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号的作用(每个意思带一个例句)!!!!!!!!!!!!!!!!!!!!!!!!!!!!!!!!!!!!!!!!!!!!!!!!!!!!!!!!!!!!!!!!!

如题所述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例如:
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

二、省略同类词句。
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如: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

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省略号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

四、标志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
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省略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例中,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

五、双用省略号(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
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现在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让你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瀑布》
…………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

《瀑布》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共三节,我们将第一节和第三节省略了。

六、标志不语。
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现在我们来改写一下《穷人》这篇课文的结尾,体会省略号的这种用法。
〔原文〕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
“……”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引号标志桑娜讲话的内容,可是引号内是省略号,它表示桑娜没有讲话。

七、标志声音的延长。
例如: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机枪不断的扫射,声音一定很长,在例15中用省略号标志。

八、标志语言的断断续续。
例如: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指导员牺牲前气息微弱,说话难以整句进行,所以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志。

总之,省略号的功能是标志语言的省略和中断(标志声音的延长可视作是表示声音的同类词的省略)。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不可与“等等”“之类”这些本身带有省略意思的词混用。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
(甲)这家商店出售饰品,有戒指、项链……
(乙)这家商店出售的饰品有戒指、项链等等。
(丙)这家商店出售戒指、项链之类的饰品。
从例子可以看出,“省略号”“等等”“之类”它们都表示同类事物的省略,使用中只能选用一种,不可同出一处。
在使用省略号的地方,其它的标点符号该怎样用呢?
第一,省略号不影响其它标号的使用。
第二,省略号之前是句内停顿符号(顿号、分号、逗号、 冒号),除冒号要保留外,其余可以不写。
第三,省略号之前是句尾符号的(句号、问号、叹号),应一律保留。这是为了保留原句语气的原貌。
第四,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一律不用。
省略号在书写中占两个字的位置,一行或一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书写。但不能上行末尾写一半下行开头写一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1
相似回答