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本来在各国宣道,为什么最后会安定下来讲学呢?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500字 急求 快快!!!

如题所述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深层次的原因得不到重用,只是用笼络读书人,为自己肃立门面,而不真正实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1
部分同意楼上的观点,但是孔子最后选择教授弟子的原因没有那么消极,而是要传输自己的思想与理念。他是相信自己的道是正确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仅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21
你好。
因为他的儒家思想不适应春秋时期的战乱环境。
第3个回答  2012-10-21
从孔子宣道与讲学中反映的教育问题(其实我有个疑问,宣道与讲学在本质上有差别吗?):
从孔子的活动中可以看到的是孔子对教育认识的转变,孔子主张入世,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理想社会,简单讲就是“目前的体制有问题,应该做出改变”,体制改变之后,“福利”会落到人民身上,所以孔子周游各地,宣道列国,变了体制,年轻人才有希望。
失败是因为: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激烈的变革能更好的完成其历史任务。如果用其主张,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某个点,主张施用国被强国灭亡,事实就会告诉我们,这个主张不适于这个时代,是个失败的主张,其实践也注定失败。
所以开始教育事业,有教无类,告诉大家我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好,为什么说他是个长远的主张,要怎么样去实施等等,最后,有教成类,更多的人去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去为主张的实现作出努力。所以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如现在,我们天天听谁谁谁说,说教育体制有问题,可就是每一个人教育教育我们,现在的体制是什么样的,利弊都在哪里,要怎么做才能更好,所以现在出现个状况:一大帮人伸长了脖子整天没事儿就干瞅着,想着谁出来把体制改变一下该多好啊。
所以,从教育眼前者开始,从自我教育开始,教育的力量会慢慢展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