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中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请问谁知道这首意思?

出自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1、落魄:漂泊。
2、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妓女。
3、青楼:指妓女居处。

翻译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
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
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赏析
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生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自嘲自责,抑郁诙谐。
《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扩展资料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参考资料遣怀原文|翻译|赏析_杜牧古诗_古诗文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今西安)人,祖父杜佑做过宰相。唐文宗太和二年进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杜牧出身高门,文采出众,疏野放浪,他的好些诗篇,都跟风流逸事相关。

  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杜牧在扬州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下任书记之职,掌管文辞事务。当时的扬州非常繁华,每到傍晚,青楼挂出纱灯数以万计,城市夜空如同白昼,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夺目,美女如云。唐风淫靡,扬州尤胜,三十岁的杜牧常混迹其间,通宵达旦不归。牛僧孺喜欢杜牧才干,怕他出现意外,暗地里派30个士兵微服相随。对此,杜牧并不知情。太和九年,杜牧将回长安出任监察御史。临行前,牛僧孺专门设宴为杜牧送行。酒至半酣,牛僧孺委婉劝诫杜牧:“以你的才能,或许应当以远大前程为重。我担心你不拘小节,对身体健康不好。”杜牧答道:“我常注意检点自己,还不至于劳你忧念吧。”牛僧孺笑而不答,叫人找来一个匣子,里面全是微服兵卒的密报,如:“某夜,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杜牧看后,非常惭愧。后来杜牧回忆这段生活,写下绝句《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到长安不久,便分司东都洛阳。当时,李司徒赋闲在家,家中歌伎众多,为洛阳第一。洛阳的名士和官员,经常去李家参加宴饮歌舞。因为杜牧是监察官员过失的御史,起初李司徒不敢邀请他。于是杜牧私下找人告诉李司徒,想去见识见识。李司徒知道后,只好派人来请。请帖送到时,杜牧正对花饮酒,半醉半醒。到李家时,宴会已经开始。有歌伎百余人,全都色艺俱佳。杜牧面南而坐,连饮三杯,大声问:“我听说有个叫紫云的,是谁啊?”李司徒便指给他看。杜牧凝视良久,说:“果然是名不虚传。应当把她送给我!”李司徒忍不住俯身而笑,众歌伎也都看着他笑了起来。杜牧神情自若,又饮三杯,然后站身来,朗声吟道:

  华堂今日绮宴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太和末年,杜牧于宣州任幕职,因听说湖州(今浙江吴兴)风物妍好,美女很多,于是专程前往游玩。湖州刺史素闻杜牧喜欢美人,便安排他听曲、宴饮、周游。过了几天,杜牧说:“湖州美人多,但没有特别出众的,我想告辞了。”刺史说,请稍等几天,我们就要举行龙舟会,到时候全城的人都会出来看热闹的。到了那天,两岸人流如织,却无一个中意的。傍晚,龙舟泊岸,杜牧在人丛中发现一个妇人领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简直美极了。因姑娘实在太小,杜牧便与妇人约定以十年为期限,说自己一定会来湖州做刺史;十年没来,姑娘可以嫁给别人。并立下约据,给了妇人很多银两。此后杜牧多次改任,等到做湖州刺史时,已经整整14年。杜牧到任的第三天,便派人寻访当年那个小姑娘的下落。原来她已出嫁三年,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妇人得知杜牧到来,便领着女儿孙子来见杜牧,并拿出当初约定的字据。杜牧自知失信来迟,非常感慨,于是作绝句《怅诗》,送给美人作为纪念: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杜牧爱美女,半假半真。当时朝廷内宦官、朋党纷争激烈,选择沉沦美色,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杜牧早慧,其文章《阿房宫赋》见地极高,轰动一时。他好谈军事,注《孙子》十三篇。他还作绝句《过华清宫》,借唐玄宗与杨贵妃事,讽喻皇室的奢侈享乐生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05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1)以诗歌抒发情怀。(2)落魄:失意潦倒。这里有漂泊之意。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载酒:携酒。(3)楚腰纤细:楚灵王好细腰,臣下都节食,饿得扶着墙才能站起来。见《墨子·兼爱》。掌中轻:相传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这里是指扬州歌女体态轻盈苗条。(4)一觉:醒悟。扬州梦:诗人三十一、二岁时在淮南节度使幕中掌书记,生活放荡,纵情声色,醒悟之后,好象是一场梦。(5)赢得:获得。一作“占得”。青楼:本指精美的楼房,这里是指妓女的住所。薄幸:薄情。

[简要评析] 杜牧本人是关心政治的,他有不少政治诗。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从此诗最后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内心对自己多年放浪生活的自嘲和反思。据《苕溪渔隐丛话》载:作者南宋人胡仔读杜牧《遣怀》诗后疑诗中所载事必有所本,便阅《芝田录》得文字如下,“牛奇章(僧孺)帅维扬(扬州),牧之(杜牧)在幕中,多微服逸游。公闻之,以街子(街卒)数辈潜随牧之,以防不虞。后牧之以拾遗召,临别,公以纵逸为戒。牧之始犹讳之,公命取一箧,皆是街子辈报贴,云杜书记平善。乃大感服。”胡仔“方知牧之此诗,言当日逸游之事耳。”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杜牧在扬州期间生活上很不检点,时常出入娼家,幸有牛僧孺便将保护人所写纸条念给他听,使杜牧大为惭愧。后来他回忆起这段经历,便有《遣怀》诗的问世。因此,本诗主旨主要写杜牧对自己放荡生活的悔恨,这是毫无疑义的。当然,杜牧这人少年即有逸才,又是高门之后,诗文兼擅,名重一时,但徒有经邦济世之志,却始终未能得以施展抱负。十年幕僚,屈身下人,心中自不是滋味,故本诗中有“落魄”、“江湖”、“载酒”、“十年”等语暗示僚属府吏之职实难遂心志。所以说杜牧此诗中包含了对事业无成的感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非为明写,而是隐括其中罢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在经历多年人生阅历之后,回过头来,犹如风吹人醒,对自己的往事与多年的生活方式有了重新的认识,不再是浮于表象的浅薄公子,而变得成熟深沉,思想感情上发生了人生观的转变。
第3个回答  2007-12-05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1)以诗歌抒发情怀。(2)落魄:失意潦倒。这里有漂泊之意。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载酒:携酒。(3)楚腰纤细:楚灵王好细腰,臣下都节食,饿得扶着墙才能站起来。见《墨子·兼爱》。掌中轻:相传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这里是指扬州歌女体态轻盈苗条。(4)一觉:醒悟。扬州梦:诗人三十一、二岁时在淮南节度使幕中掌书记,生活放荡,纵情声色,醒悟之后,好象是一场梦。(5)赢得:获得。一作“占得”。青楼:本指精美的楼房,这里是指妓女的住所。薄幸:薄情。

[简要评析] 杜牧本人是关心政治的,他有不少政治诗。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从此诗最后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内心对自己多年放浪生活的自嘲和反思。据《苕溪渔隐丛话》载:作者南宋人胡仔读杜牧《遣怀》诗后疑诗中所载事必有所本,便阅《芝田录》得文字如下,“牛奇章(僧孺)帅维扬(扬州),牧之(杜牧)在幕中,多微服逸游。公闻之,以街子(街卒)数辈潜随牧之,以防不虞。后牧之以拾遗召,临别,公以纵逸为戒。牧之始犹讳之,公命取一箧,皆是街子辈报贴,云杜书记平善。乃大感服。”胡仔“方知牧之此诗,言当日逸游之事耳。”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杜牧在扬州期间生活上很不检点,时常出入娼家,幸有牛僧孺便将保护人所写纸条念给他听,使杜牧大为惭愧。后来他回忆起这段经历,便有《遣怀》诗的问世。因此,本诗主旨主要写杜牧对自己放荡生活的悔恨,这是毫无疑义的。当然,杜牧这人少年即有逸才,又是高门之后,诗文兼擅,名重一时,但徒有经邦济世之志,却始终未能得以施展抱负。十年幕僚,屈身下人,心中自不是滋味,故本诗中有“落魄”、“江湖”、“载酒”、“十年”等语暗示僚属府吏之职实难遂心志。所以说杜牧此诗中包含了对事业无成的感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非为明写,而是隐括其中罢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在经历多年人生阅历之后,回过头来,犹如风吹人醒,对自己的往事与多年的生活方式有了重新的认识,不再是浮于表象的浅薄公子,而变得成熟深沉,思想感情上发生了人生观的转变。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0

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
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出自杜牧《遣怀》

原文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亿与感慨,

实际上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