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什么被贬到滁州?

如题所述

欧阳修是因为被政敌钱勰攻击而被贬滁州。

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

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至和元年八月,已经在京做了高官的欧阳修,又遭受诬陷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皇帝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的时候,皇帝亲口挽留说:“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

扩展资料:

欧阳修(1007-1073年),字永叔,号六一居士,一号醉翁,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出生于卢陵(今江西永丰县)。

欧阳修幼年时家境贫寒,4岁丧父,由母亲带着他投奔他的叔父,过着艰难的日子。受家里经济情况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并不能安心读书,为了谋生计和求学,他不得不四处奔走。

这种情况对于欧阳修来说,也算是一种锻炼,当其他的同龄人在想办法偷懒不学习的时候,他却在觅生计的同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坎坷的经历使他的思想早熟,虽然年纪不大,但欧阳修在文人中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声望。

欧阳修20多岁的时到东京考进士,连续三场都夺得榜魁,以漂亮的成绩踏入仕途。他对于朝政的积极参与,多是出于对国家的热爱,想要为社会做点事情。

群臣之中,他最佩服范仲淹,对于范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欧阳修欣赏不已,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处世立身标准。

欧阳修先后在朝廷和地方任职,曾做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经历过多次贬询和再起用。宋神宗熙宁四年,任太子少师回到颖州(今安徽阜阳)。第二年辞世,谥号文忠。有《欧阳文忠公文集》等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文坛宗师欧阳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02
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也参与其中。庆历五年变法失败,参与者相继被贬,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
第3个回答  2007-12-02
庆历五年〈西元1045年〉39

正月,真定〈河北正定〉率田况移秦州〈今甘肃天水〉,公权府事三月。时二府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以党论相继罢黜,公上书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辨之。小人素已憾公,会孤甥张氏犯法,谏官钱帐逸因以财产事陷公,上谕下开封治。府尹杨日严观望傅会、仁宗命户部判官苏安世、入内供奉官王昭明监勘,卒辨其诬。八月,犹落龙图阁直学士,罢都转运按察使,降知制诰,知滁州〈今安徽滁县〉。是年,次男奕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