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哲学区别?

如题所述

一、意义不同。

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

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宗教信仰为人生提供慰藉。宗教信仰具有追求为生活寻找支撑和意义的显着特征。表征着人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是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是人的一种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

二、词源不同

宗教:在汉语中,宗、教二词各有其义,本不为一个统一的联缀词。宗”表示对被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自然宇宙及人类祖先神灵的尊敬和敬拜。“教”则指教育、育化、启发等,进而侧重于表述对神道、人道、或某一家理论体系的信仰和传播,这一点反而与西方的religion一词内涵较为接近。

近代中国常将儒家思想和传统称为“圣教”,此“教”的内涵即与西方的religion一词极为相近。

哲学:英语词语Philosophy源于古希腊语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思为“爱智慧”,有时也译为“智慧的朋友”,该词由φίλος(philos,爱)的派生词φιλεῖν(Philein,去爱)和σοφία(Sophia,智慧)组合而成。

一般认为,古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最先在著作中引入“哲学家”和“哲学”这两个术语。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在《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形而上学的中文名称取自《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

三、内容不同

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

古希腊哲学家经常提出问题,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分别是形而上学、伦理学、知识论。

现代哲学上出现"不要求精确理由"之哲学理论,例如"本质技巧"(认定本质不可知),这种现象将不可知论(世界上终究有人不能理解的存在)的重要程度提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哲学和宗教都是人们在思考和寻找“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那里和我们将到哪里去”的问题
它们的差异是很小的,宗教注重安抚广大教众,教众不需要太思考“为什么”,宗教的思考已经在创建时完成了,已经神化,不可冒犯。教众需要的只是相信。
而哲学从本质上讲是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那里和我们将到哪里去”,作用与宗教创建时的思考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哲学提供不了一个神化的偶像来给大家崇拜,或则说是哲学思考太多变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偶像来供大家崇拜。
如果哲学提供一个稳定的不可冒犯的偶像,其无论是人,物还是理论,那哲学也就不是哲学了,变成了宗教。

举个例子,“达尔文进化论”,大多数人相信,不问原由不容许更新的别的理论提出,而且又不知道“达尔文进化论”到底是说什么的。那它就更像宗教而不是哲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25
哲学研究的是真理,通过不断的研究最终越来越接近真相,宗教是给你一个人生观并且你要无条件的相信,宗教解释不了哲学但哲学研究的范畴却包含了宗教,
第3个回答  2007-12-30
当你内心烦恼时,哲学给你讲一堆道理,可是你依然烦恼。佛教告诉你熄灭烦恼的方法,如果你相信,实践了,你会发现烦恼逐渐减轻了,消灭了。所以佛法涵盖哲学却又超越哲学。
第4个回答  2019-03-04
哲学主要由知入理,宗教主要由情入理。由于个体基因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学习哲学的大部分人是迷茫的,宗教信徒大部分人是迷信的。只有极少一部分能领悟哲学真理和宗教真谛。对个人而言,哲学是思考的学问,是抽象的,引导科学去进行验证。而宗教是古代流传至今包含神学、哲学、科学的学说,是需要用行动去进行实证的,不实证直接信,称为“迷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