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朝时间为何那么早?大臣们上完朝都在哪里办公?

如题所述

古代上朝的方式和现在相似,都是早上起来晚上回去,但是具体的时间却要比现在的朝九晚五提前很多,这也是因为古代的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偏早。而在《诗经》当中有这么一首诗“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这其中的朝其实值得就是朝会,这也说明在很早的时候古人们就有了上朝的传统,而时间则是在鸡鸣的时候起床,赶去上班。

在古代传统的行政体制当中,古代的官员可以分为两个分类,一个是中心一个是地方,而在中心当差的官员,凡是在一定的品秩以上,或者是职务有要求的,都需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会议,也就是后来人所理解的朝会。所以并不是全部的官员都要上朝,而是在一定的品级规定下,以及居住在京城的官员才有需要上朝。

而古代的官员上班的第一个程序就上朝,但是朝会也有区分,一个是大朝,一个是常朝。常朝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也能知道就是经常性的意思,成为习惯的意思。这是出自于南朝时期,梁武帝认为凡是朝中要务都要在朝会上和大家一起讨论,所以百官要天天上朝。所以不是居住在京城的官员又怎么可能做到天天上朝呢?

而且上朝的规矩也有很多,比如说只有一二品的大元,年纪还要大,这些官员能够破例骑马或者是坐轿子,其他人都要选择步行。但是因为不能带随从一起,所以说还要自己来提着灯照明。但是这就存在了一定的危险系数,比如在清朝的时候便发生了下雨时官员赶着上朝,结果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的情况。

那么官员在开完了朝会之后,要到哪里去办公呢?

像是皇帝在下朝之后一般就是看奏折,而参加朝会的一般都是各个部门的大佬人物,所以在下朝之后就要去自己的部门上班,并且将朝会上的任务下达下去,按部就班的去做。而行政类的官员则是要去给自己的部下宣读文件,或者是参与工作。

而以清朝为距离的话,则是在紫禁城之中办公,分为文武两个部门。像是文官一般都是在东边,有着礼部、吏部、工部、户部、宗人府、钦天鉴等等。西边则是五军都府、刑部、督查院以及大理寺等等,所以每一个官员都有着自己上班的地点,而在下朝会后就要回到办公地点上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30

而古代官员为了能够赶上上朝的时间起的也是非常早。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许多的朝代,而这这些朝代中又有着不计其数的官员,其实在古代的这些官员和现在的一些上班族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古代的官员都是从政的。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是有规定上下班时间的。

而对于古代的官员同样是有着上朝时间,而且在不同的朝代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但时间都是比较早的。而在这些官员退朝之后,大部分都是回到自己的府上处理事务,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会留在皇宫中。

简介

在唐朝的时候,一天中上朝的时间是很早的,一般都是在早上的五点钟左右。而古代官员为了能够赶上上朝的时间起的也是非常早,如果是距离皇宫比较近的官员,那么就可以起床晚一点,但是如果距离比较远的官员,那么就要早早的起床准备了,而且一般都是在凌晨两、三点钟就会起床做上朝的准备。

虽然这些官员起床很早,但是他们睡得也是很早的,因为在古代是没有电的,一般在天黑之后,古人就会睡了。而一般天黑的时间是晚上七点左右,就算是凌晨两点起床,那也睡了七个小时,所以睡对于古人来说睡眠时间是很充足的。



第2个回答  2022-05-06
好像古代上朝的时间一般是凌晨5点,也可能迟一些,毕竟古代没有电灯,如果是秋冬季节,早上5点钟还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到,皇帝老儿开什么会啊,当然,就算是5点开会,古代的官员可不像现在有小车,大多数文官也不怎么会骑马,坐人抬的轿子有多慢大伙都知道的,所以一般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听起来就够辛苦了,古代的公务员也不好做对吧),但是别忘了古代没电,晚上没什么娱乐,大多数朝代还有“宵禁”的规定(晚上所有人老实呆在家里不准出来溜达),所以一般人晚上七点就上床睡了,就算3点起来也睡了七八个小时,而且有资格参加早朝的都是不小的官,早朝完后,就不一定要到单位去上班,再回家睡个“回笼觉”也是可以的。

还好上朝这种事也不是天天有,毕竟皇帝老儿也是人,天天一大早起来开会,他也不想。一般隔上几天一次早朝,懒一点的皇帝不就知道了,甚至从来不上朝的皇帝也是有的。
第3个回答  2022-05-06
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大家都很懒。所以才会这么的早。他们一般都是在金銮殿办公。这个宫殿也是皇帝和大臣商讨军事的地方。
第4个回答  2022-05-06
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汇报工作,每个大臣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会在自己的工作单位进行办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