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在孩子去幼儿园前就教古诗了,这样做对宝宝好吗?

如题所述

有一次送孩子上课,做在公交车上,听到旁边的两位妈妈的对话。讨论是关于育儿的,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两位妈妈聊到孩子背诗词的问题。一位妈妈很骄傲的说,她的孩子现在会背诵很多古诗词;

另一位妈妈却皱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学龄前没必要让孩子背诗词,会让孩子变笨的!孩子不认识字,还不懂诗词的意思……”

这位妈妈反驳道:“你这种说法都是从网上看到的吧?不要相信这些缺乏科学性的说法。我小时候也会背诵很多古诗词,我的兄弟,我的父亲!我爸是本科,我是硕士,我哥是博士!……”

另一位妈妈有些尴尬,不再说话。

那她们的对话也是引起我的好奇;

▷学龄前孩子背古诗词,到底会不会变笨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想起了那些从小背诵诗词的名人:

钱学森,3岁就能背无数的古诗词,经常朗诵郭沫若的诗在6岁时能读《论语》……最近,因为朗读者而人气爆棚的董卿,在她很小时也能背诵许多诗,被誉为“气质如兰;和从小喜欢诗歌,因为诗歌和流行吴一舒的小女孩,所以我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最大的感觉是从小多背诵古诗词得到的是智慧,而不是“愚蠢”。

由此我认为“学龄前背诵诗词会变笨”的言论大概可以被推翻了。

即使孩子不认字、不懂诗,背诗词也能促进大脑发育;

正如音乐对大脑刺激那样,韵律也能促进大脑发育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大脑在年轻时是可塑的,儿童经常学习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技能,从而促进大脑相关神经元的连接。因为诗歌有很好的语言节奏,朗朗上口,能引起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和青睐。不难想象,当一个孩子听到“漫长的夏天的凉风”时,清凉的蓝色荷花”和“动感夏日绿河,荷兰香在微风中摇摆”,孩子会对前面更具韵律的句子更在意。

▷除此之外,学龄前孩子背诵诗词,还带来其他两种好处

1、背诵诗词,能训练记忆力

与其他语言相比,诗歌容易传播,诗歌容易记忆。为什么?大脑的记忆,诗歌的记忆,比无意义的零散语言更能记住。一方面,诗词在被背诵时,因为韵律而容易被大脑记住;另一方面,当孩子回忆时,韵律又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想起来。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孩子朗诵一首诗,比如孩子在背诵《登鹳雀楼》,当他念到了“白日”,很容易回忆起“依山尽”,这是节奏的记忆效果。

2、诗词跟音乐一样,能安抚孩子情绪

当一个小婴儿在婴儿床上啼哭,如果母亲轻轻地在他旁边唱一首欢快的童谣或歌曲,孩子很可能会安静下来,因为歌声带悦耳的韵律感。同样地,跟音乐相似的诗词,其和谐性的语言特质也同样带有韵律感,遇上愉悦情绪的诗词,它还有助于舒缓婴儿的易怒情绪。当然,一首具有其他情感特质的诗,它也给孩子带来了其他的情感。因此,诗歌的背后可以收获音乐美。

温馨提示:别把背诗词当成“学语文”

当父母让孩子背诵诗歌时,如果他们与“学习语言”联系在一起的话,不可避免的是功利性的,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如果强迫的话,它会扼杀诗歌带给孩子的美好感受。不要太功利,不要强迫孩子成为诗歌的孩子。甚至是孩子们喜欢吃的蛋炒饭,一旦被强迫不愉快,甚至是儿童玩的玩具机器人,一旦被强制一定要玩时,就会被孩子避之不及。

当孩子爱背时就多背几首,当孩子不想再背诵时,父母也不要强迫,只要保留孩子对诗词的美好印象,什么时候再继续也没问题。倘若孩子因为学习诗词后,对诗产生美感和兴趣,那便是美好的收获,孩子再也不用父母提醒,自己也会背诵。

诗词是艺术的语言,能在孩子大脑种下美,滋养智力。请你也把这份美,送给自己孩子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我觉得也挺好的,因为通常妈妈在教孩子唐诗的时候,都会为她们朗读,宝宝觉得这些韵律听起来特别有趣,或者有些妈妈会念出古诗的前五六个字,让孩子接后面的字,这样孩子就不会逆反,会觉得妈妈在和自己做游戏,还非常有兴致。
第2个回答  2020-12-13
还是比较好的,可以让宝宝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宝宝学会一定的知识。
第3个回答  2020-12-14
不好,孩子过小应首先培养小孩的兴趣,不应该过于早的进行教学,防止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