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6日,央媒评陕西西安一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被冲走后失联:守护老百姓“脚底下安全”,封堵住窨井“吃人的嘴”,必须及时排除井盖安全隐患。

安全无小事,因为它和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了安全,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尤其是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因此,作为父母,需要从各方面教一些安全知识给孩子,来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


预防溺水

去年夏天,我和朋友带着各自的孩子来到游泳馆的浅水区,并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游泳技能。旁边一个小朋友玩着玩着,便不想戴着游泳圈了。只见他摘下了游泳圈,结果突然腿抽筋,在水中不停挣扎。孩子爸爸一把将他抱上岸,之后他再也不敢淘气了。于是,我趁机对孩子说: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让口鼻浮出水面,大声呼救;头部后仰用脚不停的踢水;尽可能的抓住身边的漂浮物等。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教育孩子平时一定要小心,不要去水池水塘等地方玩耍,要在大人陪同下到正规游泳池游泳,教给孩子防溺水安全知识,培养防溺水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

我孩子学校对面有不少士多店。我跟孩子说过一个事情,一个学生放学的时候肚子饿了,就纠缠他爸爸在一个士多店买烤串给他吃。爸爸拧不过学生就买了。结果这个学生吃完后不久就说肚子疼,然后还没回家就直接去医院了。医生说是因为吃了不卫生的食物。

小摊贩的烧烤有食品添加剂,甚至是化学物品,利嘴不利肚,吃多了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作为家长要通过学生生活的环境情况和饮食问题,教育孩子不乱买不乱吃外面不卫生的食物,培养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以免诱发疾病。


交通安全

每个周六我都会骑车带孩子去广场踢足球。在经过红绿灯路口的时候,对面的红灯亮起,我问孩子:“我们现在可以过马路吗?”“爸爸,当然不可以”“为什么呢?”“红灯停,绿灯行,要绿灯亮了才可以过”“你说对了”。当挑起交通安全话题后,我会趁机跟孩子多说一些怎么在上下学途中注意交通安全的规则问题。比如:走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没有斑马线可以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不能在马路上玩耍;确认没有机动车再过;不要和同学并排走过马路等等。

孩子上下学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潜在的危险,但是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生命。所以,作为家长,要教给孩子交通规则知识,牢记交通规则,培养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才可以保证孩子出行的安全。


安全还有校园安全、应急事件、预防近视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我相信,只要我们父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实情况,不断的把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安全观念、安全措施等内容教给孩子,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以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学到自我保护的方法,就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2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向你寻求帮助和建议。
2.教授基本安全知识。教授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规则、火灾逃生、自然灾害等,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3.监督孩子的活动。监督孩子的活动,包括上网、出门玩耍等。让孩子知道哪些活动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
4.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定期与孩子进行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演习等,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危险情况。
5.建立安全规则。建立一些家庭安全规则,如晚上锁门、不接受陌生人电话等。让孩子知道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必须遵守。
6.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心态,能够更好地应对危险和困难。
第2个回答  2023-03-04
孩子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演练安全应对方案:与孩子讨论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并演练应对方案,例如火灾、地震、溺水、失踪等。这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父母认真听取。如果孩子感觉不安全,他们应该知道他们可以向父母或其他值得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着重强调互联网安全:现在孩子们经常使用互联网,但是父母需要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和暴露个人信息。

常规家庭安全检查:父母需要定期检查家中的安全设备,例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窗户锁等是否正常工作,以确保家中的安全。

与孩子讨论安全规则:父母应该与孩子讨论安全规则,例如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不要随意外出、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例如尖叫、大声呼救、跑路等。

总之,父母需要不断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并与他们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让孩子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3个回答  2022-11-05
1.耐心向孩子讲解必要的安全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 ,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 一些安全常 识 ,对孩子不能接触的危险进行进 一步的解释说明 ,让孩 子认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性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用过早的培养,其实,0~6岁是培养孩子安全意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特别容易出现人身危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进行复杂的抽象思考,动作也跟不上思维。所以给孩子传递安全知识时,最好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这是帮助他学习的重要原则。
2.看安全录像。在新闻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关于儿童安全的视频。我们可以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好的,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坏的。防之心不可无,害之心不可无。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情况下,努力保护自己才是王道。通过观看安全教育的视频,让孩子知道如果没有安全意识,后果会很严重。作为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安全问题的培训,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在孩子独处时有效保护自己。
3.父母在生活中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因为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有的孩子甚至会跟风,不好的东西学的最快。家长可以用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用一些亲子游戏模拟真实场景与孩子互动,教孩子发生意外时该怎么做,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安全技能。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可以通过平时的交流培养孩子。可以利用日常生活训练,或者抓住机会,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孩子分享一些故事,不断教育孩子,给孩子讲解相关知识。
第4个回答  2022-05-17
家长应该怎样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1、给孩子讲一些危险的案例

给孩子讲一些真实的案例,孩子也可以更加的有触动,孩子也可以更加用心,更加积极地接受父母给他们教育的这些安全方法。家长也可以结合一些事例去询问孩子一些发生悲剧的原因,还有就是孩子应该如何去避免。或者是问孩子如果遇到这样子的事情,孩子会怎么做,等去慢慢地启发自己的孩子,循序渐进的给孩子加深安全意识。及时的给孩子补充正确的答案和一些科学的防范措施。

2、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他们普遍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自控能力也会比较差,好奇心还比较重。所以他们有的时候会在玩耍的时候忘记了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导致自己会受伤,或者是伤害到其他人。寓意,或者是他们无法控制住自己,被一些陌生人的食物和玩具所欺骗,所以我们家长要去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

结语: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很小,所以作为孩子家长,我们要给孩子灌输安全知识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对孩子大吼大叫,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的去引导自己的孩子,这样子才可以让孩子慢慢地明白,遵守一些安全的规则。通过家长一次次反复的。教导孩子才可以牢牢的掌握这一些安全知识,才可以拥有安全意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