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是发酵食品吗

如题所述

  酱油是发酵食品!

  你可以了解一下酱油的制作.

  原料选择为较好的黄豆、面粉,按黄豆∶面粉∶盐水为2∶1.5∶1配制组成一个酱醅,经30多道工序,1年左右的日晒夜露,酱醅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并具有浓郁的酱香味。
  制作方法 :
  1、原料处理及制曲。大豆清选后洗净,加水浸泡3~5小时(视季节而定),以豆粒胀起无皱纹为度。然后将水放净,取出黄豆,装入蒸锅内常压或加压蒸煮(常压4~6小时;压力1.5~2.0公斤/厘米2,40分钟)。以蒸至熟透而不烂,用手捻时豆皮脱落,豆瓣分开为适宜。此时即可出锅,摊于拌料台上进行冷却至80℃左右,与干面粉拌和,拌匀后装匾,装匾时要中间薄,四周稍厚。每个匾约装12.5公斤左右,放入曲室制曲。
  利用天然制曲时,室温一般保持在25~28℃,装匾后24小时品温逐渐上升,如超过40℃,需敞门通气散热,同时要翻曲,促使霉菌均匀繁殖。温度过度,曲料会发粘产酸。成曲呈黄绿色,但常混有根霉或毛霉。老法制曲一般选择在早春季节,气温较低,利于低温制曲。
  2、制醅发酵。每缸放入150公斤原料制成的曲,压实,加入波美度18~20度的盐水约200公斤,让盐水逐渐吸入曲内,次日立即把表面的干曲压至下层。使酱醅日晒夜露进行发酵。如遇天雨,须加盖以防止雨水淋入。经过一定时间的晒露,待酱醅表面呈红褐色时,进行一次翻酱。经过三伏热天烈日暴晒,整个酱醅呈现滋润的黑褐色,并有清香味时,已达到成熟阶段,即可进行抽油。发酵时间一般要6个月以上,若经过夏天也要3个月。一般以经过夏天发酵的质量较好。
  3、抽取母油。缸内加入适量盐水,插入细竹编好的竹筒,利用液汁压力渗入筒内,每缸能抽取母油(也称毛油)75公斤。母油再经较长时间晒露后,去除沉淀,加入10%左右的酱色,用平布袋多次换袋进行过滤,直至滤出酱油,并无沉淀为止。
  抽出母油后的头渣,加入定量盐水后,再装袋压榨,作为一般市售酱油。
  4、成品。滤出并经晒露的母油,经加热灭菌(80℃)后得到色泽浓厚的成品。每100公斤大豆仅可产龙牌酱油50公斤(母油,不包括市售回收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3
是的。大豆发酵后 用水蒸出来的。
第2个回答  2012-05-03
是的。发酵的最好。
但只现在的多数是不用发酵,直接灌装,在瓶内发酵。也有事勾兑的。
第3个回答  2019-06-06
酱油
酿造法制作酱油时蛋白质原料有大豆、豆饼、豆粕、其他蛋白质原料。
热榨豆饼是经过高温处理而成,质地较软,易于破碎,适于酿造酱油。而冷榨豆饼出油率较低,蛋白质基本未变性,故适宜做腐乳。
1.
小麦在酿制酱油时的作用:
(1)酱油中的氮素成分有25%来自小麦蛋白质,小麦蛋白质中又以谷氨酸为最多,是酱油鲜味的
主要来源。
(2)小麦淀粉水解后生成的糊精和葡萄糖是构成酱油体态和甜味的重要成分。
(3)葡萄糖又是曲霉、酵母菌生长所需的碳源。
食盐在酿制酱油时的作用:(1)调味(2)与谷氨酸化合成氨基酸钠盐
(3)在酱油发酵,保存期中起防
腐作用
酿制酱油时的霉菌有米曲霉(中科3.
324米曲霉
、中科3.951

沪酿3.042(应用最广98%)
黑曲霉
酿制酱油时的酵母菌有鲁氏酵母菌、结合酵母
酿制酱油时的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酱油链球菌
酱油生产菌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1.不产生黄曲霉毒素及其真菌毒素
2.要求酶系安全,酶活力高
3.对环境适应性强,生产快速,繁殖力强
4.酿制的酱油要风味良好
目前国内除去谷氨酸发酵液中铁、锌最常用的方法有
硫化钠和树脂法。
一、
酱油生产各种发酵工艺比较
1.天然晒露发酵工艺:品质最好
2.稀缪发酵工艺
3.分酿固稀发酵工艺
4.固态无盐发酵:发酵周期最短
5.固态低盐发酵
:生产上最常用
酱油的N性:
豆豉生产从利用的微生物类群来分,有细菌型豆豉和霉菌型豆豉两大类。
发酵产物的分离有
离心与过滤、
干燥和蒸馏三种方法。
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合成柠檬酸,生产一水柠檬酸晶体,干燥时温度不能高于临界点。
比较题:
1比较高温曲和中温曲的原料、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和曲中的微生物类型。
2毛霉型豆豉和曲霉型豆豉的生产工艺有何不同?
(1):制曲方法不同:毛霉型豆豉采用传统工艺自然制曲,曲霉型豆豉采用沪酿3.042米曲霉接种制曲。
(2):工艺流程不同:
毛霉型豆豉的工艺流程:
曲霉型豆豉的工艺流程:
(3)洗霉:是曲霉型生产豆豉的特定工艺,将成熟豆曲用清水淘洗,除去(或减少)豆粒表面上的曲霉菌分生抱子和菌丝体,保留豆粒内的菌丝体,称为“洗霉”。
第4个回答  2012-05-03
是的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