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题所述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五部分构成: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其中动机和兴趣是情感态度目标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动机和兴趣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然而,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下降,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合理地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大胆运用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地激活了英语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兴趣 语言 情境 情感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准确地说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下降,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一、 教师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恰当的体态语言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最主要的交流方式,教师知识的传授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给学生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因此,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艺术的效应,用语言艺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使语言生动鲜明、逻辑条理清楚,有时候可以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恰当有趣的例子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必要的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课堂环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少一些低效、重复的说教,多一些示范,用积极的体态行为去影响学生,耐心细致地鼓励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由于害羞、紧张或心里没有底答不上来,如果教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微笑着向学生提示其中一些词,学生的紧张感很快就会消除。教师应避免老是板着脸,瞪着眼动辄就训斥的做法,力争让学生通过情感交流获得最大成功。
二、合理地创设不同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真实的语境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情景,在情景中引导他们从机械地背诵语句变成会话中的灵活运用,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会话之中。常见的设置情景的方法有:利用实物创设直观的情境,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利用图片、音像资料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创设直观的情境,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例如,学生看见键盘就会想到keyboard。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例如,在讲虚拟语气时,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虚拟语气。If he had got up(get) earlier, Jim would have caught(catch) the train.教师可在呈现句子之前交待一种情境,则更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即:Jim would go to Shanghai by train, and the train will leave at 8 in the morning. But Jim got up at 8 in the morning. Naturally, Bruce missed the train. 学生听了这一番背景介绍,就会情不自禁地说:“Oh, that’s the reason why he didn’t catch the train.”利用图片、音像资料创设情境,英语教材提供了许多提高学生兴趣的素材,英语课的特征就是趣味横生、,丰富多彩。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恰当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将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多种形式的信息合理整合起来。这种方法在词汇教学中应用尤为突出,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来反复操练词汇和句型来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大胆运用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兴趣。
丹麦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会受到关注的鼓励”,这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情感,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自尊、自信、愉快、自由、新奇、惊喜等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激发和发展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不断获得成功感,形成良性的情感循环。
另外,要克服消极情感。消极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消极情感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焦虑、抑制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观察、分析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克服消极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英语能力欠佳的学生,要多加关照、多提问,多提供一些使他们觉得有进步感和成就感的机会,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对他们的学习给予更多鼓励和指导,对他们的学业评价应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师只要真心对待每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的和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无济于事。”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以达到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课堂的设置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但是只要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地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那么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学生就能较快地入门,使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9
一 提升个人魅力,与学生关系融洽,使学生喜欢英语老师,从而喜欢英语。
二。课堂上尽量生动些,多设置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觉得英语不难学的同时,也觉得英语课过得快。
三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的要求不同,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四。空余时间多做点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同的事,让他们觉得师生不是两代人,而是朋友或者玩伴。
以上仅供您的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09
不要照着课本教,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做一些游戏,当然对话要英语。也可以共同看一部英文电影或动画,然后让学生表演或配音。总之是要让学生觉得英语是有趣的并产生兴趣。
第3个回答  2012-10-09
运用有趣的例子,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结合英语的表演形式,使学生爱上英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