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心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们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的声誉、威望等等比较关心,而虚荣心强的人一般的自尊心也很强。 

面子观念的驱动。爱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行为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 

与戏剧化人格倾向有关。爱虚荣的人多半为外向型、冲动型、反复善变、做作,具有浓厚、强烈的情感反应,装腔作势、缺乏真实的情感,待人处事突出自我,浮躁不安。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是自卑和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 

  虚荣心强的人往往都不愿脚踏实地的做事,而是经常利用撒谎,投机等不正常的手段去渔猎名誉。他们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又很自负、嫉妒心重;在学习上不刻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3
虚荣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追求虚荣的性格缺陷,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但虚荣心强的人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利用撒谎、投机等不正常手段去渔猎名誉的。想把虚荣心转化为自尊心,应注意以下几点进行调整。 认识虚荣心带来的危害 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对表扬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遮掩,不喜欢也不善于取长补短。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这种虚荣的心态对迫切要求上进,正处于成长之中的中学生是十分有害的。虚荣的人外强中干,不敢坦露自己的心扉,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虚荣在现实中只能满足一时,长期的虚荣会导致非健康情感因素的滋生。 了解虚荣心的一些表现,及时控制和纠正 虚荣心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过高估计;处处炫耀自己的特长和成绩,喜欢听表扬,对批评恨之入骨;常在外人面前夸耀自己有点权势的亲友;对上级竭尽拍马奉承;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喜欢班门弄斧;家境贫寒却大手大脚,摆阔气赶时髦;处处争强好胜,觉得处处比人强,自命不凡;对生活中的失误归咎于他人,从不找自身的原因;有了缺点,也寻找各种借口极力掩饰;对别人的才能妒火中烧,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等等。 认清虚荣心与自尊心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生理发育,青少年的自尊心也得以发展,并明显增强。随着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人的社会认识能力与自我意识也逐步提高,开始了个体社会化。随着自尊心的发展,虚荣心才开始介入人的情感领域。虚荣心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的声誉、威望等比较关心。做了好事,心理高兴是荣誉感的表现;珍惜荣誉,顾全面子是维持自尊心的正常要求;而为了表扬去做好事,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了。自尊在谦虚、进取、真实的努力中获得。有自尊的人不掩盖缺点,而是取长补短;不会通过有权势的亲友或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不会不懂装懂,夸夸其谈;也不会把失败和不如意归咎于他人,而是可以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来改进自己。 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 中学阶段,学生开始为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而学习,学习成为自觉、主动而持久的活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加上社会上某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对生活、前途、人生的态度过分追求外在的虚华,讲排场,摆阔气,大吃大喝,攀比是时髦的象征,否则就会由于跟不上形势而遭讥讽,这都为虚荣心的滋长提供了土壤。只有着眼于现实,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通过艰苦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 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对社会上的一种良好时尚,就要大力宣传,使人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发生从众所为。如果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任其泛滥,也会造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可以说正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为免遭他人讥讽,便不顾自己客观实际,盲目任意设计,打肿脸充胖子,弄得劳命伤财,负债累累,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我们要本着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 调整心理需要 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对饮食、休息、睡眠、性等维持有机体和延续种族相关的生理需要,有对交往、劳动、道德、美、认识等社会需要,有对空气、水、服装、书籍等的物质需要,有对认识、创造、交际的精神需要。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满足需要中度过的。可人毕竟不能等同于动物,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在某种时期或某种条件下,有些需要是合理的,有些需要是非合理的,对一名中学生来说,对正常营养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不顾实际摆阔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对干净整洁、符合学生身份的服装需要是合理的,而为了赶时髦,过分关注容貌而去浓妆艳抹、穿金戴银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要学会知足常乐,多思所得,以实现自我的心理平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9
虚荣心很强,表现在很多方面。
虚荣心强的人有比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不够,能力上自认为有“欠缺”。有虚荣心的人有比一般人强的自尊心,然而由于依赖性,故自信心不够,向外表现为自尊心过强,对某些事物过于敏感,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内表现为自卑,不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成愿望,希望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为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
扩展资料
虚荣心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是盲目攀比,好大喜功,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有强烈的嫉妒心等等。对虚荣的渴求心理;对自身的外表、学识、作用、财产或成就表现出的妄自尊大;对表扬或赞美的渴求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
克服虚荣必须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必须培养自己的求实品质。
第3个回答  2016-11-12
表示这个人很虚伪,不诚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