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改革高校篮球教学模式

如题所述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任务最繁重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通常只会注重主要科目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科目的锻炼。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实施后,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对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篮球教学属于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篮球教学质量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篮球教学的现状,总结出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篮球教学是高中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开始注重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努力将篮球教育有效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
宁夏育才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比较偏远的山区,他们往往只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却缺乏对篮球运动的接触和了解,在自身篮球运动素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另外,多数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存在着教学意识和方法上的错误,使得高中篮球教学质量低下。
1.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达标
学生的体能是篮球运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相比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生活水平较低,在营养摄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身体素质普遍低下,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加上高中学习的紧张性,许多学生疏于日常锻炼,导致其身体素质达不到篮球运动的标准。
另外,同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高中时期的学生更倾向于备战考试、埋头苦学,与各种各样的试题打交道,时刻处于高强度的学习中,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身缺乏信心,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达标,影响到了篮球运动能力的发挥。
2.教学模式传统
现阶段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通常采取比较传统的、低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先是体育教师进行示范性动作的展示和讲解,然后教导学生进行标准动作的模仿,体育教师在旁边进行动作纠正,当学生掌握规范动作后就进行自主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但由于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会使学生逐渐丧失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使篮球教学的长期教学效果收到影响。
3.教学目标单一
现阶段的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注重学生对基本篮球技巧的掌握,而没有过多地关注对学生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常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巧后,体育教师便进行“放羊式”的管理,放松了对学生的约束,使部分学生抱着应付公事的心态进行练习,导致篮球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使得多数学生不能真正地从篮球学习中获得收益,从而忽视了篮球学习,甚至对篮球学习产生厌恶感。
二、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措施
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通过改善学生综合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质量。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影响篮球教学的根本原因,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了解,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强度适宜的训练计划。例如,每节体育课上先让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热身运动,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多举办一些体育比赛活动,在比赛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心情放松下来,从而改善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不同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应当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篮球根基的不同,制定分层的教学模式,对基础较强的学生进行高技巧方面的训练,加强他们的远距离投篮能力、篮下得分能力等;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着重训练他们的运传球能力、近距离投篮能力等,使不同学生的篮球水平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改变教学理念,树立全面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高中阶段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自主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重视学生的自主地位,通过篮球游戏、篮球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篮球学习中,在趣味性浓厚的学习环境里教会学生篮球技巧,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4.使用正确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每个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是不同的,如果使用单一的评价方法去评价所有学生,就会使许多基础较弱的学生感到沮丧,因此,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初步评价,然后对基础差不多的学生进行分组篮球比赛,通过小组成绩进行再次评价,最终计算出综合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兼顾了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评价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篮球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