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题 六年级 急需

如题所述

六年级(下)科学检测题1
一、填空(每空3分,共36分)
1.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月球的幻想和向往,这个夙望终于在1969年7月,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而得以实现。我国随着_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载人登月计划正在积极的准备中。
2.月球是离地球_____________的星体。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都是______________。
3.月球在____________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4.庞大的太阳仅是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的____________中的一颗恒星。而类似的恒星集团,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________亿个,而相对于整个宇宙而言,这些河外星系也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5.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有_____________,避免垃圾污染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还可以用来发电等优点。但也有消耗了大量的___________,并有残余物留下,控制不好,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
6.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_________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__________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7.将食品废料、杂草、落叶等掺入__________,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___________。腐熟时间一般需要__________个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时间单位。 ( )
2.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的北极星特别亮所以很著名。 ( )
3.黑洞也是恒星消亡的遗留物,它的引力之大,即使是光也无法从中逃走。 ( )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既可以在上面修各种建筑,也可以种各种植物。 ( )
5.水在自然界不断地循环着,所以也就不存在淡水缺乏的问题。 ( )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是( )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说的。
A.原苏联 B.美国 C.中国
2.月球是一个( )的球体。
A.不发光 B.有些时候发光 C.看到的这面发光,另一面不发光
3.关于月面环形山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
A.火山爆发形成 B.流星、陨石撞击形成
4.下图的第( )种情况发生的是日食。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下列自然保护区中( )以保护大熊猫而闻名世界。
A.九寨沟 B.卧龙 C.长白山
4.在垃圾填埋模拟实验中:
石子和河沙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
清水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的是:_________
喷的水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在建垃圾处理场时还
应采取哪些措施?(20分)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卷2
一、填空(18分)
1.生物体是由(     )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3.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4.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 )、( )和( )等。
5. 月球是地球的( ),它是( )围绕着地球转。
6. 日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 ),月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 )。
7.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
8. 我们看月亮最圆的那天是农历( )。
二、判断(24分)
1.大熊星座的主要特征是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特征是北极星。( )
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 )
4. 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也能进行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
5. 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
6.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变成蓝紫色,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7.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铁钉上会附着铜物质(
8.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
9.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
10.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
11.从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
1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 )
三、选择题(24分)
1.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
A、千米 B、光年 C、米
2.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
A、 B、 C、

3.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 C、缩小了的倒像 D、缩小了的正像
4.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
A、糖 B、淀粉 C、甜蜜素
5.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圆变缺,再变圆
6.蝇眼是(  )。
A、单眼   A、复眼
7.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9.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 )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10.昆虫头上(   )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11.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有生命的行星是( )。
A、火星 B、木星 C、水星 D、地球 E、海王星
Ⅱ、科学探究
1.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排序。(5分)
(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将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2)画出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3分)

2、阳光小学六(2)班第二小组的同学在研究铁生锈的因素的实验,他们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三枚同样大小的铁钉,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每天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
水盘子 水变色 生锈 锈多了 锈更多了
菜油盘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1)以上实验方法是: (2分)
(2)铁生锈速度最快的是在 盘子,铁生锈速度最慢的是在 盘子。(2分)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4分)
3.请将下列物质分类
水 玻璃 白糖 木头 食盐 砖头 碱面 水晶 (4分)
晶体:
非晶体:
4.请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解释日食或者月食的形成原因。(选择其一)(8分)

5.请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利于环境保护或者能节省能源的做法。(三条以上)(6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6
8.通电的线圈(一)

1.像电铃、马达、听筒这样,利用 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由 和 两部分构成。

2.电磁铁是将 转化成 的装置。

3.说一说哪些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磁铁。

4.学校使用的电铃也是应用了电磁铁,你能简单说说它的工作原理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28
什么可以产生了气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