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光比

如题所述

摘自百度百科:
消光比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消光比 英文名称:extinction ratio;EX 定义:激光功率在逻辑“1”的平均功率和在逻辑“0”的平均功率之比。 应用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光纤传输与接入(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对于数字脉冲光发射机,消光比这个指标很重要,它定义为全“0”时平均光功率p0和全“1”时平均光功率p1之比,可用EXT表示,定义式如EXT=10lg(p1/p0)(dB) , 消光比的不足容易引起对码元的误判等一系列问题。   假如二个偏振元件P1和P2左右排置放着,如我们称P1为起偏器,透过P1的光为线偏振光,称P2为检偏器,如果P1和P2的光轴一致,则透过P2的光强最强,如果P1和P2的光轴相差90度,则光强为零。假如通过P1的线偏振光的振幅为E,则光强为I0=E^2。E可以分解为Ecosθ和Esinθ两个互相垂直的分量,其中Ecosθ分量平行于检偏器的透光轴,而Esinθ分量则是垂直于该透光轴,故这两个分量中只有Ecosθ分量才能从检偏器通过,因此I=(Ecosθ)^2=I0(cosθ)^2。此式称为马吕定律消光比:实际上偏振器件并不都是理想的,也就是说自然光通过P1后得到的不是完全的偏振光,而是部分偏振光;即使P1和P2互相垂直,透过光强也不为零。当它们相对转动时,最大透过光强与最小透过光强之比称为消光比。消光比是衡量偏振器质量的重要参数。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设备及环境差异的问题,消光比很难控制,只能将消光比控制在某一范围。由于消光比的决定因素是功率,所以消光比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两大方面考虑。第一,温度差异。温度的差异会导致电路元件参数的改变,影响功率,从而引起消光比变化。第二,光路洁净度差异。光路的洁净度会影响光功率的损耗,但是P1与P0的功率变化值不是线性关系(分子分母减去同一个值),根据定义消光比会变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消光比是激光功率在逻辑“1”的平均功率和在逻辑“0”的平均功率之比。可用EXT表示,一般用对数式表示为:EXT=10lg(p1/p0)(dB)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设备及环境差异的问题,消光比很难控制,只能将消光比控制在某一范围。由于消光比的决定因素是功率,所以消光比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两大方面考虑:
  第一,温度差异。温度的差异会导致电路元件参数的改变,影响功率,从而引起消光比变化。
  第二,光路洁净度差异。光路的洁净度会影响光功率的损耗,但是P1与P0的功率变化值不是线性关系(分子分母减去同一个值),根据定义消光比会变大。
第2个回答  2019-07-23
【光源消光比】是度量偏振相关器件(如保偏光纤、保偏光纤耦合器、偏振器)保持偏振态稳定性能的指标。当一束偏振光精确地沿保偏器件某一光轴入射时,在正交轴方向上会激发偏振模,两个正交轴上的功率比值就是光源的消光比。简称“消光比”。

消光比的测试方式如下:沿被测器件输入端的慢轴(或主轴)注入线偏振光,测量输出端正交方向的输出功率p1(慢轴)、p2(快轴),可得器件的消光比指标,如下图公式:
第3个回答  2012-10-10
假如二个偏振元件P1和P2左右排置放着,如我们称P1为起偏器,透过P1的光为线偏振光,称P2为检偏器,如果P1和P2的光轴一致,则透过P2的光强最强,如果P1和P2的光轴相差90度,则光强为零。假如通过P1的线偏振光的振幅为E,则光强为I0=E^2。E可以分解为Ecosθ和Esinθ两个互相垂直的分量,其中Ecosθ分量平行于检偏器的透光轴,而Esinθ分量则是垂直于该透光轴,故这两个分量中只有Ecosθ分量才能从检偏器通过,因此I=(Ecosθ)^2=I0(cosθ)^2。此式称为马吕定律消光比:实际上偏振器件并不都是理想的,也就是说自然光通过P1后得到的不是完全的偏振光,而是部分偏振光;即使P1和P2互相垂直,透过光强也不为零。当它们相对转动时,最大透过光强与最小透过光强之比称为消光比。消光比是衡量偏振器质量的重要参数。
第4个回答  2012-08-27
消光比(ER)的定义是:全“1”码平均发送光功率与全“0”码平均发送光功率之比,以dB表示。EX=10log10(A/B),'A"表示1”码平均发送光功率,'B"表示0”码平均发送光功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