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白内障?

如题所述

1、老年性白内障:是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主要原因是蛋白质的变性,不溶性蛋白、钠和钙等含量的增加,钾和维生素C减少和谷胱甘肽的缺失。晶状体蛋白中的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水溶性白蛋白可以转变为不溶性蛋白,年龄愈大,不溶性蛋白含量愈多;另外维生素C缺乏、晶体pH值的改变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渗入晶体都可引起晶体蛋白的变性,产生混浊。   2、外伤性白内障:常见车祸,钝器伤,尖锐物品刺伤或穿通眼内异物伤等。   3、并发性白内障:包括机械性、辐射性、电击性,由某些眼病本身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如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高度近视以及化脓性角膜溃疡、陈旧性眼外伤等眼病均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   4、代谢性白内障:临床多见糖尿病性白内障。   5、先天性白内障:又称发育性白内障,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内生性原因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具有遗传性;外生性的原因是指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所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前期6个月内患有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以及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有可能引起。   6、后发性白内障: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线状摘出术后,残留的皮质及囊膜发生混浊导致。   7、药物性中毒性白内障:眼局部或全身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引起。   8、辐射性白内障:多因放射线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0
 1.先天性白内障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多为静止型,可伴有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
2.后天性白内障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分为6种:
①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又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
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
③外伤性白内障。
④代谢性白内障。
⑤放射性白内障。
⑥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一般只有手术才能治疗白内障,如有类似症状,建议您到医院及时治疗。
第2个回答  2016-07-23
  1、内分泌紊乱: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类固醇药物,会提高白内障的发病率。
  2、缺氧:缺氧会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减少,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的形成。
  3、外界温度异常:普查结果显示,在高温下工作的工人中,60岁以后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通过动物观察发现,钙,磷,维生素E、A、B2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与白内障形成有关。
  5、阳光与紫外线的影响:在紫外线影响下,磷离子可能与衰老的晶状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导致晶体的硬化与钙化。
保定新视眼科医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30

哪些因素会导致白内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