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看不起大专生,甚至说专科生不能算大学生?

如题所述

这是因为最近几年高考录取人数不断的扩招,很多上不了本科的学生上了本科,很多专科的学生,都能够上专科,导致专科学校的综合素质一直下降。

而且现在的专科学院很多,也存在这很多野鸡大学,专科学校已经不像二十年前那些重于专业技能的学校了,现在的专科学校也开设了很多学科,工、理、文多方向发展的学校,有些医科高等专科学校竟然也开设了法学、会计学等等的热门专业。

所以,现在专科学校都是已招生为主,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专科学校的学习氛围也是很差,上课睡觉、玩手机,到最后直接旷课,考试作弊成风,专科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逐年下降。

还有因为社会的发展,很多人的观念也在改变,总是认为高中毕业不管什么学校,都可以叫做大学生,即使高中毕业上了技校,也可以称为大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7

产生这种观念,主要是因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设置问题。

随着大学精英教育逐步变成大众教育,我们不可否认,有很多本不是读书料的学生也不得不读大学。而且看准市场走向之后,很多民办大学或专科学校,也开始大力招生。于是,就有了不尴不尬的三本生和大专生。

其实,按照西方的教育体系,大专生就是职业教育,未来是做蓝领工人。在他们的国情下,蓝领工人不仅可以得到尊重,收入都可能远超白领阶层。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人,也往往是出于对某个工作的兴趣,在学校学习了专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干得开心。

反观中国,自古就有“万事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断。于是不管是不是读书的料,都拼命的挤上高考这条独木桥。最后能进入名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不得不为了得到一个没有含金量的文凭而浪费四年的光阴。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每次看到课堂上那些完全没心思学习的学生就觉得很可惜。因为他们的前途很有可能就被教育体制给耽误了啊!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赞成孔老夫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对于本身有天赋,肯努力钻研学问的学生,为他们打通名校的学术通道,保证高精尖岗位的人才输送。对于大多数资质一般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不仅可以在社会上谋生,也能做到人尽其用。

其实现在中国的服务市场需求量极高,比如月嫂,家政等,甚至连美容美发,工程建造也需要大批的人才。目前我国也越来越感觉到了教育与市场的脱节,现在中考高考都有职业化的倾向。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我们不可能都从事高大上的职业,接地气的岗位也是很好的选择。专科教育往职业化倾斜,才能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地位。

From 夏子老师,一个接地气的知识分子。 微信公众号:夏子英文课

第2个回答  2018-01-25

我觉得很多人看不起大专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大专生的入学成绩确实不高。

就拿我们安徽省来说吧,750分的高考试卷,只要你能考到两百分,就可以去读大专,而且大专甚至可以不通过高考,在没高考前放弃高考参加提前批,就可以直接被录取。所以想要读大专,确实不需要多么高的分数,在中国的教育中高分是检验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所以当你只能考两百多分,自然会被大家看不起。

其次是很多人对于大专的就业前景并不熟知。

很多人都觉得大专读了没用,毕业之后就是出来打工,在社会上漂泊。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比如合肥的新华专修学校就是一个专门培训电脑人才的大专,虽然它只是一个大专,但是出来之后也依然很好找工作,甚至学得好的年薪百万都不成问题。可是很多人都并不了解大专的就业前途就会十分无知的贬低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