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生长环境

我养的兰花叶子老是发白

兰花生长的小环境大概有如下的几个自然特点。 1.微酸性土壤或含铁质的土壤。 2.含腐殖质丰富的松土或沙土。 3.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一般在次生杂木林下生长。 4.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 5.林荫下或稀疏的山草旁,即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春兰多生于山阴,夏兰多生于山阳,秋兰多生于朝南多雾的地方。 6.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 7.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 8.总之是人迹较罕至之处。因兰花的种子极其微小,生长期又长,一株兰苗从发芽到长成成兰开花要十头八年,如在人迹多至之处很难长成成兰。 9.台兰和石斛兰则附生在深山幽谷的石壁或大树之上。 10.兰花对气温的要求并不严格,一般来说,摄氏15度至30度最宜生长。35度以上生长不良。5度以下的严寒在南方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上述十项可构成兰花生长的小环境,小气候。专业的兰圃里的温室或凉棚就是根据上述要求来设计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农家养兰常在屋顶阳台上用篱竹搭成凉棚。西北方向防风、防西照阳光用密篱,东南方向为通风、迎光用疏篱,棚顶也用疏篱以遮挡部分阳光和雨水。棚内装有喷雾水管。这种设计颇为简便、实用,收到很好的培植效果。 兰花的植株一般以具有一个假球茎的叫一株,江南一带叫一筒,粤人称一枪。几个假球茎相连的叫一丛,也叫一趸。一株兰花可分地上、地下两个部分。地下部分以假球茎为基础,假球茎四周分布着几个层次的生长点。粤人把这些生长点叫“丁”。最下层的生长点长出兰根。兰根为长条形肉质根,没有须根,每株兰都有好几条长短不一的肉根,有的长达八十公分,盘曲于表土中。中层的生长点长出兰的芽叶,较上层的长出花箭,也叫花葶。采集兰株蔌换盆时特别要注意不能损伤这些兰丁,否则长不出根、叶、花。地上部分为托叶、叶、花苞、花茎、蒴果。果为棱纺锤形,一般是六棱,三棱明显,三棱不明显。果里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的种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17
  兰性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各地的气候、环境、都能影响兰花的生长,所以选择植料的方式不同。例如福建闽南一带,四季天气较暖和,不会太冷,兰花生长速度快,适合用小鹅卵石种植,第一、节省资源;第二、鹅卵石利于通风、不积水。

  兰花养殖技术:
  场地选择:要求四周空旷,通风良好,并靠近水面,空气湿润,无煤烟污染。场地的西南面,可种常绿阔叶树,郁闭度应在0.7左右,这样可减少午后阳光照射,调节湿度与温度。
  浇水:以雨水或泉水为宜,不宜用含盐碱的水,如用自来水,应将水搁置数天后使用。浇水要看气温情况而定,春季浇水量宜少,夏季宜多;梅雨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盆土宜稍干;秋后天气转凉,浇水量酌减,保持湿润即可。冬季在室内宜干,减少浇水次数,且宜于中午时浇。兰花可淋小雨,但连续下雨或暴雨则易烂心、烂叶,故须注意防雨。
  施肥:栽兰宜用饼肥,以草木灰4份、豆饼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匀,放于缸内,分几次加水,使豆饼浸涨为止,后加盖密封,经一年腐熟,再制成干粒。使用时放于盆面即可。如用全粪,也应经一年腐熟,掺水冲淡滤渣使用。一般从5月开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应在傍晚进行,第二天清晨再浇1次清水。
  遮阳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荫棚要求通风良好,兰花在3~4月间刚出房时,可以多晒太阳,以后蔽荫时间渐增。冬季兰花须搬入室内防寒,室温保持1~2℃即可。另外,兰花在春季出房后,秋季进房前,也要注意防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7
兰花喜欢在阴凉湿润、空气流畅、土壤肥沃并富含大量腐殖质的环境下生长。
第3个回答  2020-12-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