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配电网为什么采用闭环结构、开环运行方式?

电气、电力系统方面的解说

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采用闭环结构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灵活性和供电可靠性,开环运行一方面是为了限制短路故障电流,防止断路器超出遮断容量发生爆炸,另一方面是控制故障波及范围,避免故障停电范围扩大。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苏州有20KV的),低压配电网(220/380V)。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配电网带电作业与超高压输电线路作业不同,后者的特点主要是空间电场强度和作业距离较大,要求作业人员装备屏蔽服,其作业方法是采用等电位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在高电位作业,这是一种安全、便捷的作业形式。

而配电网带电作业与之相反,由于三相导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小,配电设施又很密集,导致配电网络的电压较低,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容易碰触到电力设施。因此在超高压输电线中作业所穿的屏蔽服,并且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作业形式在配电网带电作业中不能相容,虽然不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电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电网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采用闭环结构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灵活性和供电可靠性;开环运行是为了故障是的接地电阻,因为上级电网已经是在闭环运行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供电可靠性),如果本级再闭环,一旦发生接地故障,短路电流会非常在,常常会超出开关的遮断容量,开关会爆炸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25
闭环结构是为了运行灵活,提高供电可靠性,开环运行是为了电网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