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西村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7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享有盛誉的华夏第一村,全村人口超过3万,曾被美国媒体誉为中国的“新加坡”。2004年,该村人均工资收入达到12.26万元,是当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的13倍,农民收入的41倍。全村户均存款至少100万,每户至少拥有一辆私家车。2005年,集体总收入超过300亿。原庄主吴仁宝,现任庄主吴协恩。
自1961年建村以来,华西人在吴仁宝老书记的领导下,秉持“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华西荣获多项荣誉,包括“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等,并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金塔是村庄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华西村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今,村民家家拥有300至600平方米的别墅,资产在1000万至1亿之间,至少拥有1至3辆小汽车。2005年,华西村的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全村还拥有塔群、隧道、龙西湖等80多个旅游景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
华西村富裕后,坚持“三不忘”原则(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2001年以来,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共同发展。如今,一个大华西已形成,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未来五年内,华西村计划搬迁村民2700户,建设“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以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华西村的故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一个缩影。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已告别饥寒,日益走上小康之路。一些地区,如华西村,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这类明星村的共同特征是,都有一个愿意帮助群众集体致富、团结有效率的党支部和村委会,都有一个目光长远且有威望的领头人,都抛弃了单一的农业经营,有一个或几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龙头产业。
为了深入了解华西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我参加了北京大学研究生赴华西村学习考察团,对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了解。华西村党支部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村里保持着"一套班子、几块牌子"的组织结构,下属"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负责具体策划实施。华西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设施多是在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陆续建造的,包括华西之路农民公园、万米长廊、华西金塔等。这些设施不仅展示了华西村的创业历程,还兼具教育与实用的功能。
华西村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迁,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