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和公务员编制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吗?

如题所述

公务员单位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党政机关(比如工商局、人事局、市委、县委、宣传部之类),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国民党等)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团体(工会、妇联之类的),在这里工作的正式编制人员一般都为公务员,除了个别工勤编制(比如司机)。

事业单位主要是国家从事一些服务性质的公益单位,比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等之类的,有些地方的一些政府机关二级局也是事业单位,尤其在市县级别,比如交通局下的公路局、建委下的城管局,农业局下的农机局等等,虽然这些单位也叫局,但是却为事业单位性质,在里面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但各个地方也是不一样的,一些地方把这些单位归类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有些归类为一般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工作性质和公务员基本一致,由于不能直接归为党政机关,所以采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叫法,最典型的是监狱、劳教所、看守所、交警队等等,他们完全是执法单位,行使行政权力,但是因为其不是独立的党政机关,一般为司法局、公安局下的二级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待遇完全和公务员一样,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

公务员单位、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准确划分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地方不一样,有些单位在某些地区为公务员单位,但有些地方可能为参照或者一般事业单位。
在工资方面,公务员单位和参照的事业单位是一样的,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和他们不一样,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工资高于公务员单位和参照的事业单位。比如,市里中学老师的工资就比市政府办的公务员工资要高,因为事业单位的补贴较多。

在县级党政机关,一个单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往往不区分,局机关里公务员编制很少,大部分都是下属事业编制的人,但是干工作大家都一样,很多股长都是事业单位的,而且在干部任用上也不区分。县委可以直接将事业编制的股长提拔为县局的副局长,自动就转为公务员编制了。

到了市里以上的级别,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就区分得很明显,工作人员一般不大范围的交叉,都是各干各的,尤其是副科以下的人员一般不能交流,但是到了副科就可以相互交流。比如可以从事业单位里直接提拔人到局机关当副科长或科长,也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有关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教师类考试请登录华图教育官网查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0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逢进必考”——必须考试的。
一般来说,行政单位的在编人员就是“公务员”,根据工作单位是国家级还是省级以下,分为国家公务员和省级公务员。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组织考试)一般在每年年底,省级公务员考试(省里组织)一般在每年的上半年(个别地区每年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届时会有召开公告。考过了,就是公务员。例外的在于“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也是要参加公考的,但本质上却是事业编制——根据今年的改革方案,多数要明确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就是事业编。需参加市级或县级事业编考试。考试时间自由度较大,多数情况每年会有一次,需要经常关注当地人社局网站公布的招考公告。
另外,以上在编,必须是“干部”身份——对多数年轻人而言,就是必须有“报到证”。负责,或许有麻烦。
关于调动工作,你现在的本质应该是“临时工”,可能不存在调动问题,应该是“辞职”。考上之后的工作单位当然以报考单位为准。
第2个回答  2020-03-0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