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出现历史上的多个首次,这些首次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人口普查出现历史上的多个首次,这些首次包括调查方式的首次,普查内容的首次,填报方式的首次等等各种不同的首次。202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将会在2021年的5月11日公布,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包括文化程度和职业等等普查项目,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而且这次的普查方式还是普查对象自主填报。那么在人口普查史上都出现了哪些首次呢?

一、首次采用全面科学的方法进行人口普查。

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当时全国大陆的总人口大约为5.82亿。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候采用的是常住人口登记的方法,让互助自主到登记站进行登记。这次的人口普查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展开的人口普查工作。

二、首次加入文化和职业普查。

第二次的人口普查发生在1964年,当时全国大陆的总人口已经到了6.95亿,这次的人口普查,首次想文化程度和职业纳入到了普查的项目之中去。这也是为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后的每次调查都在这些普查的基础上进行。

三、多次人口普查中的首次。

第三次人口普查是在1982年,首次使用了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还发型了人口普查纪念邮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调查项目拓展到了21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首次使用广电录入技术,采用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采用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进行登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1

一、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5.82亿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

二、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人口为6.95亿人。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0.08亿人。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年6月30日,首次发行了人口普查纪念邮票 。

四、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1.34亿人。为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确定人口社会问题提供了翔实数据。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了21项,汇总资料丰富。

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2.65亿人。普查标准时点调整为11月1日零时。不仅是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用光电直接扫描报表,把图像转换成数据进而形成数据库)并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也是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 。

六、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国务院于2010年5月2日颁布《全国人口普查条例》,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七、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此次人口普查首次采用了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由住户自主填报普查短表。

第2个回答  2021-05-11
1953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同年6月30日首次发行了人口普查纪念邮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是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也是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首次采用了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
第3个回答  2021-05-11
第一次人口普查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第二次人口普查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第三次人口普查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第五次人口普查首次使用广电录入技术。第六次人口普查首次将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采用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
第4个回答  2021-05-11
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采集身份证号码,全面采用电子化登记,普查将倡导普查对象通过智能终端和微信小程序联网进行自主填报,为普查对象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