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内容包括什么

如题所述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
这些活动是对儿童综合功能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做出适当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在指导活动的目标当中,涉及的感觉越多、学习效果越好。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儿童都必须在0—12岁参加感觉统合学习,这样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运动能力,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效果。一旦错过,将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您好,感统训练主要针对提升或改善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会根据孩子自身感觉统合的发展来制定训练计划,主要通过刺激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官,促进孩子大脑全面发育,达到大脑和身体互相协调。

感统训练包含大运动、语言、前庭觉、平衡感、精细动作、注意力等等,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触觉感统训练

可以通过洗澡游戏、梳头游戏、麻布刷身游戏、毛巾卷游戏、沙土游戏、小刺球游戏等来刺激孩子的身体。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注意自己的力度,让孩子逐渐的适应,才能改善触觉失调的问题。

2、听觉感统训练

可以通过听音乐、复述故事、分辨音色、萝卜蹲等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听觉。让孩子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不仅能改善听觉失调,也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要注意的是,孩子听觉系统比较脆弱,家长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3、视觉感统训练

可以通过识别颜色、图案找不同、扑克牌记忆等方法训练,训练孩子的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能力以及视觉分辨能力。家长在训练时,要注意训练时间,防止孩子视觉疲劳。

4、本体觉感统训练

本体觉同科训练可以通过“金鸡独立”、跳绳、顶物走直线、独木桥、S形垂直平衡木、圆形平衡板、平衡脚踏车等器材来强化孩子的平衡感以及身体的灵活度。在进行本体觉训练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5、前庭觉感统训练

前庭觉失调可以通过旋转运动、平衡运动、跳跃运动、拍球运动等对孩子进行训练,主要是改善孩子手脚协调能力、孩子的平衡能力以及注意力等问题。同样是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感觉统合是孩子一切能力的基础,想要提升孩子的能力,不妨从打好基础开始。希望以上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第2个回答  2020-11-02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理论上解释就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能力。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把感统理解为,人通过感官来获取外界感觉信息,并处理做出积极的反应的一种能力。
而感官就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觉、本体感等等

感统训练,指的是运用专业的训练的器材,孩子在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对大脑的刺激,从而锻炼孩子的触觉、前庭觉以及本体感,这样进行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的能力。通过游戏,在玩乐的过程中进行训练。那么,感统训练有哪些呢?感统训练就是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多媒体的技术创造儿童虚拟的康复训练的环境,拥有这众多的训练项目,并用科学的体育训练设备,让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从而改善儿童的触感,本体感以及前庭感,这样就可以实现大脑与身体的其他的功能相互联系以及协调,促进儿童大脑的发展。

感统训练是通过给孩子虚拟出各种训练环境,给出各种训练的项目,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从而改善儿童的触觉、本体感以及前庭感,从而使得儿童的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发展
第3个回答  2020-11-02
感觉统合训练是关系着人类最重要的感觉来进行系统的训练,可以分为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训练、运动感觉训练等五个项目的训练,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其使用的感统训练器材也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触觉训练

  触觉训练适用于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表现的宝宝,目的在于强化宝宝的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的神经感应,帮助宝宝提高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建议选用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作为训练器材。

  2.前庭平衡觉训练

  有些宝宝身体灵活度不够、姿势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难以培养。为了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系统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组织神经健全、前庭平衡及视听能力完整程度,这些宝宝就要进行适当的前庭平衡觉训练。这类训练可采用 圆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等训练器材进行训练。

  3.弹跳训练

  当你发现你家的宝贝有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姿势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怕事、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假、关节信息不足这些问题时,千万不可小视,它在提醒您:您家的宝贝需要通过进行弹跳训练来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系统,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从而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推荐使用羊角球、跳床等训练器材。

  4.固有平衡训练

  固有平衡训练主要是针对宝宝的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能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这类表现所进行的训练。目的在于调整宝宝脊髓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可借助的训练器械有: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等。

  5.本体感训练

  语言发展缓慢、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这都是宝宝本体感失调的症状。这类症状表现可采用 跳床、平衡木、晃动独木桥、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对宝宝进行适当的训练。长此以往, 便可强化宝宝的固有平衡、触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02
感觉统合最早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爱尔丝博士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其中将儿童的脑神经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结合,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而现在,感觉统合理论已经成为了常用理论,也发展出了感觉统合训练。那么,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所以说,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而当感觉统合出现障碍时,会产生知觉、语言、认知等的障碍,以及情绪和行为控制不良等的问题,也就是无法正常与外界事物反应。

感觉统合训练是基于儿童神经发育需要,通过专业训练师指导,凭借各种专业器材,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游戏运动,通过输入较强的感觉刺激,诱发作出适应性反应,达到改善脑处理感觉讯息,改善脑组织的神经功能的目的,有效提高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反应进行管控的能力,矫正各种不良现象表现和失调状态,充分开发大脑的潜能,调整情绪和性格,增强孩子自信心,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感统训练包含的内容

1.触觉训练

通过按摩球,指压板,平衡触觉板等器械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适于儿童: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2.前庭平衡觉训练

通过平衡踩踏车,大龙球,大滑板,小滑车,跳袋,吊缆等器械调整信息及平衡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

适于儿童:身体灵活度差,姿态不良,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方向感不佳,学习能力及习惯难以培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