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滤纸过滤过的茶水是溶液吗?

另外,茶水显酸性或碱性?主要有什么化学成分在里面?饮用有什么好处?
用好茶叶泡出的新茶,颜色的确是毫无杂质和沉淀的金黄色,我在暗室中那激光笔找,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这么说,茶水真的是溶液了?
另外,用PH试纸检测都是显碱性,但为什么像普洱这样的茶喝上去就是感觉是酸的?
如此说来,茶水的溶质到底是什么?据说茶水里有硒这样的元素,他们在茶叶里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吗?
求详细回答!

  楼主你好!
  照你这么说,提的应该是比较纯的。这样的话就可以算作溶液了。
  只要能透过滤纸,就是溶液!再透过半透膜,是提取出胶体的办法!
  没有丁达尔效应,说明这是溶液不是胶体!
  你说的那些东西,茶水中都有的!硒元素什么的也是有的!PH值显弱碱性,正常。
  溶质主要是茶多酚之类的东西,是离子的形式存在。但提取茶多酚并不是简单的事!
  溶剂提取法 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所用溶剂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离子沉淀法 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
  柱分离制备法 已有报道的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有机溶剂,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最近,经有关专家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

  满意望及时采纳!
  有问题欢迎追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4
不是追问

能帮忙把刚才的问题回答全面一点吗?O(∩_∩)O谢谢
能详细的解释一下吗,那位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