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后汉书 儒林传 序的白话文翻译

请翻译以下内容
昔王葬、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
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
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
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
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
《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
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
步者,委它乎其中。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
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
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
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
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济济
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
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
《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
存众家。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懈。时,樊准、徐防
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
皆得察举。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
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结构
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
耆儒皆补郎、舍人。本初元年,梁太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
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
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党人既诛,其高名善士多坐流废,后遂
至忿争,更相信告,亦有私行金货,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熹平四年,
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
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以后,参倍于前。及董
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
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
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
东京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其自
有列传者,则不兼书。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

贴网址链接的就不必了,谢谢

原文:
昔王葬、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懈。时,樊准、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得察举。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结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本初元年,梁太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 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党人既诛,其高名善士多坐流废,后遂至忿争,更相信告,亦有私行金货,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以后,参倍于前。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东京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其自有列传者,则不兼书。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

译文:
从前王莽、更始的时期,天下大乱,礼节和音乐离散,典籍残缺遗落.等到光武中兴时,光武爱好经籍,还没有登上帝位,就首先去访求文人雅士, 搜集脱漏的字句,补全原文.在此之前,天下的学士大多携带图书典籍,逃去隐居山野.从光武中兴起,大家都携带典籍到京都洛阳聚集, 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有名的学士也相继来到京都洛阳. 于是便册封教授五经的学官, 使他们各用自己的学术理论和治学方法教授经籍, 教授《易》的有施、孟、梁丘、京氏等人,教授《尚书》的有欧阳、大小夏侯等人,教授《诗》的有齐、鲁、韩等地方的人,教授《礼》的有大小戴,教授《春秋》的有严、颜等一共十四个博学之士,他们都由专掌祭祀礼乐的太常官分等级次序统管. 建武五年,设立太学,考证核对古代典籍,从此,礼乐经籍经由太学整理,再次兴盛起来. 中元元年,开始设立三雍宫.明帝继承王位,亲自施行礼仪.天子开始戴通天冠,穿日月衣, 完备仪仗、祭祀等器物,兴盛清净无为之道,坐高堂之上朝见群臣,登灵台观望云气和景色,设立辟雍尊奉伺养三老五更.行过飨射之礼后,皇帝正身而坐亲自讲授经典,学士们拿着经书和皇帝诘问辩驳,许多官吏士绅围绕着桥门观望聆听.后来又为功臣的子孙,皇亲国戚等另外设立一间校舍,挑选聪明伶俐的子弟教授他们经籍,凡护卫禁军等以上的官职,都让他们熟读《孝经》,匈奴也派遣他们的子弟来学习典籍.啊!这在太平时期是多么兴盛呀!
建初中,在白虎观大规模的聚集学士,考详经籍所学的异同,连续数月才停止. 肃宗登位,按照石渠旧例, 顾命史官,编著通义.又下诏书挑选天资聪颖的子弟教授《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即使不设立学官,但都提拔成绩优异的人做讲习的老师,用此来招纳搜求隐士,保存各家之言. 孝和也屡次到东观那里博览阅读书籍. 到邓太后当政时,学者就比较懈怠了.那时, 樊准、徐防一起陈述勤勉学习的好处,又上言说现在的文官多数都没什么学识,于是邓太后下诏公卿精选官员, 三署里有能精通经术的人,都得到了推举.自从安帝当政以后,轻视六艺群书,博士形同虚设,学子们也怠慢懒散,学舍残破不堪, 种地的农夫来学舍开垦农田,就连刈草打柴的童子也到学舍刈草打柴. 顺帝有感于翟酺的言论,于是另外修建了一间学舍,有二百四十间房,一千八百五十间室. 以明经射策取士,增甲乙等科员各有十人,除了德高望重的老儒士外都授予郎、舍人等官职. 本初元年,梁太后下诏:”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的官员,都派遣子弟来学习经籍,每年就于乡射的月份聚会相互学习,以这为惯例.”从此之后, 离开本乡到京都求学的人逐渐兴盛起来,人数达到三万多人.然而章句逐渐疏落,反而大都相互推崇表面工夫,儒家的风气衰落了.奸党诛灭,许多有名的学士都因为受到牵连而被流放废除. 后来至于忿怒相争,相互诽谤,也有的私下里行贿金财货物,以此来哗众取宠,获得名声. 熹平四年,灵帝下诏众学士考证校定《五经》,刻在石碑上面,用古文、篆书、隶书三体书法相互参考验证,将石碑竖立在学舍的门口,让天下的学子都取法学习.
光武帝迁都洛阳,各种经书加起来有二千多车,从此之后,更比原来多了三倍.等到董卓迁都的时候,天下大乱, 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等地方所收藏的经籍惨遭殃及,大都给撕毁了,那些用丝帛所写的书籍,稍大点的就给撕来做车的帷幕和篷盖,稍小点的就被用来制成袋子.后来王允收集起来并被带向长安的经籍,才仅有七十多才车,由于路途遥远艰难,又扔掉了其中的一半经籍.再后来长安之乱,一时间被焚毁烧光,都差不多没有了.洛阳学者众多,难以一一记载,现在仅录取其中精通经籍的有名气的人,写就《儒林篇》.如果其中有的人已经记载在列传里了,就不再录入《儒林篇》.假如是师生关系,需要题名佐证的,也有记载.

释义:
袒割:袒右膊而割切牲肉,古代天子敬老、养老之礼。语出《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醩。"
辟雍: 辟,通"璧"。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
飨射: 古礼。宴饮宾客并举行射箭之礼。
乡射: 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
章句: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PS: 鉴于本人所学有限,翻译不周之处,请见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0
【译文】 周成王、周康王去世后,老百姓的生活再也见不到古代贤君时代的太平盛世景象了,一天天乱下去,一直发展到秦朝,把前代圣君所创立的法制全都废除了。全国百姓奋起攻打秦朝使其灭亡,最后归附于汉朝。汉朝成为一代王朝,经历了二十四个皇帝,分为西汉、东汉,两次统制天下,将近四百年。然而大体上多采用秦朝的法制,那些更改秦朝的老章程,也大多是迎合自己的意愿,并不是效仿先王的制度,表现出统制天下的志向。抱有统制天下志向的,仅有汉文帝一人而已。但是,文帝(徒有其志)而统制天下的才能不够,所以虽然其仁爱谦逊之名声美好,但当代的法制,却不能仿效于夏、商、周三代。汉代灭亡后,列强就瓜分天下的土地;晋朝和隋朝虽然能统一天下,但是统一没有多久就灭亡了,那是不值得议论的。
回答者: xiaozhaotaitai - 董事长 十六级 12-18 12:57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来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司马彪,字绍统,晋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从小好学,然而好色薄行,不得为嗣。司马彪因此闭门读书,博览群籍。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司马彪鉴于汉氏中兴,忠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遂“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出,司马彪的《续汉书》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司马彪的八志中,《百官志》和《舆服志》是新创,但没有《食货志》却是一大缺欠。

范晔在撰写《后汉书》以前,已经有许多后汉书流传。其中,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范晔的《后汉书》,就是在这些后汉书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

《后汉书》自有其特点。从体例上看,与《史记》和《汉书》相比,有一些改进。在本纪方面,它不同于《汉书》的一帝一纪,而是援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婴的先例,在《和帝纪》后附殇帝,《顺帝纪》后附冲、质二帝。这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一举而两得。在皇后方面,改变了《史记》与《汉书》将皇后列入《外戚传》(吕后除外)的写法,为皇后写了本纪。这样改动,符合东汉六个皇后临朝称制的史实。

在列传方面,《后汉书》除了因袭《史记》、《汉书》的列传外,还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七种列传。这些列传既是新创,又反映了东汉的实际情况。如东汉一代党锢大兴,许多比较正直的大臣都以结党的罪名被杀;另外,东汉的宦官多参与朝政,杀戮大臣,是党锢之狱的主要制造者。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东汉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范晔根据这些史实,创立了党锢和宦者两个列传。为列女立传,最早始于西汉的刘向,范晔在刘向的启发下增写了《列女传》,这在正史中是第一次出现。他写《列女传》的宗旨是:“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他的《列女传》中,有择夫重品行而轻富贵的桓少君、博学的班昭、断机劝夫求学的乐羊子妻、著名才女蔡琰等,不拘于三纲五常的界域。《后汉书》的列传,还往往打破时间的顺序,将行事近似的人写成合传。

如王充、王符和仲长统三人,并不是同时代的人,因为他们都轻利禄而善属文,行为近似,所以合传。

《后汉书》的特点,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态度;《党锢传》则正面歌颂了张俭、范滂和李膺等人刚强正直的风尚;在《杨震传》中,多处歌颂了杨震及其子孙廉洁奉公的家风;《宦者传》赞扬了蔡伦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对于侯览等人则直书其“凶家害国”。特别是《后汉书》的“论”“赞”,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优点。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

《后汉书》原来通行的注本,纪传部分是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注的,重点是解释文字,但也参考其他东汉史书;对史实有所补正,为各志作注的是南朝梁刘昭,他的注侧重说明或补订史实。此外,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十五史随话》
回答者:♀晓莜 - 初入江湖 二级 12-20 00:37
原文:
昔王葬、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懈。时,樊准、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得察举。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结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本初元年,梁太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 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党人既诛,其高名善士多坐流废,后遂至忿争,更相信告,亦有私行金货,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以后,参倍于前。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东京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其自有列传者,则不兼书。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

译文:
从前王莽、更始的时期,天下大乱,礼节和音乐离散,典籍残缺遗落.等到光武中兴时,光武爱好经籍,还没有登上帝位,就首先去访求文人雅士, 搜集脱漏的字句,补全原文.在此之前,天下的学士大多携带图书典籍,逃去隐居山野.从光武中兴起,大家都携带典籍到京都洛阳聚集, 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有名的学士也相继来到京都洛阳. 于是便册封教授五经的学官, 使他们各用自己的学术理论和治学方法教授经籍, 教授《易》的有施、孟、梁丘、京氏等人,教授《尚书》的有欧阳、大小夏侯等人,教授《诗》的有齐、鲁、韩等地方的人,教授《礼》的有大小戴,教授《春秋》的有严、颜等一共十四个博学之士,他们都由专掌祭祀礼乐的太常官分等级次序统管. 建武五年,设立太学,考证核对古代典籍,从此,礼乐经籍经由太学整理,再次兴盛起来. 中元元年,开始设立三雍宫.明帝继承王位,亲自施行礼仪.天子开始戴通天冠,穿日月衣, 完备仪仗、祭祀等器物,兴盛清净无为之道,坐高堂之上朝见群臣,登灵台观望云气和景色,设立辟雍尊奉伺养三老五更.行过飨射之礼后,皇帝正身而坐亲自讲授经典,学士们拿着经书和皇帝诘问辩驳,许多官吏士绅围绕着桥门观望聆听.后来又为功臣的子孙,皇亲国戚等另外设立一间校舍,挑选聪明伶俐的子弟教授他们经籍,凡护卫禁军等以上的官职,都让他们熟读《孝经》,匈奴也派遣他们的子弟来学习典籍.啊!这在太平时期是多么兴盛呀!
建初中,在白虎观大规模的聚集学士,考详经籍所学的异同,连续数月才停止. 肃宗登位,按照石渠旧例, 顾命史官,编著通义.又下诏书挑选天资聪颖的子弟教授《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即使不设立学官,但都提拔成绩优异的人做讲习的老师,用此来招纳搜求隐士,保存各家之言. 孝和也屡次到东观那里博览阅读书籍. 到邓太后当政时,学者就比较懈怠了.那时, 樊准、徐防一起陈述勤勉学习的好处,又上言说现在的文官多数都没什么学识,于是邓太后下诏公卿精选官员, 三署里有能精通经术的人,都得到了推举.自从安帝当政以后,轻视六艺群书,博士形同虚设,学子们也怠慢懒散,学舍残破不堪, 种地的农夫来学舍开垦农田,就连刈草打柴的童子也到学舍刈草打柴. 顺帝有感于翟酺的言论,于是另外修建了一间学舍,有二百四十间房,一千八百五十间室. 以明经射策取士,增甲乙等科员各有十人,除了德高望重的老儒士外都授予郎、舍人等官职. 本初元年,梁太后下诏:”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的官员,都派遣子弟来学习经籍,每年就于乡射的月份聚会相互学习,以这为惯例.”从此之后, 离开本乡到京都求学的人逐渐兴盛起来,人数达到三万多人.然而章句逐渐疏落,反而大都相互推崇表面工夫,儒家的风气衰落了.奸党诛灭,许多有名的学士都因为受到牵连而被流放废除. 后来至于忿怒相争,相互诽谤,也有的私下里行贿金财货物,以此来哗众取宠,获得名声. 熹平四年,灵帝下诏众学士考证校定《五经》,刻在石碑上面,用古文、篆书、隶书三体书法相互参考验证,将石碑竖立在学舍的门口,让天下的学子都取法学习.
光武帝迁都洛阳,各种经书加起来有二千多车,从此之后,更比原来多了三倍.等到董卓迁都的时候,天下大乱, 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等地方所收藏的经籍惨遭殃及,大都给撕毁了,那些用丝帛所写的书籍,稍大点的就给撕来做车的帷幕和篷盖,稍小点的就被用来制成袋子.后来王允收集起来并被带向长安的经籍,才仅有七十多才车,由于路途遥远艰难,又扔掉了其中的一半经籍.再后来长安之乱,一时间被焚毁烧光,都差不多没有了.洛阳学者众多,难以一一记载,现在仅录取其中精通经籍的有名气的人,写就《儒林篇》.如果其中有的人已经记载在列传里了,就不再录入《儒林篇》.假如是师生关系,需要题名佐证的,也有记载.

释义:
袒割:袒右膊而割切牲肉,古代天子敬老、养老之礼。语出《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醩。"
辟雍: 辟,通"璧"。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
飨射: 古礼。宴饮宾客并举行射箭之礼。
乡射: 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
章句: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PS: 鉴于本人所学有限,翻译不周之处,请见谅!!!
第2个回答  2007-12-20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来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司马彪,字绍统,晋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从小好学,然而好色薄行,不得为嗣。司马彪因此闭门读书,博览群籍。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司马彪鉴于汉氏中兴,忠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遂“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出,司马彪的《续汉书》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司马彪的八志中,《百官志》和《舆服志》是新创,但没有《食货志》却是一大缺欠。

范晔在撰写《后汉书》以前,已经有许多后汉书流传。其中,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范晔的《后汉书》,就是在这些后汉书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

《后汉书》自有其特点。从体例上看,与《史记》和《汉书》相比,有一些改进。在本纪方面,它不同于《汉书》的一帝一纪,而是援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婴的先例,在《和帝纪》后附殇帝,《顺帝纪》后附冲、质二帝。这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一举而两得。在皇后方面,改变了《史记》与《汉书》将皇后列入《外戚传》(吕后除外)的写法,为皇后写了本纪。这样改动,符合东汉六个皇后临朝称制的史实。

在列传方面,《后汉书》除了因袭《史记》、《汉书》的列传外,还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七种列传。这些列传既是新创,又反映了东汉的实际情况。如东汉一代党锢大兴,许多比较正直的大臣都以结党的罪名被杀;另外,东汉的宦官多参与朝政,杀戮大臣,是党锢之狱的主要制造者。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东汉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范晔根据这些史实,创立了党锢和宦者两个列传。为列女立传,最早始于西汉的刘向,范晔在刘向的启发下增写了《列女传》,这在正史中是第一次出现。他写《列女传》的宗旨是:“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他的《列女传》中,有择夫重品行而轻富贵的桓少君、博学的班昭、断机劝夫求学的乐羊子妻、著名才女蔡琰等,不拘于三纲五常的界域。《后汉书》的列传,还往往打破时间的顺序,将行事近似的人写成合传。

如王充、王符和仲长统三人,并不是同时代的人,因为他们都轻利禄而善属文,行为近似,所以合传。

《后汉书》的特点,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态度;《党锢传》则正面歌颂了张俭、范滂和李膺等人刚强正直的风尚;在《杨震传》中,多处歌颂了杨震及其子孙廉洁奉公的家风;《宦者传》赞扬了蔡伦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对于侯览等人则直书其“凶家害国”。特别是《后汉书》的“论”“赞”,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优点。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

《后汉书》原来通行的注本,纪传部分是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注的,重点是解释文字,但也参考其他东汉史书;对史实有所补正,为各志作注的是南朝梁刘昭,他的注侧重说明或补订史实。此外,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十五史随话》
第3个回答  2007-12-18
只找到这么一点

【译文】 周成王、周康王去世后,老百姓的生活再也见不到古代贤君时代的太平盛世景象了,一天天乱下去,一直发展到秦朝,把前代圣君所创立的法制全都废除了。全国百姓奋起攻打秦朝使其灭亡,最后归附于汉朝。汉朝成为一代王朝,经历了二十四个皇帝,分为西汉、东汉,两次统制天下,将近四百年。然而大体上多采用秦朝的法制,那些更改秦朝的老章程,也大多是迎合自己的意愿,并不是效仿先王的制度,表现出统制天下的志向。抱有统制天下志向的,仅有汉文帝一人而已。但是,文帝(徒有其志)而统制天下的才能不够,所以虽然其仁爱谦逊之名声美好,但当代的法制,却不能仿效于夏、商、周三代。汉代灭亡后,列强就瓜分天下的土地;晋朝和隋朝虽然能统一天下,但是统一没有多久就灭亡了,那是不值得议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