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宁愿死刑也不愿意被充军或流放?

如题所述

明朝嘉靖年间,有御史周时亮、胡宗宪感于充军之苦,分别请求嘉靖皇帝同意用银两赎减充军的刑罚,但却被朱厚熜一句“岂可预设此例,以待犯罪之人”,冷冷的挡了回去。等到万历二年的时候,给事中严中和进言,请求皇帝将永远充军免去,但万历皇帝“皆不准”,一直到最后,才下令已经绝户的充军人犯,可以不必再抓捕其乡人来填充。本来作为流放补充刑法的充军是次于死刑的惩罚,可结果却成了祸及家人的恶事,而且充军之人前往卫所的衣装、资费全部由家人负责,甚至在明朝亡国之后,清朝统计户籍的时候,这些永远充军的后代依然存在,“刑惨莫过于此者”。  

到了清代之后流放与充军也渐渐融合为一体,而且由于西北和辽东的统一,清代流放与发配的地点也变得更多了,但也正是因为地点多,所以管理制度也很混乱。乾隆八年,刑部编辑了“三流道里表”用以按照里数和地点安排流放去向,到乾隆三十八年,兵部又为充军编辑了“五军道里表”,“凡发配者,视表所列”,所去地域也变成了尚阳堡、宁古塔、齐齐哈尔、黑龙江、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而为了区别明朝,清代也将充军流放的罪责只限于罪犯自身,不再祸及家人、邻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3

在中国古代正式的刑罚分为五等,依次递增为“笞、杖、徒、流、死”,仅次于死刑的就是流放,如果按照常理来说流放与死刑相比简直是天大的恩典,但是流放和它的辅助刑罚充军在古人的眼中比杀头还要恐怖。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

​流放就是将犯罪之人从故土放逐到偏远荒蛮之地,在医疗条件与交通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前往烟瘴疠气之地无异于死路一条。况且在安土重迁的中国古代,能够死后埋在乡土是所有人的夙愿,但流放之后毫无疑问就将这条维系着宗族、姓氏、血脉的道路断绝了。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就可以看出韩愈深深地绝望,但别忘了韩愈是以官身贬谪到潮州的,情况与平民相比已经是大为改观了。

在清代以前,历代流放犯人的所在多在西南部,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夜郎西”,还有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所在儋州(今海南)都是有名的流放之地。但到了明朝之后,流放的地位逐渐被不在五刑之列的充军所渐渐代替,原因就是明代初立之时边疆不稳,内部州县又因为战争导致行政区域不断改划,而这样混乱的管理也使得作奸犯科之事不断滋生,所以朱元璋决定在明朝实行严厉的充军制度。

第2个回答  2018-03-23

死是一种结果,而流放则是经过一段生不如死的过程,再去得到大概率死这种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流放不是简简单单的让你迁往另一个地方,而是类似于押送的一种形式,路上的生活是十分苦逼的。半路上经常会遇到瘴气,毒蛇,猛兽,往往犯人还没有到流放地点,就死在半路上了。流放的目的地也大部分是湖北省西北部,位于十堰市南部、南临神农架林区,还有丰州、伊犁、岭南地区,以及东北宁古塔这些在古代尚没有开发的地区,就算你侥幸的到达了目的地,当地由于尚未开发的原因,生活也是异常的艰难。

 

举个例子,宋代的词人苏轼就曾经被流放到了海南,那个时候的海南可不是现在这个环境优美,适合旅游的海南。苏轼初到海南的时候,当地都是黎人,语言不同,水土不服。这还是一个方面,苏轼被流放就意味着他失宠,虽然皇帝放过了他,但是他的政敌没有放过他,连个驿站都不给他住。其当时的处境可以算得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好在当地虽然只有一些土著居民,但是普遍的心地善良,还为他修建了茅庐,时常接济他。苏轼也很看得开,每天结朋待友,生活还算可以。

 

当然苏大词人是流放到那边做官去了,所以他去的路上可能还行。古时候的交通不便,有个马车就很不错了,但仍然有很多人受不了路途的颠簸,舟车劳顿,最后死在了路上。更别说步行了。侥幸能到的也适应不了环境,呆的时间越长,死的几率就越高。这是心态和劳苦的环境所导致的。

第3个回答  2017-11-22
流放,不是死快就是生不如死。是暴政对民众的一种震慑。斯达林惯用的。
第4个回答  2017-11-22
大明。你被永远流放。你们一家子就完了。。世世代代就是这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