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电阻率怎么测量

如题所述

四极电测深法通过实践检验,其准确性,完全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这种测量方法所需仪表设备少,操作简单成为工程设计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因此,推荐采用四电极测深法测量土壤电阻率。

测试布极方法如图下图所示:(测试仪表以 ZC—8 型接地电阻测量仪为例)

注意事项:

*a的取值为接地体的埋设深度a一般取 5m,对于基础较深的大楼其基础作为接地体一部分的,则a可取10m。

*四根极棒布设在一条直线上,极棒的间距相等为a。

*接线时,将仪表上的P2、C2接线端子间的短路片断开。

*极棒与仪表上接线端子的连接顺序不能颠倒。

*各极棒的打入地下深度不应超过极棒间距 a的 1/20。

*为避免地下埋设的金属物对测量造成的干扰,在了解地下金属物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金属物(管道)走向呈垂直状态 。

扩展资料: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是矿物组分、含水性、结构、温度等。了解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因素对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工作修正土壤电阻率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土壤电阻率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导电离子的浓度和土壤中的含水量,它是土壤中所含导电离子浓度A的倒数A1和单位体积土壤含水量B的倒数B1的函数,即ffAB,也就是说,土壤中所含导电离子浓度越高,土壤的导电性就越好,ρ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如沙河中,河底的ρ较大,就是因为河底由于流水的冲刷,导电离子浓度较小所致。

土壤越湿,含水量越多,导电性能就越好,ρ就越小;反之就越大。这就是接地体的接地电阻随土壤干湿变化的原因。当含水量达到15~20%以上时,ρ下降很少。土壤电阻率砂砂质粘土和砂质粘土ρ的影响曲线。

(2)土质的影响不同土质的土壤电阻率不同,甚至相差几千到几万倍。不同土质在不同含水量时的ρ值。

土质的土壤电阻率ρ土质含水量(%)ρ(Ω·m)砾石、碎石—花岗石—含水黄沙沙土含沙粘土温度的影响温度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也较大。一般来说,土壤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3)当温度再下降时,ρ出现明显的增大;而温度从0°C上升时,ρ仅平稳下降。

(4)土壤的致密性的影响土壤的致密与否对土壤电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试验表明,当粘土的含水量为10%,温度不变,单位压力由1961Pa增大10倍到19610Pa时,ρ可下降到原来的65%。

因此,为了减少接地电极的流散电阻,必须将接地体四周的回填土夯实,使接地极与土壤紧密接触,从而达到减小土壤电阻率的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壤电阻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测量土壤电阻率的方法之一是对接地体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测得接地体接地电阻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土壤电阻率。

1、用钢管或圆钢作接地体时:ρ=2πRjL/(ln(4L/d))=RjL/(0.336lg(4L/d))Ω·cm。L为钢管或圆钢入地长度,单位m;d为钢管或圆钢直径,单位m;Rj为测出的接地电阻值,单位Ω。

2、用扁钢作接地体时:ρ=2πRjL/(ln(2L^2/(bh)))=RjL/(0.336lg(2L^2/(bh)))Ω·cm。L为扁钢长度,单位m;b为扁钢厚度,单位m;h为埋设深度,单位m。

扩展资料:

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

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是矿物组分、含水性、结构、温度等。了解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因素对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工作修正土壤电阻率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土壤电阻率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导电离子的浓度和土壤中的含水量,它是土壤中所含导电离子浓度A的倒数A1和单位体积土壤含水量B的倒数B1的函数,即ffAB,也就是说,土壤中所含导电离子浓度越高,土壤的导电性就越好,ρ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如沙河中,河底的ρ较大,就是因为河底由于流水的冲刷,导电离子浓度较小所致。土壤越湿,含水量越多,导电性能就越好,ρ就越小;反之就越大。这就是接地体的接地电阻随土壤干湿变化的原因。当含水量达到15~20%以上时,ρ下降很少。土壤电阻率砂砂质粘土和砂质粘土ρ的影响曲线

(2)土质的影响不同土质的土壤电阻率不同,甚至相差几千到几万倍。不同土质在不同含水量时的ρ值。

土质的土壤电阻率ρ土质含水量(%)ρ(Ω·m)砾石、碎石—花岗石—含水黄沙沙土含沙粘土温度的影响温度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也较大。一般来说,土壤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3)当温度再下降时,ρ出现明显的增大;而温度从0°C上升时,ρ仅平稳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壤电阻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通常采用文纳四极法和模拟法:

一、文纳四极法

当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D 较大,或在某些地区(山区或城区)按要求布置电流极和电压极有困难时,可以利用变电所的一回输电线的两相导线作为电流线和电压线。四极是指被测接地装置G、测量用的电流极C 和电压极P 以及辅助电极S。辅助电极S 离被测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dGS=30~100m。图1 是测量土壤电阻率的四极法的原理接线图,两电极之间的距离a 应等于或大于电极埋设深度h 的20 倍,即a≥20h。由接地电阻测量仪的测量值R,得到被测场地的视在土壤电阻率

ρ=2πaR                                    (1)

测量电极建议用直径不小于37.5px 的圆钢或<25×25×4 的角钢,其长度均不小于1000px。

被测场地土壤中的电流场的深度,即被测土壤的深度,与极间距离a 有密切关系。当被测场地的面积较大时,极间距离a 应相应地增大。

为了得到较合理的土壤电阻率的数据,最好改变极间距离a,求得视在土壤电阻率ρ与极间距离a 之间的关系曲线ρ=f(a),极间距离的取值可为5、10、15、20、30、40m、⋯,最大的极间距离amax 可取拟建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的三分之二。

文纳四极法测试后经得出的土壤电阻率计算值应根据测量时的情况进行季节系数修正。

计算接地装置的土壤电阻率时,应取雷雨季节中无雨水时最大的土壤电阻率,一般按下式计算:

 

二、模拟法

模拟法又叫三极法,其中的三极是指图2 上的被测接地装置G,测量用的电压极P 和电流极C。图中测量用的电流极C和电压极P离被测接地装置G边缘的距离为dGC=(4~5)D 和dGP=(0.5~0.6)dGC, D 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点P 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内。如果想较准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可以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约为dGC 的5%,测量电压极P 与接地装置G 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表的三次指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可以把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用电压极的位置。

用电压表指示值UG除以电流表的指示值I,得到被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RG。

如果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dGC 取(4~5)D 值有困难,那么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dGC 可以取2D 值,而dGP 取D 值;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 dGC 可以取3D 值,dGP 取1.7D 值。

如果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也可以用三角形布置电极的方式测量工频接地电阻。电压极和接地装置等效中心的连接线与电流极和接地装置等效中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一般取dGP≈dGC=2D,θ≈30°。当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较小,且工频接地电阻值大于0.5Ω时,也可以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电阻,但其电压极和电流极应按前面提到的要求布置。

测量土壤电阻率的模拟法是在被测场地打入一垂直接地体,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得到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R,然后由下式得到等效土壤电阻率

模拟法只适用于土壤电阻率较均匀的场地。

因为土壤结构的不均匀性,测量电极应尽量避开有明显岩石、裂缝和边坡等不均匀土壤上布置。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量结果,通常采用九点法(即把被测场地分为九片,进行多处测量,土壤电阻率列表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九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通常采用的是在以设计接地网的四个角、四个外边缘的中点及接地网的中心点共九点进行测量。

模拟法测试后经得出的土壤电阻率计算值应根据测量时的情况进行季节系数修正。

计算接地装置的土壤电阻率时,应取雷雨季节中无雨水时最大的土壤电阻率,一般按下式计算:

                                 

第3个回答  2012-05-05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方法(MI2124)

在不同方向上放置测试探头,并在它们之间用不同的距离重复测量。在每次测量前,应检验并修改输入仪表的距离“a”。

四个测试探头以5%“a”的深度,以相等的距离“a”插入地面。

接地电阻率—ρ根据下式计算:

ρ=2πa R

a — 两个探头之间的距离

R — 中间两个探头之间的接地电阻

第4个回答  2020-03-08
B.1
测量目的
测量土壤电阻率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接地设计。
B.2
一般原则
B.2.1土壤电阻率是土壤的一种基本物理特性,是土壤在单位体积内的正方体相对两面间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对电流的导电性能。一般取1m³的正方体土壤电阻值为该土壤电阻率ρ,单位为Ω·m。
B.2.2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子有:土壤类型、含水量、含盐量、温度、土壤的紧密程度等化学和物理性质,同时土壤电阻率随时深度变化较横向变化要大很多。因此,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应进行相关的校正。本技术要求只对接地装置所在的上层(几米以内)土壤层进行测量,不考虑土壤电阻率的深层变化。
B.2.3在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之前,宜先了解土壤的地质构造,并参阅表B.1,对所在地土壤电阻率进行估算。
B.3
测量方法
B.3.1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的测量方法很多,如地质判定法、双回路互感法、自感法、线圈法、偶极法以及四电极测深法等。四极电测深法通过实践检验,其准确性,完全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这种测量方法所需仪表设备少,操作简单,成为工程设计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因此,本技术要求推荐采用四电极测深法测量ρ。
B.3.2
测试布极方法如图
B.1
所示(测试仪表以
ZC—8
型接地电阻测量仪为例)
注意事项:
1.
a
的取值为接地体的埋设深度。a
一般取
5m,对于基础较深的大楼其基础作为接地体一部分的,则
a
可取10m;
2.四根极棒布设在一条直线上,极棒的间距相等为
a;
3.接线时,将仪表上的P2、C2接线端子间的短路片断开;
4.极棒与仪表上接线端子的连接顺序不能颠倒;
5.各极棒的打入地下深度不应超过极棒间距
a的
1/20;
6.为避免地下埋设的金属物对测量造成的干扰,在了解地下金属物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金属物(管道)走向呈垂直状态。
B.3.3
测量操作方法与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相同。
B.3.4
测量结果计算式中:
ρ-土壤电阻率(Ω·m)
;R-所测电阻(Ω)
;a-测试电极间距(m)
;b-测试电极入地深度(m)
。当测试电极入地深度b不超过
0.2a时,可假定b=0,则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B.3.5
土壤电阻率应在干燥季节或天气晴朗多日后进行,因此土壤电阻率应是所测的土壤电阻率数据中最大的值,为此应按下列公式进行季节修正:
无法上图,在新浪里找到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7d6f60100g6mt.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