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预测模型中什么时候用gm(1,1)模型,什么时候用gm(n,h)有什么依据?

如题所述

灰色预测模型可针对数量非常少(比如仅4个),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较低的数据序列进行有效预测,其利用微分方程来充分挖掘数据的本质,建模所需信息少,精度较高,运算简便,易于检验,也不用考虑分布规律或变化趋势等。但灰色预测模型一般只适用于短期预测,只适合指数增长的预测,比如人口数量,航班数量,用水量预测,工业产值预测等。

灰色预测模型有很多,GM(1,1)模型使用最为广泛,第1个数字表示进行一阶微分,第2个数字1表示只包含1个数据序列。

在进行模型构建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级比值检验;

    此步骤目的在于数据序列是否有着适合的规律性,是否可得到满意的模型等,该步骤仅为初步检验,意义相对较小。级比值=上一期值 / 当期值。一般情况下级比值介于(e^(-2/(n+1)), e^(2/n+1))之间(其中e为自然对数值,n为分析的样本量)间则说明很可能会得到满意的模型,但并不绝对。

    第二步:后验差比检验;

    在进行模型构建后,会得到后验差比C值,该值为残差方差 / 数据方差;其用于衡量模型的拟合精度情况,C值越小越好,一般小于0.65即可。

    第三步:模型拟合和预测;

    进行模型构建后得到模型拟合值,以及最近12期的预测值(SPSSAU默认提供最近12期预测值)

    第四步:模型残差检验。

    模型残差检验为事后多重比较法。主要查看相对误差值和级比偏差值。相对误差值=残差值绝对值 / 原始值。相对误差值越小越好,一般情况下小于20%即说明拟合良好。级比偏差值也用于衡量拟合情况和实际情况的偏差,一般该值小于0.2即可。

SPSSAU操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