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公众演说家,但是我有口吃因此我很是失望,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口吃的矫正:

口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言语障碍。口吃者不仅有异常的言语行为 , 往往还伴有情绪困扰和处世态度、方式的改变。不同的口吃者具体表现又各式各样。由于口吃的复杂特性,口吃的治疗也非常复杂多样。目前口吃治疗多集中在非药物治疗上,有言语训练、心理治疗、生物电反馈节拍器、改变发声方法、延迟语音反馈方法、声音掩蔽法等等。治疗应针对个体各自的口吃特点、性格、情绪和行为等的不同,选用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儿童轻度和中度口吃是有自愈性的,重度口吃需要进行矫治。一般认为,约80%的儿童口吃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但父母或矫治师的早期干预很重要。首先要消除父母的失望和歧视态度,要提醒儿童慢慢地说话,不要批评或惩罚孩子,缓和其紧张情绪,增强儿童的信心,减少对口吃的恐惧,使其不过分注意自己的讲话过程。父母应该慢慢的、放松地与孩子谈话,同时要有较多的停顿,并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的节奏说话,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肯定。下面介绍几种口吃矫正的方法:

一、言语反馈治疗

口吃者在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时候,口吃现象比较少,而且讲话自然而流畅。所以,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的原理,在60年代推出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 DAF)仪器,模拟这样的效果。当自己的讲话声音被改变后,听起来就象是别人在跟自己说同样的话,帮助口吃者在自己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也达到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效果,从而即时改善口吃。研究认为口吃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暂时流畅说话:一种是内生的(自我产生的)言语发生机制的改变,另一种是在言语发生时接受特定的某些外在的言语反馈。内生的减少口吃的方法,比如用怪异的腔调说话,拖长语音,柔和发音,以及其他基于言语动力的矫正方法。由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通常与言语发生机制相关,一些矫正后的口吃者,其流畅的说话方式被认为听起来不自然,可能需要大量的认知方面的努力来维持这种说话,并且很难在现实生活的说话情境中持续运用。最有效的提高流畅性的改变言语反馈方法,利用了“第二言语信号”,即在说话者产生的第一言语信号同时呈现离散的言语信号,并且包含了与说话者的第一言语信号相近的言语动作。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不同的是,利用改变言语反馈(ASF)的外在的方法,已被证明可以使口吃者立即产生稳定的、自然的流畅言语,基本不需要认知上的努力,尽管有时效果不能持续。

合唱说话(Choral Speech);掩蔽的听觉反馈(masked auditory feedback);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移频听觉反馈(frequency altered feedback);视觉化的合唱说话(visual choral speech)以及延时视觉反馈(delayed visual feedback)等改变言语反馈形式,已被证明可以立即减少部分口吃者高达70-100%的口吃行为。改变的言语反馈也被发现,不管说话速度如何,都可以提高流畅性,即使单耳使用,而非双耳使用,也可以持续提高流畅性。

以前这种改变言语反馈的仪器很大,只能在实验室里使用,对于矫正口吃,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一直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才出现了体积小,类似“助听器”般的口吃矫正器,如思比易(speecheasy)。由于是被直接放进耳朵,以及应用了微电脑语言处理技术,使声音反馈的灵敏度和清晰度更高,矫正口吃的效果更好。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思比易(speecheasy)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矫正效果,相关新闻已被ABC电视台、NBC电视台、BBC广播电台、《今日美国》、《人物周刊》、《福布斯》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

二、言语流畅性训练

言语流畅性训练,旨在调整说话的方式,以防止发生口吃,或发生口吃时控制口吃以便使言语交际能够进行下去。比如发音法,包括放慢语速、诱导发音、轻柔发音、运用气流以及形成说话的节律和韵律等技术。在掌握好这些发音技术后,口吃者可先以很慢的速度说话,循序渐进最后过渡到接近正常的语速。此外,将长句子分断,改变说话方式,跟读训练等也是言语流畅性训练的重要内容。言语流畅性训练虽不能消除导致口吃的体质因素,也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但确是一项可行的、治标的辅助疗法。

三、心理治疗

国内外学者都发现口吃患者存在对口吃的恐惧心理,对这种言语障碍没有明确的理解,表现为逃避与外界的言语交流,严重时与外界隔绝。心理障碍的加重使口吃症状进一步恶化,反过来更加深心理障碍,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口吃病变得根深蒂固。张景晖认为:根治口吃病的着眼点应放在心理障碍的破除上。口吃病的病根在于“一个字也不能口吃”的主观愿望,不彻底摧毁这个错误的强烈的愿望,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欲消除心理障碍,必须无条件地允许口吃。日本的森田心理疗法,其基本精神就是不排斥口吃这一既定事实, 带着口吃象正常人一样工作, 表现出“顺应自然”的态度,允许口吃,为所当为。黄逸认为:口吃者恐惧口吃,实际上并不是恐惧口吃本身,而是恐惧口吃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丧失有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口吃病心理治疗的实质和核心应是:减轻或消除对口吃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恐惧。

在心理治疗中,强调行为的、认知的和情绪的治疗。包括:
1. 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疗法,逐步让患者认识到自己错误、偏执的认知观念,自觉地用正确思维观念去取而代之。同时耐心地倾听口吃者的倾诉,对他们表示充分地理解。
2. 放松训练,教会患者亲身体验自身肌肉收缩及放松的效果,通过自我反复训练,达到全身肌肉松弛即心身松弛的作用。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逐步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平稳心态。
3. 系统脱敏训练疗法。在治疗的实践中,采取自我系统阅读训练,关爱性交心对话疗法;系统社会交往训练等。让患者接触各种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人群,在交谈和阅读中解除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逐步培养患者平稳、镇定自若的心态。
4. 暴露疗法:对于年青的患者,特别是学生患者,当他们经过上述等有关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时。应激励患者采取大胆的冲破性的暴露疗法,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朗诵等各种竞赛,让他们在各种场合中锻炼自己,建立起自立、自信、自强的决心。

四、其它治疗方法

呼吸训练:口吃者的呼吸器官、发音器官一般正常,但口吃者说话时常常呼吸紊乱,呼吸方式不当,或呼吸和发音不协调。采用符合发音规律的呼吸疗法,如练习呼吸操,进行呼吸和发音的协调训练,结合其它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改善口吃。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生物反馈,如呼吸,肌电反馈,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减少口吃,提高言语的流畅性。

药物疗法:氟哌啶醇被认为是治疗口吃的有效药物,但副作用较大。氯丙咪嗪(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较强的5-羟色胺回收阻滞作用)口服,可使口吃严重程度明显下降。还有学者提出可试用钙通道阻滞剂和胆碱能阻滞剂治疗口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9
“生活中,你总会得到更多你所关注的。”对于自己某些方面的障碍,提高警惕、一遍遍告诫,这些并不会起到预想的作用。
你的情况和你的这个梦想,让我想起了贝多芬,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像他那样痛苦地活着,不管怎样,只要年轻,梦想还可以重新选择(但是你如果真的具备演说家的才能,只有这一个缺陷,但你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并且无论多少岁月,你都愿意为这个梦想奋斗,当然要坚持梦想)。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个梦想,你对自己说话方面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反倒不会说话了,你要认识自己的情况,我也曾有过说话不流畅的经历。越是害怕自己话说得不顺利,越是关注;越是关注,越是紧张;越是紧张,越是说不好。如此恶性循环,光靠自己内心的纠结,真的很难获得自拔。
也可能只是自己的自卑引起的,这就要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自卑,承认自己的优点和所有不足之处,如果你说你找不到自己的优点,那就正好说明了你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而不是优点,日后要有所改变,生活态度变了,生活也会发生美妙的变化。
所以,降低要求,放弃完美主义,愉悦地接受自己,承认自己在说话方面存在问题,当你真正接受自己,你也会愿意向朋友坦诚自己不足。在说话时,将注意力放到更重要的方面去,而不只是关注自己说话是否流利,明白语言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说话口吃就口吃,不需要惦记着,不需要总是关注错误,别人也不会总是关注你的不足。简单介绍一种心理疗法: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想象一个最真实、最自然的自己在跟前,无限逼真地感受真实自己带来的轻松快乐感,他/她是怎么为人处世的,是怎么与人交流的,怎么样洒脱自如地在公众面前演说的,将想象中画面放大、声音也加大,然后走入真实自我的身体里,与之融合为一体,拥有最真实自己的力量!
另外,建议你先去看看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重塑心灵》——李中莹,《七天改变你的生活》——保罗·麦肯纳,《语言的魔力》——罗伯特·迪尔茨 等等

亲,也许身体上你成熟了,但心灵上的成长却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坎,经历了这些,你以后就具备战胜更大困难的能量了。不管这个梦想你是否决定坚持下去,但是换种生活方式,关注令自己感觉良好的东西,你会感觉越来越好,明白吗?
第2个回答  2012-05-04
坚持你的梦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先矫正你的口吃,然后进行刻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你一定能够很快解决口吃问题,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最终成就一代演说大家.
加油!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你一定行的!
第3个回答  2012-04-29
在中国做公众演讲家是行不通的,学好英语,多朗读来锻炼舌头,去国外锻炼吧
第4个回答  2012-04-29
没事古时候也有一位口吃的人通过不断地练习,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演说家,祝你好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