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聊斋志异》聂小倩的白话译文。

如题目。

两个版本的翻译——可以对照(第一个翻译的错误较多,第二个还可以,就是翻译得有些简略)

翻译1

宁采臣,浙江人,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常对人说:“我一生都不贪女色”。恰好一次去金华,到了城北,在兰若寺卸下行装休息。兰若寺修筑的非常壮丽,但是到处杂草丛生,好久没人住过。 东西两间是和尚禅房,门都虚掩着。只有南边的一间小屋,门闩如同新的一样。宁采臣到正殿的东边,看到长的

很茂盛的竹子,台阶下有一个很大的水池,野生的荷花已经开放了。宁采臣非常喜欢这里荷花的清香。

恰好城里考试临近,住宿的地方价钱十分昂贵,就想先在这里住下来,便在寺中散步顺便等待寺中和尚

回来。
傍晚的时候,一男子打开南边屋子的门,宁采臣马上迎上来行礼后,说明自己希望留宿的意思。 那

男子说:“这个寺已经没有人住在里面了,我也要留宿的,能碰上先生,真是荣幸之至”。宁采臣十分高

兴,用藉藁作床,立起几块木板作为小桌,作长久居住的打算。当天晚上月光皎洁,二人在房中促膝交

谈,互相介绍了自己的名字。那男子自称姓燕,字赤霞。宁采臣猜测他是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但从男子

的口音来看,又不像是江浙一带的。于是欺骗他说自己是秦地的人,语气表现的非常的诚恳。不久两人

便已无话可说,便相互作揖告别回到自己的房间。

宁采臣由于是第一次住在这里,所以很久都不能睡去。听到北边的房子好像有声音,似乎有人家。于

是起床,从北边的一扇窗子偷看,只见短墙外有一个院子,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还有一位老年妇女

,穿着红色的衣服,头上插着一些蓬草,老态龙钟。两人不时在月下说着话。妇人说:“小倩怎么这么

久没有回来”。老妇人说:“大概快要到了。”妇人说:“不知道姥姥是否对聂小倩有怨言”老妇人说

:“没听说,但姥姥似乎有点生气。”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已经翩然而至,相貌美艳。

老妇人笑着说:“背后议论别人是不礼貌的,我两个正谈到姑娘,没有注意姑娘来了,幸好没有说姑娘

的坏话。”又接着说:“姑娘美的如同画中人一样,如果我也是男人的话,也一定会迷恋姑娘的。” 那

姑娘回答道:“姥姥不说好,别人说好又有什么用?”。妇人和女子又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宁认为她们

是邻居之间的随意交谈, 便回去睡觉,过了很久都没有任何的声音。

宁采臣刚刚准备睡去,突然发觉有人来到了自己住的地方,赶忙起来看个究竟,发现是刚刚那个在

北院看到的年轻女子。宁采臣赶忙问女子的来意。那女子笑着说:“晚上睡不着,希望和君结夫妻之好

。” 宁采臣义正辞言的说:“我怕别人说。一失足成千古恨,道德尽丧。”那女子说:“晚上没有人知

道”。宁采臣又严厉拒绝。那女子似乎还要说什么,宁采臣大声说:“你赶快离去!不然我就去叫住在

南屋的那个人了。”女子露出恐惧的样子,便离开了。到了屋子的外面,突然又回来,将一锭黄金放在

宁采臣的被子上。宁采臣将黄金丢到屋外,说:“不义之财,玷污了我的行囊”。那女子面有愧色的退

出房屋,拾起被宁采臣丢弃的黄金,自言自语的说:“这个男子真是铁石心肠啊”。

第二天早上有兰溪来赶考的人带着一个仆从,住在东边的房子里,晚上突然死亡了。在他的足心处

有一个小孔,就像被锥刺的一样,有血从伤口流出来,众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第二天晚上,那个跟

来的仆从也死了,死亡的症状也和他的主人一样。傍晚的时候燕赤霞回来了,宁采臣向他询问了这件事

情,燕赤霞认为是鬼干的。宁采臣认为自己平常为人正直,所以并没有往心里去。

午夜时分那女子再次来到宁采臣的住处,对宁采臣说:“我见了这么多人,没有见到像你这样正直

的人。你是正直的人,妾不敢有所欺瞒。我名小倩,姓聂。十八岁那年死了, 被埋葬在这所寺庙的边上

,被这里的妖怪要挟来害过往这里的路人, 其实完全是被逼的。现在这个寺庙中已经没有可以杀的人了

,恐怕今天晚上夜叉回来。”宁采臣听后十分害怕,问女子有什么对策。那女子说:“和燕赤霞住在一

起就可以幸免。”宁采臣说:“为什么不去诱惑燕赤霞?” 女子说:“燕赤霞是奇人,所以不敢接近。

” 宁采臣又问:“那些被迷惑的人会怎么样?” 女子说:“对我动手动脚的人,我趁他不注意的时候

用锥刺他的脚,他便会觉得迷迷糊糊,我便吸他的血供那妖怪喝。或者用黄金迷惑,其实那不是真正的

黄金而是罗刹鬼骨,如果人留下来可以取人的心和肝。一般就是用这两种方法来投其所好来诱惑他们。

” 宁采臣向女子道了谢,又问什么时候戒备妖怪来,女子说明天晚上。离别的时候,女子哭着说:“妾

现在身陷苦海,不得超生。君正气凛然,一定可以能救我于苦海。君如果可以带着我的骨灰,安葬在有

人的地方,我就可以转世投胎了”。宁采臣欣然答应,于是问女子骨灰放的地方。那女子说:“那个白

杨上面有乌鸦巢的便是我骨灰放的地方。” 说这话的时候,那女子已经走出了门,不见影踪了。

第二天,宁采臣怕燕赤侠有事外出, 早早就和燕赤侠约好一起。上午就备好酒菜宴请燕赤侠,并暗暗

仔细的观察燕赤侠。宁采臣又提出一起住,燕赤侠推脱说自己性格孤僻。宁采臣于是带着睡觉的东西强

行到燕赤侠的房间,燕赤侠没有办法,只好移开床让宁采臣睡。睡前叮嘱宁采臣说:“我知道先生是大丈

夫,今天一定要和我住,一定又难以说出的苦衷。希望先生不要翻我的行囊,否则对我们俩都不好。”

宁采臣表示一定遵守约定。于是各自睡去,燕赤侠将小箱子放在窗子上,不久就鼾声如雷了。

宁采臣却睡不着。到了一更左右,宁采臣看到窗子外面似乎有人的影子,不久那影子便贴近窗户向

屋子中窥探,眼里闪着火光。宁采臣非常害怕,想立即叫醒燕赤侠,这时突然有东西从箱子出来,只见

一道白光,撞断了石头的窗格,射了出去,又迅速收了回来,像闪电一样。燕赤侠发觉后醒来,宁采臣

赶忙假装睡觉暗暗的观察燕赤侠。只见燕赤侠拿着箱子查看,拿出一个东西,对着月亮看了看,那东西

在月光下晶莹剔透,闪着白光,大概有两寸来长,和韭叶差不多宽。不久后,燕赤侠又将那东西包裹了

很多层,依旧放在他那破旧的小箱子中,还自言自语道:“哪里来的老鬼,这么大胆,弄坏了我的箱子

”,然后又躺下来。宁采臣觉得非常惊奇,于是起来询问刚才发生的事,并告诉燕赤侠刚才自己所看到

的。燕赤侠说:“遇到知己,又怎么敢隐瞒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侠客。刚刚如果不是那石头窗格,老

妖早就死了。虽然如此,那妖怪也受了伤。” 宁采臣又问“箱子中装的是什么东西?” 燕赤侠回答说

:“是剑,刚刚我闻了一下发现有妖气。” 宁采臣想看看那把剑,燕赤侠慷慨的拿出来, 一把闪着弱

光的小剑。从此宁采臣更加尊敬燕赤侠。

天亮时,宁采臣看到窗子外面又血迹。 两人于是到了寺庙的北面,发现许多荒芜的坟墓,果

然有一棵白杨上面有乌鸦巢。(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燕赤侠祭拜路神,非常的虔诚 ,后来又将一

个破旧的皮囊送给宁采臣,说:“这是剑袋。留着可以远离各种鬼怪”。宁采臣本来想跟从燕赤侠学习

剑术。燕赤侠说:“性情刚直的人,可以学这个。但是我看先生仍是富贵中人,不是我们这一道的人。

”宁借口说自己的妹妹葬在这个地方,于是挖出尸骨,用衣物包裹着,租了条船启程回去了。

(宁斋临野,因营坟葬诸斋外,)祭拜祝福说:(“怜卿孤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凌于雄鬼

。一瓯浆水饮,殊不清旨,幸不为嫌!”)祭祀仪式完毕以后宁采臣正准备回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

道:“等等,一起回去!”宁采臣回头,发现是聂小倩。聂小倩感激的说:“您很守信用,即便是死十

次也不足以报答,希望可以和先生一起回去,拜识您的父母侍奉他们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宁采臣

仔细的端详了一下聂小倩,(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天的时候,依然是美丽动人。于是便和聂小倩

一同前往书房。在书房外,宁采臣嘱咐聂小倩先在外面稍等一会,自己先进去通知母亲。宁采臣的母亲

知道了事情以后很是惊讶。当时正好碰到宁采臣的妻子病重,宁采臣的母亲让宁采臣不要将事情告诉他

的妻子以免惊吓了她。宁采臣的母亲说完了以后,一女子已经翩然进入书房,拜倒在地上。宁采臣说:

“这就是聂小倩。”宁采臣的母亲十分的惊恐。聂小倩对宁采臣的母亲说:“我独自一人,已没有父母

兄弟。承蒙公子的再造之恩,我愿干些杂事,以报公子救命之恩。” 宁采臣的母亲看聂小倩十分的可爱

,便开始敢和她说话,说:“姑娘看上我的儿子,我当然是十分高兴。但我这一生就这么一个儿子,将

来要传宗接代,不敢让他娶一个鬼。”聂小倩说:“我并没这个意思。只是希望能侍奉二老。”宁采臣

的母亲为其真诚所感动,便答应了她。聂小倩希望可以看望一下宁采臣的妻子,宁采臣的母亲赶忙制止

,于是作罢。聂小倩便到厨房做饭,整理房间,仿佛已经很熟悉这里了。

到了傍晚宁采臣的母亲还是觉得很畏惧聂小倩,便让她回屋去,却不为她设床位。聂小倩知道了宁

采臣母亲的意思,于是离去了。想要进入书房,却退了出来在户外徘徊,似乎有所畏惧。宁采臣叫她进

来。聂小倩说:“屋内有剑气让我十分害怕。在路上之所以没有与你见面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宁采

臣知道聂小倩指的是燕赤侠给他的装剑的皮囊,于是将皮囊取下来放到别的屋子中。聂小倩这才进了屋

,在蜡烛旁坐下;过了一会,都没有说话。又过了一会,聂小倩问道:“哥哥晚上读书吗?妾年少的时

候读过《楞严经》,现在大半都遗忘了。希望可以给我一卷书,晚上空闲的时候可以翻阅一下。” 宁采

臣答应了她。于是又坐下,依旧没有说话,过了二更,聂小倩依旧没有离开的意思。宁采臣催她回房。

聂小倩悲伤的说:“我是外地的孤魂,最怕回到荒墓中去。” 宁采臣说:“房中已经没有其他的床铺了

,而且兄妹也要避嫌啊。” 聂小倩站了起来,皱着眉头将要哭的样子,挪着脚步走了出去,下了台阶便

不见了。宁采臣暗地里很可怜她,本想留她睡在床边的榻上,又怕母亲责怪。聂小倩白日侍奉宁采臣的

父母。黄昏的时候告退,便到宁采臣的书房,阅读经书。发觉宁采臣要睡觉了,才悲伤的走出房间。

聂小倩来宁家之前,宁采臣的妻子由于疾病不能干活,宁采臣的母亲每天都劳累不堪。自从聂小倩

来了以后,宁采臣的母亲轻松了许多,心里也很感激聂小倩。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宁采臣的母亲已经

将聂小倩看成自家人,竟然忘记了她是鬼,晚上也不忍心让她离去,便让聂小倩与她同住。聂小倩刚来

的时候没有吃过东西,半年以后喝一些淡淡的酒。宁采臣和他的母亲都十分喜欢聂小倩,很忌讳提起她

是鬼,别人也看不出来聂小倩是鬼。不久后,宁采臣的妻子去世了,宁采臣的母亲暗暗有让聂小倩过门

的意思,但是又害怕取了鬼对儿子不利。聂小倩察觉了母亲的意思后,对宁采臣的母亲说:“在这里住

了一年了,母亲应该了解我了。为了不再祸害无辜的行路人,所以跟随先生回来。没有其他的企求,只

因为仰慕先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宁采臣的母亲也知道

聂小倩并没有恶意,但是怕宁采臣取了聂小倩以后不能传宗接代。聂小倩说:“有无子女是上天的安排

。公子很又福气,注定有子女三个,不会因为取了鬼而没有后代的。” 宁采臣的母亲相信了聂小倩,于

是与宁采臣商议过门之事。宁采臣十分高兴,为此宴请各位亲朋好友。当众人要求见新娘的时候,聂小

倩高兴的穿着盛装出来,全部的人都睁大了眼睛,都不怀疑聂小倩是鬼,反而认为是仙女下凡了。于是

都带着礼物,争着认识聂小倩。聂小倩善于画兰、梅,于是就用画来答谢贺礼,得到画的人都将画珍藏

起来,世袭传阅,引以为荣。

一天聂小倩趴在窗前,若有所思,突然问宁采臣:“原来那个装剑的皮囊在什么地方?” 宁采臣说

:“怕娘子看了害怕,所以已经收起来放在其他的房子了。” 聂小倩说:“妾和你住在一起这么久了,

应当不再害怕了,可以将它挂在我们的床头。” 宁采臣没有明白聂小倩的意思,于是聂小倩说:“近日

来,我心中总是充满不安,觉得有金华的妖物,因为我的逃走而怀恨在心,恐怕晚上回来害我们” 宁采

臣带着皮囊来了。聂小倩仔细看着皮囊说:“这把宝剑将要杀鬼了。现在破旧成这个样子,不知道已经

杀了多少鬼!妾现在看它,依然感到害怕。” 于是将它悬挂在床头。第二天又让人将其悬挂在门口的横

栏上。晚上,宁采臣和聂小倩正坐在蜡烛边 上,突然又一个如同飞鸟一般的东西进来。聂小倩害怕的

躲在了帘子后面。宁采臣看到飞来的东西,外形如同夜叉一样,电目血舌,眨 着眼睛冲了进来,到了门

口最停了下来,慢慢的接近装剑的皮囊,想用爪子把皮囊抓破。皮囊突然一声巨响,皮囊中仿佛又有鬼

物露出半个身体,将夜叉抓入囊中,一切都恢复了安静,皮囊还是和原来一样。宁采臣很惊奇,聂小倩

也从帘子后面出来,高兴的说:“已经没有事情了!” 两人向皮囊中看去,里面只有几斗清水而已。

过了几年,宁采臣果真考中了进士。生有一男。纳妾了以后,又各自生一男孩,都很有出息。
参考资料:http://vividworld.blogchina.com/2561241.html

翻译2

浙江人氏宁采臣,为人慷慨豪爽,清廉自重。他常常对人说:“我这个人爱情专一,不见异思迁。”

有一次,宁采臣到金华去。走到城北后,他进一座寺庙里休息。只见寺庙大殿宝塔十分壮丽,但地上却

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蓬蒿,显然,这里已好久没有人来过。再往里看,东西两边僧人居住的房舍,门都虚

掩着,只有南面一间小屋的门上,好像挂着一把新锁。殿东角有一片修竹,台阶下有个大池子,里边丛

生的野藕已经开花。宁采臣很喜欢这个幽静的地方,况且,这期间城里房价飞涨,因为学使大人来到金

华,参加考试的学子很多。宁采臣于是决定暂时就住在这座寺庙里。他心想,这寺中的和尚也不知道什

么时候回来,我何不散散步等他们呢?宁采臣独自一人在寺中漫步。傍晚时,有个读书人来开南面小屋

的门,他赶忙上前行礼,并把自己想在这里留宿的打算告诉给对方。那个读书人说:“这里没有房主,

我也是个在这里借宿的人。你不怕冷清住在这里,我早晚都能向你讨教,真是不胜荣幸。”宁采臣很高

兴,他铺了些蒿草当床,又架起木板当桌子,看来是准备在这里住些日子。

这天夜晚月光皎洁,宁采臣和那位书生在大殿的走廊里促膝长谈。书生说自己姓燕,叫燕赤霞。宁采臣

以为他是来应考的秀才,但听他的口音,一点儿也不像浙江人。一问,才知道他是陕西人。两人说了半

天话,才各自回床就寝。宁采臣每次在陌生的地方过夜,总是很久难以入睡。这一次也不例外。正在他

欲睡未睡之际,却只见北边房里有人在窃窃私语,好像住有家眷。于是,他起身趴在北墙石窗下,悄悄

看了一眼。只见短墙外一个小院落里,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还有一个老太婆,她穿着暗红色外衣,

头上插着银梳子,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原来是她们俩在月下说话。那妇人说:“小倩为什么很长时间

没到这里来?”老太婆说:“或许是她的相好来了吧。”妇人说:“她没向姥姥发牢骚吗?”老太婆回

答:“虽没听她发什么牢骚,但她看起来好像心情不愉快。”妇人又说:“对这个小丫头不能太好了!

”话未说完,就有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进来了,模样好像很美。老太婆笑着说:“背后不说人,我们两个

正说你呢,没想到你这个小妖精悄悄进来了,幸亏我们没说你什么坏话。”老太婆接着说:“小娘子长

得好比画中人,我要是个男人,也会被你把魂勾跑。”女孩说:“姥姥不夸奖我几句,还有谁会说我好

?”妇人和女孩子说了些什么,宁采臣没有听清。他以为她们是燕书生的亲眷,所以躺回草床不再听她

们说话。过了一会儿,寺庙里一片寂静。宁采臣刚要入梦境时,觉得好像有人进了他的卧室。他急忙起

身一看,发现是北院那个叫小倩的女孩子进来了。他不由得吃了一惊,问她进来干什么,她说想跟他一

起睡。宁采臣一本正经地说:“你不怕别人议论,我还怕别人说闲话呢。偶然一失足,就会成为一个道

德沦丧的无耻之徒。”女孩说,夜里没人知道。宁采臣吼道:“快走开!要不然,我就要喊南边小屋里

的人了。”听了这话,那女孩有些害怕,只好走开了。刚走出门又转身回来,把一锭金子放在宁的床褥

上。宁马上把它扔到院子的台阶上,斥责说:“不义之财,弄脏了我的口袋。”女孩羞愧地拣起金子走

了,嘴里还说:“这个男人真是铁石心肠。”

第二天一早,有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一个仆人来应考。他们住在寺庙的东厢房里。不料,书生竟在当天夜

里暴死了。死后发现,他的脚板心有个小限孔,像是被锥子刺的,还有一缕缕血丝流出来了。大家都不

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过了一个晚上,书生的仆人也死了,他的症状和书生一模一样。晚上,燕生回来了

。宁采臣问他知不知道死因,他认为这是鬼魅干的。宁采臣为人耿直,根本没把鬼的事放在心上。到了

夜里,那个女孩子又来找他。她对宁采臣说:“我见过的人多了,但没有像你这样刚直的人。你有圣贤

人的品德,我不敢欺骗你。我叫聂小倩,十八岁就病死了,埋在这座寺院旁,不幸遭受妖物的威胁,干

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下贱勾当。我用容颜去迷惑别人,这本来并不是我愿意做的。现在这寺中没有人可以

杀,鬼夜叉很可能要来杀你。”宁采臣听了这话,十分惊骇,他请求小倩帮他想办法。聂小倩说:“你

跟燕赤霞住在一屋便能免除凶灾。”宁采臣问了一句:“为何不去迷惑燕赤霞?”小倩回答说:“他是

个奇人,鬼妖不敢接近他。”宁采臣又问:“你们怎么样去迷惑人呢?”聂小倩说:“和我亲昵的人,

我悄悄用锥子刺他的脚心,这样,他很快就昏迷过去了,于是,我再吸他的血给妖怪喝。

有时候,我用金子去勾引,其实那不是金子,而是罗刹鬼的骨头。这东西留在谁那里,就能把谁的心肝

掏去。这两种方法,都是迎合而今人们贪色好财的心理。”宁采臣问她什么时候戒备,她说明天晚上。

临别时,小倩哭着说:“我掉进了大海,找不到岸。你是仗义君子,一定能救苦救难。如果你能把我的

朽骨带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安葬,我将感激不尽。”宁采臣答应了她的要求,问她的坟在哪里,她说:“

请记住,白杨树上有乌鸦巢穴的地方便是。”说完出门,片刻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恐怕燕赤霞外出,便早早到他房里,邀请他喝酒。上午九十点钟,酒菜准备好了。在酒

席上,宁采臣留意观察燕赤霞。宁采臣表示想和他同屋睡,燕赤霞推辞说自己喜欢清净,宁采臣不听,

到了晚上,强行把铺盖都搬过来了,燕赤霞不得已,只好跟他同睡,他嘱咐宁采臣:“我知道你是个大

丈夫,对你也很钦佩。不过,我有些私事,不便明说。请你不要翻看我的小箱子。否则,对你我两人都

没好处。”宁采臣很恭敬地答应了。后来,各自就寝。燕赤霞临睡前把小箱子放在窗台上,过了一会儿

,他就鼾声如雷。宁采臣半天也睡不着。大约一更时分,他发现窗外隐隐约约有人影,正慢慢靠近窗户

朝里看,目光闪闪。宁采臣很害怕,正要喊叫燕赤霞,忽然听见有个东西从小箱子中飞出,像一匹白绸

缎闪闪亮,折断窗户上的石格,猛然一射,随即像电光一样熄灭了。这时,燕赤霞醒来起身,宁采臣假

装睡着了,在暗中观察他。只见燕赤霞拿起箱子检查,从里面取出一个东西,映着月光嗅了嗅。那东西

亮晶晶的,大约有两寸长,一片韭菜叶子大小。然后,燕赤霞把它紧紧包牢,又放进箱子里。燕赤霞自

言自语:“什么老妖怪,竟敢有这么大的胆子,把我的箱子都给弄坏了。”于是,他又躺下来。宁采臣

觉得太奇怪了,便起身问燕赤霞,并把刚才所看到的情节都告诉了燕赤霞。燕赤霞说:“既然我们已成

好朋友,我也就不必再隐瞒了。我是个剑客。要不是那个石格子阻挡,妖怪当时就会死的。虽说它这次

没死,但他已受了重伤。”宁采臣问他刚才藏起来的是什么东西,燕赤霞说是剑,并说刚才闻它,上面

有股妖气。宁采臣说想看看这柄剑,燕赤霞拿出来给他看,原来,这是一柄亮闪闪的小剑。第二天一早

,宁采臣到窗外查看,发现地上有摊血迹。这天,宁采臣走出寺院,在寺院北边,他看见一片荒冢。再

一看,果然有棵白杨树,树上有个乌鸦巢。

宁采臣办完事以后,急忙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临行前,燕赤霞设宴送行,并把破皮囊赠送给宁采臣,他

告诉宁采臣:“这是剑袋。你好好收藏,它可以避妖怪。”宁采臣想跟他学剑术,燕生说:“像你这样

信义刚直的君子,本来是可以学的,但你是富贵阶层的人,不是干我这一行的。”宁采臣撒谎说有个妹

妹葬在寺院北边,打算迁葬。于是,他挖出聂小倩的朽骨,用衣衾包好,租船返回家。

宁采臣的书斋靠近郊野。他回家后就将小倩的坟建在斋外。建好安葬后,他祭祀说:“可怜你孤零零的

,把你葬在我小屋旁边,这样,你的悲欢我都能听见,而且,这里也不会有恶鬼来欺凌你。一杯水酒,

不成敬意,请不要嫌弃,把它喝了罢!”他祝福完以后正准备回家,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道:“请等等

我!”回头一看,竟是小倩。聂小倩笑着谢宁采臣:“你的信义,我永远也报答不尽。请让我随同你回

去,拜见婆婆,就是做个丫头小妾也心甘情愿。”宁采臣细细打量她,见她肌肤细嫩,小脚尖尖,身材

娇娇,妩媚动人。于是,便带她一同回到书斋。宁采臣让她先坐一会儿,他先进去告诉母亲。他母亲听

说后感到很吃惊。当时,宁采臣的妻子已病了很长时间,母亲叫他不要声张,以免刺激病人。他们母子

正说着话,聂小倩已悄悄进屋,跪在地上拜见宁采臣的母亲。宁采臣介绍说:“这就是小倩。”宁母惊

慌地看了看她,心里很害怕。聂小倩说:“我孤单一身,远离父母兄弟。承蒙公子关照,使我摆脱了困

境。因此,我愿意侍奉他,以报答他的恩德。”宁母见她模样很可爱,才敢与她说话。宁母说:“姑娘

肯照顾我儿子,我这个老太婆当然很高兴。只是我一生仅养了这个儿子,要靠他传宗接代,不敢让他娶

个鬼妻。”小倩说:“我真的没有二心。九泉之下的人既然得不到您的信任,那就让我把公子当兄长对

待,听候您老人家的吩咐,早晚伺候,行不行?”宁母觉得小倩的话说得很真诚,便答应了。小倩说她

想拜见嫂夫人,宁母推辞说宁妻患病在床,多有不便。小倩也就没有去。接着,小倩立即到厨房,给母

亲做饭。她在宁采臣家进进出出,穿堂入室,像是来了很长时间一样,一点都不陌生。天黑以后,宁母

有些怕她,要她先回去睡觉,却不给她准备床被。小倩意识到这是母亲赶她走的信号,于是,她就走了

。经过宁采臣的书房时,她想进去,又不敢进,在门外徘徊。宁采臣叫她,她说:“房里有剑气,叫人

害怕。前些时候在路途上不敢见你,就是这个缘故。”宁采臣顿时想起燕赤霞送给他的破皮袋,于是,

他赶忙把袋子拿下来挂到别的房间去了。小倩这才进了书房,在烛灯边坐下。坐了半天也没一句话,后

来,她问宁采臣:“你晚上读书吗?我小时候念过《楞严经》,现在多半已忘光了。请你帮我找一册,

夜晚空闲时我请大哥指点指点。”宁采臣答应了。两个人又无话可讲,小倩也不说告辞。到了二更以后

,小倩还坐在书房里不走,宁采臣催她,她伤心地说:“我是外地来的孤魂,特别害怕到荒墓里去。”

宁采臣说:“这里没有别的床,而且兄妹之间,也应该避嫌。”小倩站起身,一副愁眉苦脸要哭的样子

,想迈步却又迈不开步子。她慢吞吞地走出书房,过了台阶就不见了。宁采臣心里很可怜她,想留她睡

在别的床上,又担心母亲会责怪。

第二天一早,小倩向母亲请安,端水给她盥洗,家务活忙个不停,而且,样样都合宁母的心。傍晚时,小倩自动离开书斋。她经过书房时,经常借着烛光念经,直到宁采臣要睡觉时才凄然离去。本来,自从宁妻病倒以后,宁母便操持起所有的家务,她已疲劳不堪。自从小倩来到家以后,宁母就清闲多了。天长日久,宁母和小倩渐渐熟悉,她对小倩也越来越疼爱。到后来,宁母已忘记小倩是个鬼变的,而不忍心晚上叫她走,便把她留下来跟自己一起睡。小倩初来时,不吃不喝,半年后才开始吃点稀饭。宁采臣母子都很喜爱她,从来不说她是鬼。不久,宁妻病逝了。宁母想收小倩做儿媳,但怕她不能生儿育女,小倩说采臣将有三个男孩,不会因为有鬼妻就没有后代。于是,宁家大办酒席,遍请亲友。婚礼那天,

小倩穿戴一新,大大方方地出来见亲友,令满堂亲友都看呆了。人们不怀疑她是鬼,而怀疑她是仙人。

小倩和采臣结为人鬼夫妇后,生活很美满。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个男孩。他们的孩子后来也成了一个有名望的人。

参考资料:http://www.hsxx.com/study/liaozhaizhiyi/21.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