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占全世界的44%!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自查→

如题所述

胃癌发病率是多少?

从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数据来看:胃癌排位是非常靠前的。

胃癌是东亚常见的肿瘤,中国发病率略低,但由于人口众多的因素,我国发病率占全世界的44%。以前人们认为胃癌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但是近年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中青年人患胃癌风险增高,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

胃是如何工作的呢?

我们的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结肠。食物经过咀嚼后,通过食管送到胃里,胃好比是食物的搅拌机,而胃上方的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胃具有蠕动的能力,胃的蠕动就像是一个研磨器,把食物进一步加工,食物会变成粥样的食糜,通过十二指肠送到小肠去消化吸收。

胃有两个门,一个是贲门,一个是幽门。贲门可以让食道里的食物直接掉下来;幽门要开放的时候食物才能经由胃进入小肠。食物经过胃不会马上进入小肠,食物流入小肠的速度会受到控制,而胃的蠕动也不是匀速向前拼命蠕动的。

胃炎到胃癌是怎么转变的?

胃壁有四层,包括黏膜、黏膜下、肌层和浆膜层,而我们所受的刺激则来自于黏膜层。胃酸pH值是非常低的,相当于盐酸,黏膜层分泌的黏液可以保护胃黏膜,但是如果由于一些因素这层屏障被打破,胃酸就会侵袭到黏膜层也就出现炎症了。

若不及时对胃黏膜进行修复,我们的胃就会从简单的炎症开始、到糜烂,溃疡,穿孔,最后离胃癌就越来越近了。到了胃癌的程度,随着发展和深处生长,出现淋巴结或者远处转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晚期胃癌。

胃炎和胃癌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判断难。胃癌症状和胃炎不好区分,部分晚期胃癌患者也没有出现症状。

意识薄弱。特别是老年人,胃不舒服就自己买点药吃吃。

饮食结构有关。高盐、烫食等饮食习惯对胃癌的形成十分关键。

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胃癌家族史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病史、胃食道反流等疾病

食用熏制、腌制、高盐等食物

吸烟、饮酒

长期熬夜

50岁以上人群

肥胖

长期处于抑郁情绪

上述人群建议做胃癌的早期筛查。

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癌的罪魁祸首吗?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但不是罪魁祸首。虽然叫幽门螺旋杆菌,其实在整个胃部结构都有它的身影。它会产生一种尿素酶,体检中就靠尿素酶来检测。同时,它分泌两种毒素引起黏膜的损伤,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的发生,这跟胃癌的关系很密切。 目前来讲,通过两次呼气来定量和定性地检验幽门螺旋杆菌是最灵敏的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分为一型和二型两种菌株。一型的毒性较大要及时清除,相对而言二型致病率相对小,但目前全球都没有这样的检查。最新的指南推荐,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如果没有禁忌症,一般均建议患者去根治。

吃大蒜可以防治胃癌吗?

说大蒜抗癌主要是指大蒜里含有大蒜素。根据相关的细胞实验、动物实验表明大蒜防癌是有一定根据的,但还需要更多数据证实。从目前来看,大蒜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

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2周的三联或四联药物,比通过大蒜治疗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无论从根治幽门螺旋杆菌还是防癌角度,感染了以后建议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喝粥是养胃的法宝吗?

“粥”属于流质食物,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还能提升血糖,从这个角度讲,喝粥确实“养胃”,但从长期来看,需因人而异。如有胃食管返流的病人,可以在粥里加一点小苏打。但是不管是粥还是稀饭都是非常容易消化的食物,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这种情况会导致消化液的分泌功能减弱,长期喝粥也有导致胃的消化功能减弱的风险。

得不得胃癌得看遗传吗?

遗传在胃癌的作用约5%,而约70%来自于生活习惯和外界环境。由于因为相似的饮食偏好、相似的生活方式导致胃癌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倾向。虽然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不如结、直肠癌中那么重要,但胃癌的家族史仍是一个危险因素。

胃癌的早期筛查主要是做哪些检查呢?

早期筛查的方法有碳13呼气试验、大便隐血试验,不过真正能够做到早期发现的是胃镜。一个完整的胃镜流程可以帮助发现咽喉部的早癌、还有食道、胃、十二指肠的早期病变。如果早期发现的胃癌可以不开刀在内镜下直接切掉,切后十年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现在的胃镜有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 之分,对于普通患者如果对普通胃镜没有恐惧感,没有排异感,就可以选择普通胃镜。如果很多患者有恐惧感接受不了普通胃镜,也可以选择无痛胃镜。

如果得了胃癌了,怎么治?

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胃癌的早筛早诊是非常重要。

对于中晚期胃癌,正规医院的肿瘤科会推行多学科讨论,包括肿瘤内科、外科、放疗、影像等专家会共同为每一位患者“量体裁衣”,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除了认知中的手术和化疗,现在还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胃癌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的差别不仅在于治愈率、生存率,还有治疗成本。

1月17日的《职场 健康 课》邀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科主任医师巴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科副主任兼内镜中心主任王志强以及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主任医师林国乐和您聊聊从胃炎到胃癌到底差几步。敬请收看。

职场 健康 课

1 17 日 19:30

胃炎真的会变成癌症吗?

转载请注明央视 财经

(编辑 张彩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胃癌是一个沉默的“杀手”,早期常常没有特别的症状,甚至毫无症状,这正是胃癌的可怕之处。
原本,比起儿童和老人,年轻人患癌率应该更低。现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罹患胃癌,且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不规律饮食、少吃蔬菜水果、抽烟喝酒、吃高盐高糖食物、吃腌制食品、吃烧烤、吃太烫或者生冷食物……
胃是一个很容易受到食物刺激的器官,时间一长,胃可就遭罪了!
1
从胃炎到胃癌,只有4步
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
非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胃癌
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算是平常的胃病了;时间一长,它会慢慢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当胃炎反复发生,胃黏膜反复受损又修复,胃里会长出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经过前几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就演变成胃癌了。
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萎缩性胃炎确定为胃癌的癌前期病变。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尽管得了胃炎并不一定会导致胃癌,但是如果胃炎不及时医治的话,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还会发生消化道出血,所以一旦发现胃炎要及时治疗和养护。
2
这几类人,更容易被胃癌“盯上”
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得病。如上文所说,胃癌的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以至于我国高达70%以上的胃癌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5年存活率低于30%。而早期胃癌,5年存活率高达95%。
因此,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下为胃癌的高危人群:
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的人;
年龄大于40岁或有胃癌家族史;
患有胃溃疡、胃炎、胃息肉等消化道疾病;
抽烟喝酒、爱吃腌制、烧烤、高盐食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