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丰的资料

布丰的资料!急!!!!!!

科学家布丰伯爵
作者: 更新时间:2006-08-10

布丰1707年出生在法国,他的父亲是法国一个地区的领主,还当过议会议员。殷实的家境使布丰不必为柴米油盐烦心。十几岁时,布丰在父亲的意愿下学习法律。1727年,布丰遇到了一位瑞典数学家,在他的影响下,布丰学习的重心放到了数学领域。几年后,布丰跨越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在那里,他被英国的学术气氛所感染,并折服于大科学家牛顿的理论,开始埋头研究物理学。回到法国后,他一边将英国学者的著作翻译成法文,一边自己进行研究,发表科学论文。1739年,他获得了皇家科学院合作院士的头衔,并荣任皇家植物园的总管。从此,他的研究方向又转向了动植物和地球演化。

广泛的兴趣、深入的钻研和优美的文笔,是布丰的长处,也是他完成浩瀚的44卷《自然史》的保障。这部巨著内容广博,包括地球、鸟类、矿物、卵生动物等知识,是除了无脊椎动物以外的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完整自然史。也许是出身贵族的缘故,布丰藐视“低级”的无脊椎动物,不愿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研究这些动物。但是,不要因此而否定布丰的科学精神。他对实验非常重视,认为唯有实验才能澄清一些生物的概念。因此在必要时,他也会脱掉自己的豪华衬衫,亲自对动物做实验。贫困可以使人消沉,富贵可以使人浮躁,而林奈与布丰显然克服了贫困和富贵的负面影响。百科全书式的《自然史》的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钻研,沉迷于声色犬马的贵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布丰的著作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优美动人的文笔也将法国公众的兴趣引向了生物学领域中。

布丰的另一贡献是将神学排斥在科学研究之外。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布丰认为地球的年龄不可能如《圣经》所显示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地球年龄起码也有10万年以上。布丰还大胆地提出,人应当是动物中的一员。他在著书立说中,都是以实际的证据为依据进行论述,而不是引用宗教的教义。摆脱了宗教的束缚,生物学的大发展才成为可能。

不过,布丰对林奈的动植物分类体系并不赞同。通过对动物繁殖的研究,布丰承认“种”的划分是正确的,符合自然界的真实面貌。但是“种”之上的分类,他认为都是人主观随意划分的,纲、目、属的概念不过是人们的想象,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在他看来,“淡水中的珊瑚虫,只要人们愿意,可以把它看成是动物界的最末一种,也可以看作是植物界的第一种。”

布丰的科学论著使他在科学界也成为了“贵族”,他被欧洲主要国家的科学院接纳为成员,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则授予他“布丰伯爵”的爵位,在此之前,布丰的头衔是“骑士”。晚年的布丰生活优裕,除了领地的收入外,还有国家给的大笔薪俸。1788年,布丰在巴黎去世。

【来源】: 生物谷
参考资料:http://www.new-class.cn/min_pic.php?filename=2006-08-10/22057_1155172638_2.jpg&width=400&height=4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27
布丰(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蒙巴尔城的贵族家庭。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后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的博物志《自然史》。该书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 、《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等。他以大量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该书的文学成就也普遍受到赞扬,文笔细腻生动而富于感情,如《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作品对狮、虎、熊、狗、狼、狐狸等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的描写,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另外,法语中的名句“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是从他的著名讲演《风格论》中的“风格则是属于个人的”引申而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