一个心理医生从那个时代中为我们找到答案。但本书引用了许多法国19世纪中叶的文献,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蒙娜丽莎是如何成为这种荡妇的象征的。
看这本书之前,我还想不到,在颂扬蒙娜丽莎的话中,最出名的一句竟然如此缺乏创意。这是沃特·佩特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说的:“她比她周围的石头还要老”。他的抑扬顿挫,他的叹息,他对作品的理解,全都是从法国人那里偷来的。丽莎·杰拉迪尼,这个来自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庭主妇,被19世纪男人的猥琐想象乔装改扮之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荡妇,永远微笑着,看着男人们堕落下去。
剩下的只是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些趣事。1911年8月,《蒙娜丽莎》失窃,这个话题占据欧洲报纸的头条达数周之久。两年后当她在意大利重新出现时,又一次上了头条。蒙娜丽莎进入了我们的流行文化,从哑巴报纸、傻乎乎的明信片,到搞笑的卡通,无所不在,而且今后还将进入更多
第2个回答  2007-12-25
马的艺术品
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实在是堪称中国的一绝。从秦始皇陵出土的挽车陶马、汉代简洁质朴的黑漆木马,到造型优美的唐三彩马;从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上那浑厚粗犷的马踏匈奴石雕,到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祭坛区的六匹石刻骏马;从唐代曹霸画马、韩■《照夜白图》,到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创作的《奔马图》、溥佐的“宫廷马”……那一件件马的作品,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是青铜还是陶瓷,是现实主义手法,抑或是浪漫主义创意,都把马的神情和内在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博得中外人士的青睐和赞美。
中国马的艺术始终不衰,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品几千年来代有杰作。
图一是汉代绿釉陶马,通高115cm,长88cm,此马威武异常,双耳高竖,双颊微突,线条锐利,眼瞳呈球状,张口露齿,昂首长啸,披鬃缚尾,四肢刚健,整体高大矫健,神态逼真。此陶马属于铅釉陶制品。铅釉陶是我国最早的色釉,是与器物本身一起烧成的高温釉,出现于商周时期。到了汉代,我们的祖先成功地发明了低温铅釉。这匹马满施绿釉,颜色鲜艳,光彩照人,表面呈有珍珠光泽的粉末状,形神兼备,风格典雅,气势磅礴,实为汉代铅釉陶的代表作。
图二是汉代黑漆木马,高71cm,长70cm。漆器工艺在我国历史久远,距今6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存中,曾出土了一件朱红色漆碗。到了汉代,漆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种类品目繁多。这匹木马,采用髹漆工艺,漆膜表面光亮,马的造型挺拔生动,线条流畅。此马四足稳踏,扬尾挺胸,张口露齿,双目凝视前方,高竖双耳聆听四方,膘肥体壮,特别是臀部浑圆,使此马颇具神韵。虽历经千年,仍完好无损。
图三是北魏灰陶马,高29cm,长25cm;图四是北魏鎏金灰陶马,高27.5cm,长27cm,两匹马均具有北朝陶马的典型特征,即马头小而脖颈浑圆,体魁膘壮,四足踏地坚实有力,臀腹滚圆,尾部下垂,整体看与汉马不同的是马身有大量华丽的装饰,如辔铃、璎珞、鞍桥、障泥、流苏等。特别是图四的北魏鎏金灰陶马,在灰陶的胎质上通体鎏金使此马更显金光耀目,灿烂生辉。
图五是隋代白釉马,高26cm,长18cm。隋代,历时虽只有37年,但在制瓷工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匹白釉马,比例匀称,鞍辔俱全,嘴衔两镳,胸下一带,四足静立,鬃毛分梳于马头前额两侧,圆睁双目,两耳上竖,且胸肌露圆,整体造型雄健有力,神气十足,釉色白中泛青,釉质莹润光洁,是隋代白瓷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以上均是退一步斋收藏的马的艺术品、马的文物、马的精品。器物的主人爱马、也爱马的勤劳、马的负重、马的奔腾。在马年的春天里愿马给我们带来好运,愿马给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带来幸福。愿马的艺术永放光彩
第3个回答  2007-12-27
sddsdsd
第4个回答  2007-12-26
漂亮的艺术品
在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妈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空罐子,于是她就拿塑料袋装起来想扔掉。小明看见了,说:“妈妈,把这些空罐子给我吧!”妈妈问:“你要这些空罐子干什么呢?”“反正我有用。”“有用就给你吧!”小明拿着空罐子高兴极了。
小明把空罐子放到桌子上,然后他走到电话机旁给小方打电话,电话拨通后,小明说:“小方,你来我家做漂亮的艺术品吧?”“好啊!”小方很爽快地答应了。小明接着又给小红打电话,邀请小红到家里来做艺术品,小红也答应了。过了一会儿,小明听见了“叮咚、叮咚”的门铃声,他马上跑过去开门,原来是小方来了。“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非常着急,想快点儿做好漂亮的艺术品呀!”说着说着,小红也来了。
三个朋友聚在一起,小明问:“我们做什么艺术品呢?”小红眨了眨眼睛说:“我们做灯吧?”小方说:“做灯会不会太难了?”小红问:“小方,那你说做什么呢?”小方想了想说:“不如我们做喝水用的杯子吧?”小明说:“这个主意不错,我赞成!”小红也表示赞成:“好吧!那我们需要哪些工具来做杯子呢?”小明拍拍胸脯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们就用这些废弃的空罐子来做漂亮精致的杯子,怎么样?”小方和小明不约而同地说:“这是个好主意!”
三个人七手八脚地做了起来。小红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剪了几下,空罐子马上就变成一个喝酒的杯子。小明和小方看她剪得又快又好,禁不住连声夸奖。后来,他们又动手做了许多种杯子:有的象吊灯、有的象花盆……
看着这些漂亮的艺术品,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一件艺术品
在腋下挟着一卷用报纸包的东西,沙夏神经紧张地走进柯雪可夫医生的诊疗室。
“好啊!亲爱的孩子。”医生热切地问着。“你今天觉得怎样了?有没有什么好事呀?”
沙夏开始眨眨眼睛,一只手放在胸口,神经兮兮结结巴巴地回说:
“我妈要我问候你并致谢意……我是我妈妈惟一的儿子,你救了我一命……你治好了我那可怕的疾病……还有……我们俩都不知道怎么感激你才好。”
“够了!够了!我的年轻朋友,我们别提那个。”医生打了岔儿,很愉快地说,“我不过做了任何一位医生都会做的本分工作而已。”
“我是我妈惟一的儿子……因为我们穷,所以无法付应该付你的……这件事情使我们觉得窘极了,大夫,我和我妈没有什么东西好送你,可是,我们要你收下这个,当作我们感谢你的纪念品,这东西……是稀有的珍品,是一件绝佳的青铜古玩。”
医生做了个鬼脸说:“嗨!我的好朋友!这完完全全是没有必要的,至少我并不需要这种玩意儿。”
“哦!不!不!”沙夏结结巴巴地,“我求求你收下它吧!”他开始边打开包包边恳求地继续说,“假如你不收下,不免会冒犯我和我妈……这是稀世的青铜古玩……它是我过世了的父亲遗留下来的。他以前喜欢买古董,然后卖给爱搜集和雕刻古董的人们……现在我和我妈接下来继续做这行生意。”
沙夏把包包打开了,很热切地将它摆在桌子上。那是一座青铜做的矮烛台,整件是一组连贯的真正艺术品,台基上雕着两个“夏娃型装束”的女人,我没有那种胆量和气质来描述她们的姿态。两个塑像表露着卖弄风骚的笑态,给人一种印象,她们若不是得支住烛台,可能会从台基跃下来表演一番……亲爱的读者,就是那种连我也羞于想象的表演。
医生朝那礼物窥了一眼,他慢慢地搔着头清清嗓子摸了一下鼻子才说:
“是的,不错,一件极美的作品。”他含含糊糊地说着,“但是,叫我怎么说呢?我的意思是……这是相当不平凡的……一点儿也不文气的,是不?你知道……魔鬼也知道……”
“为什么?”
“就是撒旦他自己也不会看到比这更丑陋的东西。难道我应该把这个令人想入非非的东西放在桌上玷污我整个家吗?”
“为什么?医生,你对艺术有一种奇怪的偏见!”沙夏带着受到冒犯的语调嚷,“这是真正的杰作呀。看看吧!它有一种和谐美,冥想着它就会使人的灵魂充满狂喜,能使喉管抑制住啜泣呜咽!当你看到如此可爱的美女,你会全然忘掉所有俗世的东西。看看它吧,多生动,多富有韵律,多有表情!”
“我的乖孩子,所有这些事我都懂得。”医生打断了他的话说。“但是我是个结过婚的人。小孩子在屋里跑进跑出,高贵淑女们也常不断地到我们这儿来看病。”
“那当然。”沙夏应着,“假如你用低级人的观点去看它,那你真是用错误的眼光去欣赏这一件高尚的杰作。医生,特别是你又不肯收下这礼物,那更是大大地冒犯了我和我妈,我是我妈惟一的儿子。……你救了我的命……为了报答你,我们要送你我们最喜爱的东西……但是啊!我只遗憾我们无法送你能跟这个烛台配对的宝贝。”
“朋友,谢了!真谢谢了!……向你妈致意……还有,看在上帝的面上,你必定也看得出来的。小孩子们在这屋里跑进跑出,不断地又有淑女们来……无论如何,唉!算了,就把它搁在这儿吧!跟你争论也是没用的。”
“别再说了,”沙夏高兴地叫着,“把烛台放在花瓶旁边。啊!真可惜不能找到能与它配对的宝贝送你,但是,也只能这样,好了,再见,医生!”
沙夏走后,医生搔着头看那烛台好一阵子。他想:“好呀!这实在美!抛掉它不免可惜……我又不敢留着它……哼!真想不起来可有什么人,我可以拿它当礼物送给他?”
他仔细考虑良久,想起一位律师好友乌可夫。他欠了乌可夫一些法律服务上的债。
“好极了!”医生吃吃地笑着,“我和他那么亲近,我不好意思送他钱,何不就送他这猥亵的东西。……而且他是再好不过的礼物对象……他不但是单身,还有几分放荡。”
如此想过之后,他马上行动,穿戴整齐,拿着烛台往乌可夫家里来。
“老朋友!早啊!”他说,“我来谢谢你,麻烦过你的事……你不肯收钱,因此,我就送你这个精美的艺术杰作为酬谢……看这个,你自己说说看,是不是个梦?”律师望了它一眼,为它的美所振奋。“多美妙的艺术杰作!”他哄然大笑地说,“上帝啊!真不知道那些艺术家脑子里装了些什么怪念头。多诱人!你从哪儿弄来这样美好的玩艺儿?”
但是,一阵兴奋过后,他有些害怕了。他偷偷地朝房门望了一下说道:
“可是,老朋友,我不能收下这个。你必须赶快把它带回去。”
“为什么?”医生惊呆了。
“因为……因为……我母亲经常来看我,我的顾客也来这里。还有,在仆人面前,我岂不是会丢尽了脸。”
“别再说了。”医生做了个手势,“你一定要收下它,你不收是你不够意思。这么好的艺术品,多好的韵律,多美的表情……如果你拒绝收下你就大大地冒犯了我。”
“如果这个地方有花叶遮掩着就……”
但是医生拒绝听他的,手势比得更加厉害,冲出乌可夫的屋子,很高兴地想着他终于摆脱了那件礼物。
医生走后,律师仔细地察看那烛台,就像那位医生一样,开始考虑如何处理它。
“一件美好的东西。”他想,“丢掉嘛可惜,收下来嘛觉得丢脸。我最好把它交给别人……有了!……今晚我就拿它送给喜剧名伶苏希金。那个家伙喜欢这类东西,还有,今晚他有广场义演……”想做就做,那天下午他将包得好好的烛台带去苏希金家。整晚,苏希金的化妆室被一群男人挤得水泄不通。都挤着要看那件礼物。通夜满屋里回响着近似马嘶般的狂欢笑声。如果有女演员要进门来,问说:“我可以进来吗?”粗嗓子的苏希金会立刻回她:“哦!不!不行!我的乖乖,不能进来,我还没穿好衣服呢。”喜剧名伶表演过后,耸耸双肩做着手势说:
“现在对这件宝贝东西,我可要怎么办?我住在私人公寓里,经常有女演员来访。这又不是一帧相片我可以收进抽屉里。”
一个做假发的建议他说:
“为什么不把它卖掉呢?有一位老妇人专门收买青铜古玩……她叫史密诺娃……你最好去跑一趟,人家会告诉你地方的,这城里几乎人人都认得她的。”
喜剧名伶苏希金接受了他的建议……
过了两天,柯雪可夫一手支着头,会在他的药剂室调药丸,突然房门打开了,沙夏冲进来,他绽放笑容满腔高兴……手里握着用报纸包裹的东西。
“大夫!”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叫道,“你不可能想象得到我有多高兴,真够幸运,我替你的烛台找到了配对,妈妈真是高兴。我是我妈惟一的儿子……你救了我的命……”然后,沙夏感激得抖颤疯狂,把烛台放在医生的面前。欲言又止,医生张口结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已经失去谈话的能力。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809614.html?si=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