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经济搞得最好的是哪个朝代?

我需要全方位了解中国各朝代经济问题。

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是宋朝。

宋朝人口首次突破1亿的阶梯,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北宋的首都汴梁人口超过1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济总量居当时世界第一位。经济强盛的另一个表现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直观的例子是《清明上河图》里所展现出的超越以前任何朝代的商业繁荣。

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赵匡胤建立宋朝的公元960年时,年人均GDP已达到600美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1%,“人均收入上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宋朝财政收入峰值达到1.6亿贯,按照“1贯=1000枚制钱=1两白银”的公式作个简单推算,宋朝年财政收入的最高值达1.6亿两白银,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北宋中后期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达10000万贯。

明隆庆5年(1571)岁入白银250万两。参照黄仁宇先生的估算,明朝正常的岁入最多也只有1500万两,紧急时期达到2500万两。以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那么明朝的正常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

清朝的财政状况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4000万两,仍然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扩展资料:

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强盛的经济一方面来自外贸的增长,另一方面又为对外贸易注入了活力,加上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导航的应用,使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大增强,除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传统贸易伙伴,宋朝的贸易对象还包括了其它亚洲国家以及一部分非洲、欧洲国家。

宋朝已经可以建造300吨的大船,用指南针导航,而数百年后哥伦布的航船才120吨。英国学者巴兹尔·戴维逊在《古老非洲的再发现》一书中认为:“十二世纪前后,中国造船就技术上来讲,已经能够航行到任何船只所能到达的地方。”

瓷器、丝绸等是宋朝海外贸易的“拳手产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享誉海外,根据史料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当时进出口商品多达300多种,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的发明也随着海外贸易走向越来越多的国家。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宋代铜钱的“国际化”

百度百科-中国经济发展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2
中国历史上经济搞得最好的是宋朝。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宋朝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太宗时期,每年铸币八十万贯。到神宗熙宁六年,已达六百余万贯。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真宗时期,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使用,是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仁宗后改归官办,并定期限额发行。徽宗时期,改交子名为钱引,并扩大流通领域。南宋于1160年(高宗绍兴三十年)改为官办“会子”,会子主要有东南会子(也叫行在会子),湖北会子和两淮会子。但是为防止铜钱北流,宋朝政府规定在与金交界处仍然只能使用铁钱。与交子不同,会子是以铜钱为本位的,面值有一贯(一千文)、两贯和三贯三种,后增印两百文、三百文与五百文小面额钞票。干道五年定为三年一界,每界发行一千万贯,以旧换新。
第2个回答  2012-06-09
这个不好说,标准难统一。首先是国富,还是民富,也就是看不看税收轻重;其次,历史在进步,生产技术在进步,先秦是青铜,汉之后铁普及到农业,这是大进步;后来历朝又修了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不断积累改善发展,成产率提高了;明末清初时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引入中国,粮食产量大量增加,我们比较看不看历史原因。
1,如果不排除历史进步因素的话,那肯定是清朝康乾年间,汉顶峰人口6000-7000万,唐顶峰比汉稍多,6000-8000万间,宋顶峰大概也是这个范围左右,但清朝突破了一亿,乾隆年间有1.6增加到三亿,农业经济不就比较出来了吗?但这样不公平,历史沉淀和玉米等引入,人口不会变化这么大。
2,有些朝代的一年财政收入很高,比如宋,其中南宋还比几百年后的清朝年收入高,耕地也少多了,但我们也不能说宋搞得最好,宋的三宂问题和游牧入侵,税是很重的,人民负担很大,而清朝康乾摊丁入亩,百姓负担相对轻多了。
我们每次说有什么之治或者盛世,很难比较他们谁更胜一筹,因为朝代所处环境不一样。但所有治世来说有个特点统治者比较重视民生,相对开明。如果你非要问个最好,那我就从理论上认为是西汉前期文景时代,虽然他与唐,宋,清相比不显著,但那个时代以黄老无为思想治国,对百姓干扰少,政府修理很多水利。那个时代不存在如今什么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问题,政府除了帮人们解决经济发展困境外,干涉越少越好,政府相对来说(与其余朝代比)更类似一个服务机构而非统治机构(相对的,实际上不是),社会安定富强。我觉得任何一个政府他注重民生,对百姓来说他更多是服务公共机构而不是统治机构,这种政府哪个人民不爱,国家不富强。
第3个回答  2012-06-02
唐朝经济是历史上比较差的一个朝代。差到小勃律之战打了胜仗,国家居然拿不出钱来封赏。政治上重用明经科豪门子弟,科举制度流于形式,政治制度也不怎么样,李白就曾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代经济可以说很好也可以说很不好。明代张居正改革时国家赋税为400万白银,宋代宣和年间,宋朝都快亡国的时候,都有赋税1.4亿贯,折银1.1亿两,不过宋代每年财政支出却是1.7亿贯,这么高的赋税却还有这么高的赤字,这在其他朝代是很难得一见的。只能说宋代铸钱铸多了,铜钱贬值了。不过宋代的军事还是不错的,对外战争胜率高达70%以上,仅次于本朝、冉魏和元朝,排名中国第四。之所以留给后人一个积贫积弱(我很想不通这个积贫是怎么个贫法)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宋代皇帝是和平主义者(开国两代例外),有时候打了胜仗还赔款买和平而已。
国家财政情况最好的是隋朝,秦朝次之。这两个朝代被人冠之以暴君国家,百姓穷的活不下去了纷纷揭竿而起。实际上这是后来的唐朝汉朝污蔑。隋朝立国只有三十余年,从立国之初到亡国年年征战,其中又有征陈、征西突厥、征吐谷浑、征高丽等倾国之战,还经历了隋末乱局,修大运河的工程,隋朝的国库一直都在源源不断的向天下输出钱粮,一直到隋朝灭亡后20多年的贞观十九年,河南大旱,隋朝最大的粮仓荥阳都还有余粮可以赈灾。本朝已经算是够富有了,你让中央20年不收税试试,1年都扛不住。而秦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朝的敖仓扛过了秦末乱局,楚汉争霸,一直到数年之后白登之战结束后才耗尽。
最富有的朝代却是明朝。明朝隆庆开关以后,到1621年第一次大萧条为止,大明在短短53年间席卷了世界90%以上的财富,仅白银就有5亿到6亿两(一说10亿以上),珠宝不计其数,搞得欧洲好不容易发现新大陆的金银矿,结果变得比以前更穷了,更是因为巨大的贸易逆差引发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不过这也是明代亡国的原因。巨大的财富产生了巨大的通货膨胀,而在中外贸易中并没有得到实惠的西北部地区因此变得愈发贫穷。更重要的是那些发了大财的官商们咬死明朝不收商税这一点,每年数亿白银的贸易居然一文钱的税都不用交。搞得大明比拼国力居然都比不过一个小小的女真。
第4个回答  2012-06-02
宋。在宋之前我国的经济中心主要是在北方;但因为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又因为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增长,我国的经济南移是在南宋时完成的。民间还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宋代还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造船业也居世界首位,其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以至于宋每年都向辽(北宋),金(南宋),西夏(南宋时)上交大量岁币但国库仍尤为充沛(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