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电视剧与历史有哪十处不相符

如题所述

有以下十处不相符:

1、孙嘉淦之死。

1)电视剧:在雍正派他去西北慰问和辅助时,看不惯年羹尧嚣张跋扈,奢靡浪费,破口大骂,被年羹尧杀害。

2)历史上:孙嘉淦(1683-1753)活到了乾隆朝。

2、弘历的出场时间。

1)电视剧: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围猎,十岁以上的皇子皇孙都参加,康熙赏识弘历并赐玉如意。

2)历史上: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弘历第一次见到祖父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没几个月康熙就去世了。

3、八爷胤禩。

1)电视剧:八爷是个深藏不漏的复仇者,并且在雍正的晚期试图恢复“八王议政”试图逼退雍正,扶皇三子弘时即位。

2)历史上:早在雍正三年,八爷和九爷已经被革职,而皇三子弘时也很早就被圈禁至死。

4、大太监的名字。

1)电视剧: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李德全,是作者虚构。

2)历史上: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苏培盛。

5、鄂尔泰。

1)电视剧:全剧未出现鄂尔泰。

2)历史上:鄂尔泰(1677—1745)是雍正皇帝的心腹之一,雍正朝的重要大臣。

6、官服上补子。

1)电视剧:廉亲王允禩,和那四个旗主王爷的官服的前后、两肩都用正龙,却又不是十三王爷身上那样的金龙。

2)历史上:按亲王补服规定应该前后正龙,两肩行龙。

7、吃饭的规矩。

1)电视剧:皇宫里,李卫陪雍正皇帝吃饭。李卫一边哭、一边从嘴里往出掉饭,一边还说劝慰皇上的话。

2)历史上:皇宫的规矩很严格,不会允许臣子在皇帝面前如此失态。

8、死鹰事件。

1)电视剧:康熙大寿,十四阿哥送给康熙的礼物被八阿哥胤禩调包成为死鹰。

2)历史上:历史上死鹰事件是八阿哥为给母亲扫墓,没有陪康熙巡查,所以送了两只海东青作为赔罪,没想到到了康熙手里成了死鹰。

9、隆科多。

1)电视剧:九门提督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侄儿,帮助雍正夺取皇位,最后跟随八爷党逼宫,后被软禁死亡不明。

2)历史上:隆科多是佟国维儿子,隆科多因为居功自傲,手下多次犯错被牵连调查,最后被雍正终身监禁,不久抑郁而亡。

10、邬思道。

1)电视剧:邬思道可以说是雍正在九子夺嫡胜出的最大功臣。每次都沉着冷静,指点江山,精准的寓言,帮助胤禛在一次次逆境中胜出,最后功成身退。

2)历史上:邬思道只不过是田文镜的一个幕僚而已。雍正登基的最大功臣是十三阿哥胤祥,左膀右臂隆科多和年羹尧。

扩展资料: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潜邸时的包衣奴才,算是世代家奴。后来因得到雍正器重,开始飞黄腾达。不过,真实历史上的年羹尧和李卫地位可比包衣奴才高很多。

年羹尧隶属于八旗汉军镶黄旗,是正儿八经的八旗旗人,而非包衣奴才。他的父亲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署理湖广总督,是赫赫有名的一方封疆大吏。

年羹尧比他父亲还牛,他21岁就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庶吉士(明清两朝高级预备干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这一年他才刚刚三十岁。值得一提的是,巡抚的级别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李卫的出身虽然比不上年羹尧那么显赫,但也不一般。他是江苏丰县一大户人家的子弟。在他30岁这一年,家里花银子给李卫捐了个员外郎的闲职。

不过,谁都没想到,李卫竟把这个“打酱油”的闲职干得风生水起,政绩突出。他也因此受到重用,相继担任了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要职。

说完了年羹尧和李卫后,下面再来说说《雍正王朝》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情节,那就是“八爷党”允禩、允禟等人联合几位铁帽子王,提出恢复“八王议政”,对雍正帝进行逼宫。后来,允禩等人的阴谋被挫败,参与逼宫的人也都遭到了雍正的清算。

不过,在真实历史上,压根就没有发生过联合逼宫这件事。允禩、允禟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时候就被雍正帝找借口削去爵位,囚禁于宗人府中,不久之后相继暴毙,死因不明。

《雍正王朝》中还有一处明显错误就是剧中雍正帝的三哥、诚亲王允祉一直扮演的是一位老好人。而事实上,允祉在康熙帝在世的时候,曾参加过皇位争夺,所以一直被雍正帝视为眼中钉。雍正登基后不久就将允祉赶去清东陵给康熙帝守陵去了。雍正八年(1730年),允祉被夺取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两年后郁郁而终。

《雍正王朝》中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秋闱”时机智地回答康熙帝的提问,从而赢得了康熙帝的喜爱。而真实历史上的弘历在康熙五十年才出生,怎么可能去参加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秋闱”。

步军统领隆科多在剧中是重臣佟国维的侄子,事实上隆科多是佟国维第三子。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帝小时候不是跟着自己生母乌雅氏长大的,而是由康熙帝的皇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抚养长大,而佟佳氏是隆科多的姐姐,所以雍正帝一直称呼隆科多舅舅。

此外,剧中在雍正帝生母乌雅氏的去世时间、雍正帝身边大太监李德全的身份问题上,都有一些明显错误。不过这些错误无伤大雅,如果不是太较真的话,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2

雍正王朝电视剧与历史不相符的十处:

一,在《雍正王朝》中:张廷玉称臣,隆科多称奴才。其实,雍正朝之前称呼随意,雍正朝之后满臣、武将称奴才,汉臣且又是文官的称臣。但在雍正朝,因为雍正不喜欢满洲贵族有特权,要求大臣们一律称“臣”。

二,老八进军机处。军机处设于雍正七年,老八死于雍正四年,他想进军机处,只能在里面供个牌位了,上面写着“阿其那之神位”。

三,睿亲王”参加朝议。四大旗主里面有个“睿亲王“永信,是铁帽子王爷。这个睿亲王的爵位传自多尔衮,是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然而多尔衮死后就被开棺戮尸,一直到弘历即位好多年后才平反,此时的“睿亲王”是没有资格参加朝议的。

四,四个王爷在关外独立领兵。清朝的王爷都得待在京城里,擅自出城是杀头的罪,独立领兵是不可能的。

五,没有魏东亭这个人。他的原型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对魏,东亭对他的号西阁,为接驾康熙花光了所有积蓄,暗示了曹家的命运。

六,乾隆是牛皮大王,宣传康熙因为看上他才传位雍正的,纯粹是他三分真七分假捏造出来的。《雍正王朝》也采信了这一牛皮,说康熙非常喜欢弘历,并把象征太子的如意赏他。当然,掰这个谎要很大篇幅,在此不赘述。

七,胤祥死于雍正八年。

八,历史上隆科多是坚定支持四阿哥胤禛,不像电视里一样投机,摇摆不定。

九,年妃死了,雍正才杀年羹尧。

十,剧中,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围猎,十岁以上的皇子皇孙都参加,康熙赏识弘历并赐玉如意。但事实,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关于弘历历史上,弘历第一次见到祖父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没几个月康熙就去世了。

扩展资料

其实雍正王朝电视剧中也参考了很多精彩历史,比如将雍正帝登基以后追缴国库的历史提前到他没有登基时的康熙晚期。还有雍正登基之初的科场舞弊案由李绂揭发,而真实历史中李绂的确在康熙末年处理过有关科场舞弊的案子。

雍正王朝可以说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参考个康熙与雍正时期的精彩历史,虽然有些不符合历史,但却更是精彩,也符合当下社会,其中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一直久经不衰,值得大家分析学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13

有以下十处不相符:

1、孙嘉淦之死。

1)电视剧:在雍正派他去西北慰问和辅助时,看不惯年羹尧嚣张跋扈,奢靡浪费,破口大骂,被年羹尧杀害。

2)历史上:孙嘉淦(1683-1753)活到了乾隆朝。

2、弘历的出场时间。

1)电视剧: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围猎,十岁以上的皇子皇孙都参加,康熙赏识弘历并赐玉如
意。

2)历史上: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弘历第一次见到祖父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没几个月康熙就去世了。

3、八爷胤禩。

1)电视剧:八爷是个深藏不漏的复仇者,并且在雍正的晚期试图恢复“八王议政”试图逼退雍正,扶皇三子弘时即位。

2)历史上:早在雍正三年,八爷和九爷已经被革职,而皇三子弘时也很早就被圈禁至死。

4、大太监的名字。

1)电视剧: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李德全,是作者虚构。

2)历史上: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苏培盛。

5、鄂尔泰。

1)电视剧:全剧未出现鄂尔泰。

2)历史上:鄂尔泰(1677—1745)是雍正皇帝的心腹之一,雍正朝的重要大臣。

6、官服上补子。

1)电视剧:廉亲王允禩,和那四个旗主王爷的官服的前后、两肩都用正龙,却又不是十三王爷身上那样的金龙。

2)历史上:按亲王补服规定应该前后正龙,两肩行龙。

7、吃饭的规矩。

1)电视剧:皇宫里,李卫陪雍正皇帝吃饭。李卫一边哭、一边从嘴里往出掉饭,一边还说劝慰皇上的话。

2)历史上:皇宫的规矩很严格,不会允许臣子在皇帝面前如此失态。

8、死鹰事件。

1)电视剧:康熙大寿,十四阿哥送给康熙的礼物被八阿哥胤禩调包成为死鹰。

2)历史上:历史上死鹰事件是八阿哥为给母亲扫墓,没有陪康熙巡查,所以送了两只海东青作为赔罪,没想到到了康熙手里成了死鹰。

9、隆科多。

1)电视剧:九门提督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侄儿,帮助雍正夺取皇位,最后跟随八爷党逼宫,后被软禁死亡不明。

2)历史上:隆科多是佟国维儿子,隆科多因为居功自傲,手下多次犯错被牵连调查,最后被雍正终身监禁,不久抑郁而亡。

10、邬思道。

1)电视剧:邬思道可以说是雍正在九子夺嫡胜出的最大功臣。每次都沉着冷静,指点江山,精准的寓言,帮助胤禛在一次次逆境中胜出,最后功成身退。

2)历史上:邬思道只不过是田文镜的一个幕僚而已。雍正登基的最大功臣是十三阿哥胤祥,左膀右臂隆科多和年羹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雍正王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8-22
太子一废的时候,据记载,一废是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但是在电视上他们在康熙四十七年冬还在废太子废的开心的很呢
第二,在他们在木兰围场的时候(大概是第九集)弘历在那里一张小嘴能呱呱的在讲呢,电视上说明的时间是康熙四十七年,但是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才生,不是有一些太超前了么?尤其是皇帝说的是这一次去木兰围场带的是十岁以上的阿哥和皇孙,而且上面还有弘时,历史上的弘时只比弘历大7岁,所以,他当时也只有4岁,这也太不符合了吧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史实性错误

电视剧《雍正王朝》由唐国强、焦晃、王绘春、王辉、杜雨露主演,胡玫执导,改
编自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在中央一套播出时创下央视收视的高峰,最高收视率
16

7%
,仅次于《大宅门》的
20

27%
。该剧包揽了该年所有电视剧奖项的大奖,成为
党政机关推荐收看的电视剧。

一、关于弘历

1
、历史上,弘历第一次见到祖父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没几个月康熙就去世了。
剧中,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围猎,十岁以上的皇子皇孙都参加,康熙赏识弘历并赐玉如
意。但事实,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

2
、剧中,在康熙把弘历带在身边之后,有一集里的弘历已经长到十几岁了,正在
陪康熙练剑。
可是到了康熙驾崩的时候,我们发现前往雍王府里送信的场景里的弘历还
是原来的小演员杨昊飞。

3
、第七集、第八集,就是康熙带上所有的阿哥和十岁以上皇孙去热河打猎,然后
一废太子。邬思道教弘时、弘历念书,说起热河行猎,突然就蹦出一句:“你皇爷爷和
你皇阿玛„„”可雍正还没继位呢,怎么“皇阿玛”都出来了?

4
、还有,邬思道给弘历讲“射鹿”的故事,误把曹丕、曹睿讲成了曹操、曹丕。

二、关于李卫

第二十九集,
李卫给皇上四爷盛饭,
可皇上连一碗饭都吃不完了,
结果李卫一边哭、
一边从嘴里往出掉饭,一边还说劝慰皇上的话。李卫跟皇上就是再亲近、再忘情,也不
至于到这个份儿上,皇宫的规矩在哪里,别忘了,古人不还有“食不语”的规矩。

李卫(
1687

1738
),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
臣。康熙年间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浙
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原为雍正帝家中仆人,后因其得到雍
正帝提拔,在雍正年间成为一代名臣。

三、关于孙嘉诚

孙嘉诚,也叫孙家淦。第三十三集,雍正命他随年羹尧到西北推行火耗归公,不料
年羹尧却把他杀了。可历史上,孙嘉诚可活到了乾隆年间。

孙嘉淦(
1683

1753
),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赐谥文定,山西兴县人,历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康乾之际的敢言直谏的名臣。家境贫寒,且耕且读,于康熙
五十二年中进士,
自此踏入仕途。
历任学政、盐务、河工等要差,官至工、
刑二部尚书,
协办大学士。

四、关于雍正皇帝生母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
1660

1723
),乌雅氏,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康熙十七年生皇
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晋封为德嫔,二十年晋德妃,雍正帝登基后德妃被尊为圣母皇太
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可在剧中,
雍正继位后的多年,她依然健在,一直活到了雍正处死年羹尧的那一年。

五、关于隆科多

佟国维是佟佳氏,隆科多也是佟佳氏,他其实是佟国维的儿子,但剧中却说成了是
他的侄子。隆科多,满洲镶黄旗人。佟国维三子,圣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弟,而孝懿仁
皇后佟佳氏正是雍正的养母。隆科多于康熙朝累官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掌握京师
警卫武力。清圣祖玄烨临终,王大臣受顾命者,惟他一人。他参预清世宗胤禛夺权。

世宗之立,外得力于年羹尧,内得力于隆科多。世宗即位,以拥戴殊勋,被任命为
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官至吏部尚书,加太保,备极宠任,呼为舅而不名。铨选官吏,
不经奏请,任意为之,号为“佟选”。随后,迅速被解除步军统领一职,以削弱其过分
庞大的权力。隆科多平素与川陕总督年羹尧交结甚厚。雍正三年(
1725
年),年败,隆
科多以党附年羹尧、徇庇查嗣庭获罪,削太保。四年,罢尚书,令料理阿尔泰等路边疆
事务。寻命勘议俄罗斯边界。五年六月,私钞玉牒事发,被罗织罪状,于畅春园外筑屋
三楹,永远禁锢。六年六月,卒于禁所。隆科多早在康熙中期就是一等侍卫,官至步军
统领;而剧中的隆科多却一直是个被故意压制的落魄儿。剧中,对于隆科多的死亡时间
也很不符。

六、关于胤禩

胤禩在康熙年间最高只当过贝勒,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在康熙驾崩后,由雍正加
封为和硕廉亲王,历史上雍正就是把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改名为“阿其那”,所以你
说的人心所向的老八不巧正是你讨厌的那个祸国殃民,觊觎大位的人。
弘时在雍正三年
被逐出宫廷,过继为允禩之子,雍正四年二月黜宗室,交与皇十二子爱新觉罗·允裪养
赡。
电视剧中的八爷是个深藏不漏的复仇者,
并且在雍正的晚期试图恢复
“八王议政”
试图逼退雍正,扶皇三子弘时即位。但历史事实是,早在雍正三年,八爷和九爷已经被
革职,而皇三子弘时也很早就被圈禁至死。

七、关于人物缺失和作者杜撰

人物是历史过程的灵魂,
人物的错位和缺失让这段历史归于荒谬。雍正的贴身太监
实为苏培盛,而剧中为李德全,是作者虚构。

全剧未出现鄂尔泰。
鄂尔泰

1677

1745

清满洲镶蓝旗人,
西林觉罗氏,
字毅庵。
康熙举人。任内务府员外郎。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皇帝的心腹。雍正三年(
1725

迁广西巡抚,次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在滇实行改土归流,在西南各族地区设置
州县,改土司为流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后任军机大臣。世宗死,受遗命与张廷
玉等同辅政,总理事务,加至太保,乾隆十年(
1745
)以病解职。

魏东亭、邬思道、乔引娣等为作者杜撰。仔细来看,电视剧中符合真正的历史的细
节不多。但雍正“为君难”那个感觉到位了,朝局的走向也把握的不错,大面上的朝局
朝政基本接近真实情况。

八、关于官服上补子的问题

第四十、四十一集的“逼宫”部分,比如廉亲王允禩,和那四个旗主王爷的官服,
按亲王补服规定应该前后正龙,两肩行龙。可是他们五个的前后、两肩都用正龙,却又
不是十三王爷身上那样的金龙。
如果都是正蟒的话又不符合他们的身份。还有雍正左右
两个儿子,应该都没封王,是贝勒等级,看他们的补子又不一样:老五弘昼只有前后两
块补,肯定是贝勒的前后正蟒补,可他穿的却是金色行龙,貌似根本没这种搭配。老三
弘时穿的也只有前后两块补,
应该也是贝勒前后正蟒,可是他胸前的补和廉亲王的居然
是一样的。

九、关于剧中的细节错误和剧情的处理

1
、第十二集,电视剧里有个情节是,佟国维一党失败后,十三爷和十四爷打了起
来,康熙赶过去,十四爷又顶撞了康熙,然后康熙拔刀想杀他,历史上说是老五拦住的
康熙,而电视剧为了体现雍正的孝悌,改成了是雍正握住了那把刀。复立太子后,十三
爷和十四爷在宫里打架那场,
士卫给康熙报信说的却是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打起来了”


2
、在康熙皇帝当众宣布推举胤禩做皇太子的公论不作数之后,皇十三子和皇十四
子在乾清门外开练,跪在地上的胤礽,穿的是被罢黜之前太子的服饰。而皇帝被儿子们
气昏过去之后,
阿哥们焦急等候诊断结果的画面,
胤礽又穿的跟兄弟们一样的王爷服饰,
他不可能赶着老爷子昏厥的时候去换衣服吧?

3
、雍正被铁帽子王逼宫以后,雍正数落群臣,群臣下跪。换个镜头群臣站起来了,
可当十三爷吐血的时候,群臣还是跪在那里。他们到底是一直跪着、一直站在,还是一
会跪着、一会站着?

4
、诺敏到山西上任的时候,衙门上的匾额“山西巡抚衙门”几个字居然是从左往
右写的。

5
、第三集,李德全带四爷和十三爷去见康熙,李德全说二位爷还没吃东西
,
所以奉
皇上旨意
,
先带二位御膳房吃东西去,可是御膳房不是做吃的东西的地方。

6
、剧中演员多次重复使用,典型的是扮演弘时的演员姜光宇。第一次是第六集中,
雍正追缴国库欠款,其中他扮演了一个大胡子官员。第二次是第二十集,康熙要把皇位
传给雍正的时候,雍正进去那个密室,一道道门慢慢打开,有个身着现代服饰的人,猫
腰往前走,替雍正开门。

8
、第四十二集,十三爷死后,乔引娣和秦顺儿在院子内烧纸,一阵风刮过来露出
了乔引娣脚下的旅游鞋还是什么鞋,反正特别怪。

9
、十三爷在圈禁中时老四去看他,然后十三让老四去找自己的“狐朋狗友”以备
不时之需,结果老四来了一句“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事。”我想,当时十三爷听了得多
难受啊,别说以他们的感情老四不会这么说,
就是他真是这么想得也不带这么直接吧?

10
、第二十九集,雍正皇帝打开柜门找穆香阿的密报钥匙时,他们的名字中意外出
现了简体汉字“丰”、“陈”等等。

11
、第四十集,雍正召旗主王爷进京,允禩在山海关驿站先与他们会面,这时他穿
的却是一个龙图案的贝子服,可他是亲王,不应该穿错衣服。

12
、第四十二集,弘时带着人去抄家,允禩家的管家二十几年了,还是那么年轻,
一点都没有变。还有,雍正共有四个儿子活下来,弘时、弘历、弘昼和弘曕,可已经改
名为“阿其那”允禩总说是三个,虽说弘曕在乾隆三年过继给了十七王爷允礼,可那是
后来的事。

13
、雍正七年始于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以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同
为军机大臣。八爷、隆科多从来就没有担任过。康熙死于畅春园,临死的唯一顾命大臣
是隆科多,没有张廷玉及其他。
雍正皇帝的死因是个历史之谜
.
雍正自从登上皇位后
,
就传闻不断
,
甚至他的死
,

显得扑朔迷离,雍正的死因一直被民间猜测、被学界研究。关于雍正皇帝的死因,史学
界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第一种:被吕四娘谋刺之说。第二种:被宫女缢死之说。第三
种说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谋毒死的。第四种:雍正皇帝患病之说。第五种:服丹药中
毒之说。
我个人是比较倾向雍正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大在加之身体原因又长期服食大量丹
药,最后导致其中毒而亡的这种说法的。无论雍正皇帝的死因为何,但确信无疑的是他
暴卒于圆明园,并非剧中最后一集显示的字幕“畅春园”。

十一、关于是否美化雍正皇帝

剧中,其实有一个致命的漏洞是:就是美化雍正,暴君成为贤君,极大扭曲了历史
真相。杀兄、屠弟、逼母、杀功臣,在这好像是无奈,其实清朝君主权力极大,军权又
好掌握,完全可以杯酒夺权,让他们养天年的,就算让他们执政也掀不起浪。当然雍正
虽然残暴,可是在全国大局上不怠慢,勤政反腐这点做的很好,不骄奢荒淫,这点就大
大不同杨广之类的暴君,又让人记起康熙的英明,受他影响的子孙了,其中雍正和乾隆
都深有体会,至于乾隆后期骄奢自大,那是后话了。

但为什么这部电视剧至今都影响很大,
还获过那么多的奖项,那是因为当好中国的
反腐高潮,而正好非常相像,顺民者昌。

十二、关于对雍正皇帝的评价

雍正皇帝是一个勤政务实,锐意改革的皇帝,正是他一系列的改革,使大清的康乾
盛世得以延续。他是一个讲规矩的皇帝,在位期间立了好多的规矩,比如他严格管束太
监,敬事房大总管为首领,太监不得高于四品。他还是一个爱戴眼镜的皇帝,雍正即位

45
岁、视力差,非常依赖眼镜,起居所至之处,如圆明园、大内都放有御用眼镜。
雍正还是一个重形象,
喜欢自我欣赏的皇帝。
如今台北故宫内还存有很多幅西方传教士
给雍正画的肖像,其中有一副,雍正戴着栗黄色的假发,别有风范。

无论是因为雍正的继位疑案还是死亡疑案,以及他在为时的所做让人种种的不理
解,
但他的在位并没有成为一个历史遗憾,
而是在康乾盛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是利大于弊的。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以及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被称为“三
大德政”。这位皇帝在短短的
13
年间完成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军机处的设立、奏折
制度的完善,有权上奏折者超过
1000
人。然而,大量的必须亲阅的奏折极大增加了皇
帝的工作量,导致雍正过劳死,享年仅
58

这全是我复制的,我没看过所以不知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6-11
你不知道的事,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