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总体水量约几升?

如题所述

水与营养素的对比 宇宙万物都有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百多种化学元素。人体也是如此。现已发现的有60多种,并已证实人体是由水、脂肪、蛋白质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即生物微量元素)等所组成。这些化学元素或物质在人体内均占一定比例,既不能过量,也不能缺少。以60千克(120斤)体重的成年人为例:1.水含量为36千克占体重60% ;2.脂肪为10.8千克占体重18% ;
3.蛋白质为9.6千克占体重16% ;
4.无机盐及生物微量元素为2.58千克 占体重4.3% ;
5.维生素A、B、B2、C、D、PP等为0.6千克 占体重1% ;
6.碳水化合物0.42千克占体重0.7% 。 一)、水在人体的比例: 现在医学已测定出:老年人含水量占体重的60%,成年人含水量占体重的70%,儿童含水量占体重的80%,而两个月以内的婴儿则为91%,受精卵高达90%,尤其包围住受精卵细胞的羊水100%是水分。人体不同器官的水分含量差别很大,如人的眼球含水量是99%、血液占85%、肺与心脏各占80%、脑中占75%、肌肉占76%、皮肤占72%、脾脏占75.8%,胃肠的 占74.5%,肝脏占68.3%,肾脏占68%、骨骼占22%,可以说人是一个水的生命体。(二)、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人体而言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人体在整个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水参与人体内所有生理、生化过程,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介质水中进行,水是一切物质的最佳溶剂,在人体内,水也是一切物质交换的媒介。在饮食时,咀嚼食物要唾液,消化食物需要的胃液、肠液、胰液、胆液等消化液,绝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水对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质。没有水,这些生理活动便无法进行,养料不能被吸收;食物不能消化;血液不能流动;体温不能恒定;废物不能排泄;氧气不能运到所需部位;养料和激素也不能到达它的作用部位;新陈代谢将停止;人将死亡。
人体每天饮水量约2500至6000毫升的水,亦即常人每天消耗2500至6000毫升的水,睡前用餐多喝水帮助消化。每日出入水量受气候,劳动和生活习惯等影响波动较大,但人体内水的动态平衡必须保持,否则将引起疾病。现在医学已测定出成人的每日水出入量:成人每日通过饮水、食物进入人体内水量约2200毫升,糖、脂肪、蛋白质氧化产生水约300毫升,每日人体内水量总计约2500毫升。每人每日排出的水量为:2500至6000毫升,其中:从呼吸蒸发的量约400至1500毫升,若天气干燥时会更多;流汗的蒸发量约500至 1000毫升,若辛勤攀岩过程会有每小时1000至2000毫升的流汗量,等于背负40斤的背包行走的流汗量;尿液排出约1500至3000毫升;粪便排出约100至500毫升;腹泻则会有25000毫升水分的惊人流失,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
若水补充不足会有轻微的头痛与开始疲倦,若未能补充到1500毫升的水会降低22%的耐力与降低22%的氧气摄取量(从心肺功能测试),若再低于3000至4000毫升的水,您的耐力至少低50%而氧的摄取量降低25%此时尿液是深黄色,此时最好选择扎营,因为人以脱水状态出现时,病情是失去判断能力、脾气急燥、脉搏速度加快、筋疲力竭,人体内的含水量太低会破坏肾脏功能。
水是人体生死攸关的根本,其生理功能具体表现在:
1、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 ---- 水的溶解力甚强,并有较大的电解力,可使人体内的水溶物质以溶解状态和电解质离子状态存在;又由于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加速协助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2、水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人体的每个细胞及其基本单元均有水分,人体的各种腺体分泌物均为液体。如果体内缺水,则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消化受到影响,食欲下降,血流减缓,体内废物积累,代谢活动降低,导致体力衰竭致病并加重病情。
3、水保持着人体一定的血溶量 ---- 水能输送血液。人体的血液中含水量占80%以上,如大量失水,则使血溶量减少,而产生低血压,从而影响人体的各种器官,特别是心、脑、肾的体能活动,故血溶量与水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4、水对调节人体体温起重要作用 ---- 水的比热值高,每克水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就需要10千卡热值,由于人体含有大量的水,吸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使体温不至显著升高:其次水的蒸发数值大,每毫克水的蒸发热约为579.5千卡(37摄氏度),故人体只要蒸发少量的水,即可散发大量的热,以维持人体一定的体温,如外界环境温度高,体热可随水分经皮肤蒸发散热,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温度, 流汗的目地是调节体温维持身体恒温。 5、水对人体关节肌肉和体腔起着重要的润滑作用 ---- 人体如果缺水,对消化吸收、血液循环、关节活动、体温调节、体腔器官功能、废物代谢等,都会受到影响,故水对人体的各种器官、关节、肌肉、组织都能起到缓冲、润滑、保护之作用。呼吸是维持肺部的湿润。6、水是医药、医疗的三大法宝之一 ---- 医药上的输液、输血、输氧被称为三大法宝。尤其对高热、腹泻、脱水的病人,常用静脉输液,输入生理盐水及必需的药物,由静脉血管可迅速通往整个身体,一般疾病多由各种病原入侵导致,服用药物消灭病原以后,则需排除病原,代谢废物及多余药物。故需大量饮水,以便产生大量汗液和尿液,将死亡的病原、代谢废物和多余的药物排除体外。,水亦是保持皮肤光滑、湿润、有弹性的基础。补充水分在医学临床实践上有明显的功效,如安定神经、解决便秘、治疗感冒,预防膀胱炎,肾结石和尿道结石,消除运动后的疲劳等都离不开水的作用。
“饮食”包含了两重意思,一为饮,二为食。明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水列为各篇之首,明确指出:“水是百药之王,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水疗”。可见他对水的“保健”、“疗效”的作用的重视。而现代人逐渐忽略和淡忘了水本身应具有的保健疗效作用;只注意了水的纯净而忽略了水的生理作用;水的纯净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的两个方面。水的纯净主要针对水污染而言,健康水主要针对人体健康来讲,纯净水不等于健康水,我们希望饮水应做到纯净与健康的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6
成年人体内水占体重65%左右,也就是说人体体重的2/3是水。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其含水量占体重的比例也因年龄、性别及胖瘦程度而不同。一般瘦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体重的70%,肥胖人员只占50%左右;男子含水量比女子多5%(女子体内脂肪较多)。并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含水量将逐渐减少:三天胎儿的含水率为97%,3个月时为9l%,8个月时为81%,新生婴儿为80%,一岁时将与成人的相接近。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一70%,老年人则不到60%。
第2个回答  2013-12-16
人体中有60-80%为水,成年人约在70%。以身体内水份的含量计算, 最多的是脑脊髓,约占百分之九十九;其次为淋巴腺,约占百分之九十四;血液中的水份约占百分之八十三;肌肉中的水份约占百分之七十七;骨骼虽然坚硬,也含有百分之二十的水。以上是指成年人的身体,婴孩平均约占全身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第3个回答  2013-12-18
是百分之六十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2-16
人体约有70%是由水组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