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写作业边听音乐会影响写作业吗?会影响学习吗?

如题所述

我记得在一本科普类书上看过,说是看书时放一点轻音乐可以使心情放松,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后来我也看过一种说法,说是放音乐占用了头脑的资源,从而使学习效率降低。
其实,什么说法都是有的。有的有科学依据,有的没有;有的依据这样的科学,有的依据那样的科学。说法很不一样。
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根据学习原理、心理学、心理生理学来解释。
首先,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学习需要一个可以提供头脑积极运动的环境。过于吵闹的环境会使人的感觉迟钝,同样,过于安静的环境也不利于学习。一般说来,比较理想的学习环境,要求声音不可以超过50分贝,比较理想的是在睡眠环境下,即30——40分贝。那么太安静了,以到于一点背景声音都没有了好不好呢?不好。因为过于安静的环境会使人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恐惧,反而会影响学习。
第二,学习需要较多的脑力资源,听音乐也要占用一定的脑力资源。试想,如果你用心听音乐,那么,你还能全心全意地学习吗?当然不能。那是不是就不能放音乐了呢?也不是这样说。其实就像刚才所说的。音乐可以作为一种背景声音。但并不是很来“听”的,而是作为一种背景声音。因为,同样的背景声音,和谐的声音比无规律的声音更能促进学习。
第三,从生理上来说,人体处于轻快和谐的声音环境中,人的身体会随之放松,会感觉到两个情况:一种是昏昏欲睡,一种是精神怡爽。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不能一概而论。根据生理心理学,人的生理会影响人的心理,当人处于精神怡爽状态时,思维会比较清晰;当人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时,思维会比较慢,并且准确性不高。
第四,轻而稍慢的音乐占用人脑资源较少;激烈的、快的音乐占用人脑资源较多。还有就是两种脑力活动同时发生时,两者会相互影响。同样表现为两种情形:相互促进和相互干涉。当两种脑力活动性质过于同一或相差过大时,会相互干涉。只有当两种脑力活动关系中等时,两者才会相互促进。
第五,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潜意识学习”,也就是说,在我们有意识地学习的同时,我们的潜意识也参与了学习。这种学习不为我们所意识,但在再现和再认的时候越起了很大的作用。学习时放音乐,有可能会干扰“潜意识学习”。
第六,学习和回忆之间遵循一种原理——“情境的熟悉性”。当人回忆时的情境和学习时的情境有较多相似之处时,回忆较容易。学习时放音乐,考试时当然不能放音乐了。这样就人为地创造了两者情境的不一性。从理论上来说,当然是不利于学习的。不过也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因为音乐不是学习时的唯一情境因素,再有就是这种情境的熟悉性当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回忆的质量,如果学习时放音乐使学习的质量提高了,那么,即使在回忆时有这么一点不同,但综合起来,却可以促进学习的效果。
综所上述,放不放音乐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看环境、学习的性质、音乐的性质、人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等方面来确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放音乐可以促进学习,而有的人却得到相反的效果的原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8
不可否认,大部分的音乐能够舒缓人的情绪,调节压力,有部分孩子确实在边听音乐边学习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孩子往往抗干扰能力很强,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孩子都具备这种能力。不少孩子由于自身自控力比较弱,容易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绪变化大,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若孩子一定要坚持边做作业边听音乐,要选用一些轻柔的、温暖的音乐,最好是古典音乐,而且不宜将音量调得太大。至于一些心情郁闷、压抑的孩子,最好在做作业前转移情绪,或通过听一些愉悦的、能够使人心情振奋的音乐,调整情绪后再来做作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于那些酷爱摇滚等超强刺激的音乐的孩子,是不适宜边做作业边听音乐的。一般建议他们选择在下午放学后这段时间听,既可舒缓一天学习后的压力,又可振奋情绪,但也不宜长时间听,否则会对耳朵造成过度刺激,并耗费过多精力,影响晚上的学习。
对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的孩子,父母不宜盲目责骂,要正确引导,尤其在选用及何时听音乐方面,协助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既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素养,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第2个回答  2005-12-27
学生的家庭作业给家里人带来得紧张关系通常超过了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会造成或加剧家庭的紧张关系。”研究发现:“家长力图控制孩子的家庭作业的环境会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例如告诉孩子该在何时、何地做作业,或力图消除各种干扰等。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安排作业时间和地点。”家长的最大作用来自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当孩子需要特别帮助的时候。
报告还补充说,有写孩子在电视开着的时候,或收音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做作业效率更高。学生们反映说,背景音乐使他们更容易集中精力,这可能是因为背景音乐排除了其他的干扰,或“树起了一道声墙,使得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同时,音乐还起着陪伴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做作业时的孤单感。
研究还发现,家庭作业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作用平平”,特别是对于智慧的学生和中学的高年级学生。
与此同时,家庭作业能带来很多的副作用。那些抱怨家庭作业侵占了自己的自由时间的学生会感到“焦虑、厌倦、疲劳和情感的枯燥”,即便他们认为家庭作业有助于学习。

我觉得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
不要听着听着不做作业一心听歌就是了

^o^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正确引导孩子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

“孩子做作业时,总是喜欢听音乐,不知道这种现象好不好?”王女士说,今年她的孩子上初三了,很喜欢听着音乐写作业。“我和孩子谈过这个问题,可他却说,听音乐会让心情放松,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可是,王女士却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考试时是没有音乐的,如果孩子只在听音乐时精神才集中,那考试时,状态不就受影响了吗?”

专家分析

正确引导,让音乐提高效率

边做作业边听歌似乎是孩子们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那么是否可以一心两用,边听音乐边学习,并达到高的学习效率?这确实不可一概而论。

不可否认,大部分的音乐能够舒缓人的情绪,调节压力,有部分孩子确实在边听音乐边学习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孩子往往抗干扰能力很强,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孩子都具备这种能力。不少孩子由于自身自控力比较弱,容易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绪变化大,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若孩子一定要坚持边做作业边听音乐,要选用一些轻柔的、温暖的音乐,最好是古典音乐,而且不宜将音量调得太大。至于一些心情郁闷、压抑的孩子,最好在做作业前转移情绪,或通过听一些愉悦的、能够使人心情振奋的音乐,调整情绪后再来做作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于那些酷爱摇滚等超强刺激的音乐的孩子,是不适宜边做作业边听音乐的。一般建议他们选择在下午放学后这段时间听,既可舒缓一天学习后的压力,又可振奋情绪,但也不宜长时间听,否则会对耳朵造成过度刺激,并耗费过多精力,影响晚上的学习。

对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的孩子,父母不宜盲目责骂,要正确引导,尤其在选用及何时听音乐方面,协助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既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素养,又可提高学习效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9-14
会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写作业是靠脑子,听音乐听到的是音波,音波是从耳朵传到耳神经,再由耳神经转变为电信号传给脑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