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中考--检测复习题 除题外,还有答案

如题所述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60分)
1.在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 B.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抑制了呼吸作用 D.光下呼吸作用减弱
2.新疆的瓜果比较甜,其原因是( )。
A.纬度比较高,光照时间长,制造的有机物多
B.昼夜温差大,晚上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C.新疆地区的水甜
D.新疆地区的土壤肥沃
3.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 )。
①增加光照时间②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量③增加大棚中的昼夜温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高大树木顶端叶片中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根压
5.从前,农村每家都用地窖储存地瓜、粮食或蔬菜,每次进地窖前要先将通风口打开一段时间,原因是( )。
A.地窖内太冷
B.贮存的粮食等呼吸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
C.地窖内的粮食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
D.地窖阴暗潮湿
6.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有种子 B.种子有果皮包被
C.种子无果皮包被 D.叶形为针形叶
7.下列哪种细胞之间排列最紧密?( )。
A.叶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
C.叶脉中的细胞D.叶肉细胞
8.水淹后的植物却表现出缺水症状,原因是( )。
A.植物蒸腾作用太强烈
B.根部缺氧,呼吸作用下降,吸水力下降
C.水太多,把部分根泡烂了,吸水力下降
D.水溶液浓度太小,影响了根对水的吸收
9.现在不提倡在卧室内养殖大量的花草,原因是( )。
A.植物释放氧气太多,对人体不利
B.使室内潮气太重,容易得关节炎
C.花草盆的土壤中含细菌太多,容易诱发传染病
D.夜间与人争夺氧气,不利于健康
10.下图表示在25℃条件下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豌豆种子,乙瓶内装有煮熟并冷却至25℃的豌豆种子,两瓶均用包有温度计的棉团塞严。能正确表示几小时后温度计读数的是( )。

1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光能
A.表示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B.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C.产物利用:只为生物圈中的动物和人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D.意义: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12.体内没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3.蕨类植物叶的背面经常出现一个个褐色的斑块隆起,这是( )。
A.虫子产的卵 B.蕨类植物的孢子囊
C.蕨类植物的种子 D.蕨类植物的孢子
14.烟台以盛产苹果而出名,烟台的苹果,口感好,甜度高,家家户户都愿意储存一些,作为冬季水果。但冬天过后,剩下的苹果品味会减淡,口感大不如以前,其原因是( )。
A.细菌侵入 B.水分流失 C.有机物分解 D.细胞死亡
15.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是( )。
A.苏铁 B.贯众 C.紫萁 D.芒萁
16.小伟是七年级学生,他的爷爷经常早晨到千佛山的树林丛中锻炼,并且说是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但小伟上完一节生物课后,劝告爷爷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你知道他当时学的哪节课吗?(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主要类群 D.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7.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在植物体内水却往高处流,其主要原因是( )。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
18.济南植物园是市民夏天游览、纳凉的一个良好场所,从植物园旁边走过总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树冠遮挡阳光 B.大树刮风,吹走了热量
C.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 D.大树贮存了大量水分
19.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子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平均分配以上三种作用
20.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 )。
A.吸收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光合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减弱
21.将骨骼肌连接在骨上的结构是( )。
A.关节囊 B.韧带 C.肌腱 D.肌腹
22.蜜蜂抬着头跳“8”字形舞,并迅速摆动尾部,所表达的信息是( )。
A.蜜源在离蜂房很近的地方
B.蜜源在向着太阳,离蜂房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C.蜜源在背着太阳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D.蜜源在背着太阳,离蜂房很远的地方
23.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几个星期。下列有关这一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繁殖行为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⑤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2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最根本上是由( )决定的。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体内激素 D.同种个体间相互传递的信息
25.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处于的状态分别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二者都舒张 D.二者都收缩
26.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组动物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多的是( )。
A.小鸡、小鸭 B.大鸡、大鸭 C.小猫、小狗 D.大猫、大狗
27.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
B.各种动物都具有通过运动适应环境的特征
C.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是靠器官来进行的
D.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
28.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
A.细菌 B.植物病毒 C.动物病毒 D.细菌病毒
29.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空气中没有浮着的细菌
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不会使肉腐烂
30.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 )为标准。
A.球菌 B.杆菌 C.螺旋菌 D.芽孢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请你动动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示装置好后,光照2小时~3小时。取下叶片A和B,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

(1)根据实验设计可以推测该同学对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
(2)在实验中,A组对B组起___作用。
(3)2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有___的作用。
(4)用碘液分别检验后,不能变蓝的叶片是___,说明它没有进行___作用。
2.如图为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要用黑布遮住大烧杯,其目的是___。
(2)第二天揭开黑布,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___了,说明大烧杯内___浓度增加了。
(3)将燃烧的火柴放入大烧杯内,火柴立刻___,说明大烧杯内___浓度大大降低。
(4)如果在烧杯中不放入植株,而放入一只小白鼠,还需用黑布遮盖吗?___。小烧杯中有相同的变化吗?_________。
3.下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
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①___;②___。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的物质是___。
(4)以上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___种,夜晚进行的有___种。
4.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___。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
(3)红雀飞来,金鱼游到岸边张口等待,对金鱼来说是__行为,原因是______。这种行为能否持续很长时间? 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A 5.B 6.A 7.A 8.B 9.D 10.D
11.C 12.A 13.B 14.C 15.D 16.B 17.D 18.C 19.B 20.B1.C 2.B 3.B 4.A 5.D 6.A 7.C 1.D 2.C 3.D
二、非选择题
1.(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对照 (3)吸收二氧化碳 (4)A 光合
2.(1)防止进行光合作用(2)浑浊 二氧化碳(3)熄灭 氧气(4)不需要有相同的变化
3.(1)二氧化碳 氧气 水 有机物(2)氧气 二氧化碳(3)水(水蒸气)
(4)三 两
4.(1)甲与乙或甲与丙 (2)细木条会复燃 说明金鱼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3)增加 碳酸氢钠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增多
5. (1)先天性 学习(2)遗传物质 遗传 环境 适应变化的环境
(3)学习 环境因素的作用,后天学习形成的 不能 红雀的育雏行为结束后,金鱼的这种行为也会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2
百度文库里好多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