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眼睛、小便发黄暗示什么病?

如题所述

不少人出现皮肤、眼睛、小便发黄时,都以为是身体“上火”所致,自服一些“清热降火”药,不能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过了几天,全身出现黄染,才想起去医院看看,往往贻误了病情,其实出现皮肤、眼睛发黄时,预示着身体可能已有器质性病变存在,马虎不得,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科学的诊治。当出现皮肤、眼睛(巩膜)发黄、尿如浓茶色时,医学上统称为黄疸,这时首先要小心是不是得了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肝炎)。当肝脏发炎时,肝细胞成为各种病毒侵袭的靶子和复制繁殖的基地,整个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渗出、水肿,与肿胀变性、坏死的肝细胞混杂一起,破坏了原有的肝小叶结构,新生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阻塞通道,使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运行,而大量返流人血。如果化验检查血液中的胆红素增高超过34.2微摩尔/升,眼睛(巩膜)和全身皮肤、粘膜就可出现明显的黄染现象,同时伴有疲乏、食欲不振、厌油腻、腹胀等症,患者化验肝功除了血清胆红素升高,还会伴有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检查肝炎病毒指标(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丙性肝炎等)出现阳性,一旦发现病毒指标为阳性,又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就可确诊为病毒性黄疸性肝炎,一般都有传染性,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如果检查各项肝炎病毒指标都是阴性,则要考虑引起身体发黄的其它疾病,除病毒性肝炎外,还有许多疾病也可以导致身体各部出现黄染。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由于感染EB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好发于青年人,患者有发热、咽峡炎、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周围血白细胞增高并有异形淋巴细胞(大于10%)。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及EB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阳性等即可确诊,只有一部分该病患者身体会出现黄染。2.钩端螺旋体病。该病由于感染了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好发于南方的农田、雨季里。患者有明确的疫地疫水接触史,典型表现为高热伴腓肠肌明显疼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皮肤及粘膜出血倾向,肾脏损害,白细胞增加,尿中红细胞;蛋白及管型阳性。如在血和尿中找到病原体,血清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为阳性,即可确诊,该病引起身体发黄的几率并不很高。3.药物性肝炎:有一些患者长期服用对肝脏有害的化学药物,可以导致以淤疸现象为主的药物性肝炎,皮肤及眼睛也可出现黄染,这些药物包括氯丙嗓、消炎痛、苯巴比妥类、磺胺类、对氨水杨酸、卡巴胂等等。此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黄疸出现之前无发热,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很明显,但絮浊反应正常等可资鉴别。4.胆管结石:较多见于中年妇女,常有反复发作急性腹部绞痛史,绞痛往往放散至肩背部,黄疸与腹痛发作有关,呈间歇性。化验检查碱性磷酸酶、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等增高,胆道造影可有结石显影。5.胰、胆肿瘤。老年人多见,胰头癌起病缓慢,总胆管癌隐匿发病,患者消瘦明显,上、中腹部疼痛持续加重,黄疸呈进行性加深。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B超、CT及磁共振检查可探及肿物、胆囊肿大或胆管扩大等可明确诊断。6. 新生儿降生不久可因红细胞大量破坏,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障碍而出现生理性黄疽。还有先天性非溶血性吉尔伯特(Gilbert)病引起的黄疸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黄疸,都是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碍所造成。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及伤寒等,在少数情况下也可出现黄疸。严重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肝脏长期淤血肿大,可以发生黄疸。由此可见,只要是血中间接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的浓度增高,都可以发生身体发黄。肝炎仅是肝性黄疸的诱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