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学员名单许奎贤

如题所述

  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党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国民党军官
  (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11]
  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贺衷寒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郝柏村蒋仲苓王升黄珍吾彭孟缉桂永清谢晋元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郑作民王竣黄翔曾泽生徐会之赵子立阙汉骞董钊李铁军罗奇贺忠汉胡靖安王慧生宣铁吾黄梅兴陈颐鼎李以劻肖赞育戴安澜萧作霖唐生智林伟俦吕旃蒙覃异之贾伯涛郑庭笈陈修和文强杨伯涛侯镜如王耀武孙元良刘戡黄杰陈大庆刘安祺高魁元蔡炳炎廖运泽曾扩情酆悌张耀明廖昂吴起舞彭士量邱行湘孙明瑾李文王怀义王敬久滕杰唐纵蒋孝先
  共产党军官
  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王良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一曼(女) 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段德昌贺声洋萧方周维炯杨其纲彭干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渊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清余洒度徐彦刚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曹福昌邓萍唐澍姜镜堂常乾坤伍中豪
  抚州籍校友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为建立新型革命军队,培养新型革命军官而创办了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军校开学至1949年,校名几经变更,先后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和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等,因创办时校址位于广州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国共两党曾派出许多优秀干部到黄埔军校工作。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查证,抚州籍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过的共211人。其中学员182人,教官37人(内含8名本校毕业留校人员)。教官在校部担任教务或有关工作,14名有少校以上军衔,其中5名有上校以上军衔,他们是:
  李士奇,别名特夫,宜黄县人,原居县城东门外。黄埔第1期(1924.5—1924.11)步兵科学员,第17期时(1940.5—1940.11)任三总队少将总队长,时年39岁。
  陈克斋,东乡县人,原居岗上圩。保定军校一期毕业,曾任黄埔3期教育部少校战术教官,黄埔16期时(1939.1—1939.7)任上校战术教官、科长,时年34岁。
  于椿林,别名松柏,南城县人,原居县城河东街。黄埔6期(1928.4—1929.5)一总队工兵科学员,曾任黄埔8期上尉助教、16期少校队长、中校队长,18期时(1941.4—1943.2)任上校工兵大队长,时年40岁。
  王铨,别名公衡,临川秋溪人。黄埔6期(1928.4—1929.5)一总队步兵科学员,曾任16期一总队中校副大队长,18期时(1941.4—1943.2)任二总队上校大队长,时年34岁。
  李崇德,别名吉祥,南城县人,原居新丰街。黄埔5期(1926.3—1927.8)炮兵科学员,曾任黄埔18期步兵科上校战术教官、20期步兵科上校战术教官组长、20至22期总务处庶务科上校科长,23期时(1949.8)任实习工厂上校厂长,时年43岁。
  袁嗣梅,别名镜先,临川莲源人。黄埔6期(1928.4—1929.5)一总队工兵科学员,曾任黄埔21期上校督训处筑城地形主任教官,时年39岁。
  抚州籍黄埔校友211人当中,临川86人,东乡30人,宜黄24人,崇仁22人,南城16人,金溪11人,黎川10人,南丰8人,乐安2人,广昌、资溪各1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6
有这人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