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的品势怎么练

如题所述

我觉得,品势划分三个层次,初层是动作规范性;次层是整体流畅性;最后是动作意境。下面我以此为主线,展开论述。

一、动作规范性(高手就别看啦,免得打瞌睡)
好的动作当然是不能张冠李戴,掉三忘四啦。所以,最起码得打正确的顺序和动作(废话)。但是,除了以上说的基本要求外,就不是那么多人能注意“角度”和“力度”这两个同属于初层次的问题了。
“角度”:这个还是好理解的。我们以最简单的弓步正拳攻击为例吧。较多的初学者都没有注意到身体其实是应该正对前方来打正拳的。很多时候他们被正拳的力量所牵引转把身体转过头了,例如:右手弓步正拳攻击,当右手出尽时,身体不应该朝向了左前方,而是应该朝向正前方,而且要挺腰目视前方。这样的要求除了保持动作的美观性外,同时也是产生“力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力度”:如上所说,角度会影响发力。具体是怎么影响呢?其实套路,甚至是很多运动的发力都是以腰为主。腰的发力形式有两种(其实两种都相互混合,只是硬分开来说会较容易明白),一种是垂直发力,一种水平发力。何谓垂直发力?以右手正拳攻击为例,原地马步准备后,双腿膝盖由弯曲到挺直,使得整个上身升高了一点,这时右手应该促在腰旁。然后双膝一松的同时,拳就打出去,于是就产生了垂直的用力形式。何谓水平发力?以右手正拳攻击为例,原地马步准备后,伸出左手做牵引,右手促在腰旁,身体水平稍向右转(仅仅水平转动,不可有前倾后仰),腰转回正面的同时就出拳,左手顺势同时回收于腰间,这时左右双手产生一股方向相反的力。但该动作难点在于腰需于朝向正前方时就停止转动,不可转多,转多了就会把那股方向相反的交错力量给卸去了,就是用不了腰力咯。从这里也看出 “角度”和发力是有一点联系的。
只要处理好“角度”和“力度”(就是腰力)这两方面,那么初级层次也就精通了。据我经验,没有底子的初学者有天赋的要一年以上才能熟练运用,资质不佳的,嘿嘿……

二、整体流畅性
为什么我说整体流畅性是较高层次呢?因为我们打的是套路,从太极一章18个动作到一如23个动作,最多的是十进31个动作,我们是要连贯地打下去(即便是缓慢的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停顿少有超1秒的),停停顿顿的套路不仅难看,也会令呼吸不畅顺。此外,要使得套路整体流畅,注意的要点比较多。
1、借力连招。是高手的都会这打法。意思就是不要拘泥于一招一式,要充分利用前一个动作的惯性来打出下一个动作,使得套路中总有那么几下看上去是如行云流水般的。这里的关键就是考大家的重心转移和瞬间放松的能耐了。初级的说“太极一章”中,前踢下来接同手同脚正拳攻击:前踢后重心应马上从支撑脚移到中间,同一时间前脚处于放松状态,那么正拳就被连得很顺畅了;高级的以“天拳”为例腾空转身踢后接金刚防:右脚腾空转身踢落地时后脚重前脚轻,有利于瞬间站稳。同时背应向右倾以抵消左转的惯性(原地硬挺只会难看的要命)。由于惯性与身体倾的方向相反,于是产生了一股交错的力量(见上面力度的解释),也就是腰力用上了。接出来的金刚防就打得顺理成章,虎虎生威、行云流水、舒服之致。呵呵~~~
2、呼吸畅顺。检查自己有没有呼吸错误很简单,同一套路打两次后比打之前呼吸得还要顺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的话,你就过关了。如果打完后和平常一个样,那么你只是体力好,不见得会呼吸。如果气喘,要么身体弱,要么气打岔了。听起来好象很玄是吧?不要想到什么气功的头上,其实这里玩了个生理小把戏(还真佩服这些套路怎么会设计得刚刚好的)。注意那些太极套路里面要注意防守和正拳或踢腿这两种动作,大体而言(不是全部哦,别以片盖全)防守是呼气的,而正拳和踢腿是吸气并且在吸气后要突然屏息,等打防守动作时再短促地呼出。这样就就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呼吸过程;在一些进攻与防守间隔较开的动作中,如太极四章中的两侧踢接侧身手刀这些动作中,由于吸着气屏息一段时间后才得以呼出,生理上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了,其道理等同放屁嘛。哈哈~~说笑。
3、柔韧和协调性:不是拉筋能拉多下那种哦。而是在相反用力的情况下,还能做出标准、流畅、有力的动作的能力。比如太极一至三章的打完前进方向后转回去打直线时的那个转身动作,居然都是右脚为轴心左脚转右方的,可能是我功力尚浅,动作是做好了,但是心中老是别扭。遇到类似情况的,能否保持流畅性就成了一种分开高下的分水岭了。
4、节拍和节奏感:何谓节拍?音乐中总有轻音重音,同样,打套路不能每个动作都用匀速去打,这样看上去就象没吃饭软绵绵一样了。也不能每一下都孔武有力,这样会使得套路停顿脱节,难以打连招。掌握好哪个动作用力,哪个动作应该一笔带过就是一种技巧,也是对套路的一种艺术领悟,这个我无法举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或觉得这招重点好,那招轻点妙,换另一个人又有他自己的一番感悟了。所以,只要能在保持整套套路的行云流水、畅顺自然的基础上,带上那么一点的个性也无不可嘛。我们的口号是:不做机械人!
据我经验,没有底子的初学者有天赋的要三年以上才能熟练掌握以上全部内容,并融汇贯通。资质不佳的,止步啦……

三、动作意境
这个我思前想后,觉得内容怎么写都会很抽象,很玄的样子,如果写成科学的分析,那么倒不如买本心理学的书籍更详细些。但是作为套路的最高一层,还是必不可少的,我在这里归纳几个基本概念,让大家自己参详吧。
1、冥想:哇,一来就这么玄的东西哦!其实千万不要和武侠小说挂钩哦,很多不同流派还是会很注重冥想这东东的。想些什么呢?因人而异啦。你也可以想想晚上和女朋友约会啊,反正教练不知道,但不要想着想着笑出声哦。言归正传,冥想是有步骤的,为以后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服务。时间是初学者最关心的,其实没有定什么时间,又不是气运N次周天,哪有时间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明确:自己想通过冥想来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关键,决定你每次冥想的时间哦。
A、初次冥想的人:最适合想的就是动作!由于到了修炼冥想这阶段的水平应该也不低了,对于诸如套路、基本腿法、攻防战术等已经有个画面在脑海里了。比如你要想打好高丽,那么在试打几次后再认真把整套动作在脑海里不停地过电影,修补,寻找节拍点、衔接连招等,直到可以了,就开始打。这样会效果极佳。众高手也常这样想战术问题吧,冥想不是打坐,可以睡着想,可以站着想,可以在茅厕里想~~~~反正练意境这是起步阶段。
B、高点水平的人:控制身体放松。以站着为例,仔细地每秒思想检查自己的身体,会发现不到一会儿总有什么几处地方会慢慢地紧了起来。特别是膝盖和肩膀,这时,一发现什么地方紧了,马上放松。然后保持下去,以后越保持一分钟不紧,两分钟不紧,三分钟~~~~越长越好。
C、顶级水平的人:练精神集中能力。不要相信那些什么听落叶、听风的声音这些理论,那些其实说白了就是发白日梦。是高手的是实战时肯定知道越是全神贯注,对对方的出腿和移动距离看的就越准,而自己出腿的时机就越好、速度就越快。练集中能力就是练这个。进攻方面:先放松,脑海一片空明,然后电光火石地闪出 “进攻”命令,看看自己从不经意地命令进攻开始,到手脚开始有反应为止要用多长时间,是同步还是有差异。有差异努力去缩短。通哩,防守也是一样,突然闪个 “后撤反击”的念头,看看手脚什么时候收到放应。至于模拟个对手来练战术,那是A初级的事了,这里最好不要加个对手上去,这里是主动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反应,不是被动地做反应,性质不同,注意哦。也就是俗话说的“超越自我”。这就到达冥想的最高境界了。
好象很玄吧?!不信?小弟不才,在运动生理学方面再做印证吧。一条神经纤维可以同时支配数百上千条肌纤维,从而构成一个运动单位。以腓肠肌为例,1条神经支配1700条肌纤维。如果我们通过神经发出一个运动冲动,但是遗憾的是,不是1700条肌纤维都参加运动,可能只有一半或更少肌纤维参加了运动而已,于是速度不快,力量不大。想多点调动肌纤维工作怎么办啊?再下几个冲动给它。而且,这几个冲动是频率很高的,说白了就是要这几个冲动几乎同时一齐到达肌纤维那里,于是,肌纤维就疯狂地工作起来了!!通理,最高层次冥想练的就是加强冲动发放的数量和频率而已嘛,目的是使得更多肌纤维参加工作咯。
2、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打出动作。很多人打动作时都是想着下个动作的,这样就使得心神分散了。应该把动作练熟了成为身体语言,冲口而出的那种,然后,每个动作都全神贯注地去想的“延展”、“悠远”等意境。是不是好象瑜珈呢??呵呵,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嘛,人类意境的最高境界无外乎都是一个样的。
3、反省。不是说反省刚才动作好不好的意思,初级水平啦。是反省练习态度、人生态度和待人接物的得失等问题。常常反省,自我警戒!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谦虚有礼。不是为了做良民,而是增加自己的气量,和潜力。只有时时抱有学习之心才能发现别人(哪怕是比你低级别的人)的优点而为几用。要长久保持这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是跆拳道、一切武学、一切运动、甚至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此外,我还想说说,很多朋友都问过我套路对练习跆拳道有什么帮助。我相信在上面的原理中已经写得很明白了,基本上已经阐明了套路对跆拳道练习所起到的帮助。但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在这里再重申一下其主线。
套路对练习跆拳道所起的作用:也是分身体、技巧和意境三部分。
1、掌握发力的技巧。
2、学会利用惯性、提高协调横平衡能力、增强创新动作的能力。
3、学会在脑海里浮现动作、学会集中精神、学会延伸和舒展(即所谓的广博)的精神境界。

特别讨论:有同好认为练习套路能帮助建立对打的自信心,其实,这里所说的“套路”说的较含糊,应该是“两人约定好攻防招数”的练习,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太极等的套路。当然,无可否认,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确是会有人通过练“太极”等的套路来达到增强对打自信心的现象,但是,那是很少数的现象,不具普遍性,而且具我所知,做到这个现象的这些人,本身就已经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套路只是他们用来更上一层楼的方法。所以,我们若讨论特殊性的话就太没必要了。所以,仅 单纯练习太极之类的套路来帮助建立对打的自信心是很难实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2
最基础的是太极一章--太极八章,
这是升黑带以前要练的品势。

黑带以后练习的品势,依序还有:
高丽、金刚、太白、平原、十进、地跆、天拳、汉水、一如

多练习 体会 对镜子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24
楼上的两位回答的未免太繁琐了吧
其实我希望你练品势的时候买一张品势碟边看边模仿
上课的时候再跟着炼就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